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和两者联合治疗对存在胰岛素抵抗(IR)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的效果.方法 选择IR的PCOS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口服二甲双胍(28例)、罗格列酮(30例)和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32例).三组用药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用药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排卵情况.结果 A、B、C组HOMA-IR分别由(3.67±1.06)、(3.63±0.71)、(3.62±0.68)下降为(2.20±0.46)、(2.18±0.44)、(1.81±0.34);C组明显低于A、B两组(P<0.01).C组治疗后排卵率为84.3%,明显高于A组的35.8%和B组的36.7%(P<0.01).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改善全身、尤其卵巢局部的IR;在并未应用促排卵药物的情况下,同样能达到相当高的促排卵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胰岛索泵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A组)80例、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B组)8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C组)80例,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治疗后3个月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4周)、胰岛素用量、C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 A、B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C组[分别为:(6.9±1.4)%、(7.0±1.2)%与(8.0±3.2)%,均P<0.05];A、B、C三组患者血糖均能达标,A、B组比c组达标时间短[分别为:(3.0±1.4)d、(3.5±1.5)d与(6.0±1.9)d,均P<0.05]、胰岛素用量减少[38.0±15.0(U/d)、45.0±16(U/d)与55.0±17.0(U/d),均P<0.05],A组比B组胰岛索用量更少(P<0.05);A组与B组、C组相比较胰岛索抵抗指数明显降低(分别为:0.8±0.3与1.5±0.4、1.6±0.4,均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增加(-2.0±4.3与-3.6±4.2、-4.1±4.3,均P<0.05),且无心、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 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索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小板微粒(PMPs)的影响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并探讨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我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A组,42例),半剂量替罗非班干预组(B组,44例)和全剂量替罗非班干预组(C组,4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微粒。比较三组ST段回落率、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出血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B组和C组ST段回落率分别为56.3%±10.3%、74.7%±11.4%和75.2%±11.6%,A组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I分级显示,A组患者PCI术后无再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三组PMP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三组PMPs水平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和P<0.01),其中C组低于B组(P<0.05),B组显著低于A组(P<0.05)。A组、B组和C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8%、6.8%和15.0%,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2%、15.9%和15.0%,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显著抑制PMPs水平,提高ST段回落率,降低再流的发生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全剂量替罗非班显著增加患者的出血事件,建议临床治疗选用半剂量替罗非班进行PCI中抗血小板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8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62例,A组采用双嘧达莫治疗,B组采用炎琥宁治疗,C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C组止泻时间为(2.8±1.1)d,明显短于A组的(5.1±0.8)d和B组的(4.6±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总有效率为88.7%明显高于A组的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显效率为59.7%明显高于B组的24.2%和A组的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儿用药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复查肝功能、血白细胞、血小板均正常.结论 炎琥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分为五组:对照(A)组;β-淀粉样蛋白(Aβ)(B)组;Aβ+17β雌二醇(C)组;Aβ+苯甲酸雌二醇(D)组;Aβ+雷洛昔芬(E)组。用MTT方法观测各组海马神经元活力;通过AnnexinV-FITC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B组海马神经元活力(72.5±10.7)%,显著低于A组的100%(P<0.01);B组凋亡率(31.5±1.9)%,明显高于与A组的(9.0±0.6)%(P<0.01)。C、D、E组海马神经元活力均高于与B组(P<0.05或P<0.01),而凋亡率均降低(P<0.05),但C、D、E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洛昔芬可减弱Aβ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雷洛昔芬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与雌激素相似。  相似文献   

6.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的防治作用.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C组给予正常饮食作为空白对照;A、B组给予高脂饮食12周,A组在高脂饮食同时给予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和肝脏湿重,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并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肝脏脂肪测定.结果 B组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湿重/体重×100%)均升高(P<0.01);A组肝湿重、肝指数低于B组(P<0.01).B组血糖较C组增加(P<0.05);B组存在脂代谢紊乱,A组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B组有程度不同肝细胞脂肪变性;脂变程度以中、重度为主;A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轻于B组(P<0.01);A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NAFLD大鼠的血脂紊乱和肝脏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不同切口位置对术后裸眼视力和散光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117眼)择期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老年(年龄>60岁)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A术中在颞侧角膜缘后上方111点钟位置做反眉状切口,治疗组B术中在颞侧角膜缘后反眉状做切口,左眼21点钟位置做反眉状切口,治疗组B术中在颞侧角膜缘后反眉状做切口,左眼24点钟位置,右眼84点钟位置,右眼810点钟位置,观察不同切口位置对术后裸眼视力和散光屈光度的影响。结果疗组术后3d末裸眼视力达0.410点钟位置,观察不同切口位置对术后裸眼视力和散光屈光度的影响。结果疗组术后3d末裸眼视力达0.40.8率79.66%明显高于治疗组A55.17%,P<0.01;治疗组术后1个月末裸眼视力达0.40.8率79.66%明显高于治疗组A55.17%,P<0.01;治疗组术后1个月末裸眼视力达0.40.8率93.22%明显高于治疗组A81.03%,P<0.05;治疗组B术后7 d末平均散光屈光度(1.12±0.55)°低于治疗组A(1.39±0.55),P<0.01;治疗组B术后1个月末平均散光屈光度(0.76±0.49)°低于治疗组A(1.17±0.52),P<0.01。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选择颞侧角膜缘后反眉状做切口(左眼20.8率93.22%明显高于治疗组A81.03%,P<0.05;治疗组B术后7 d末平均散光屈光度(1.12±0.55)°低于治疗组A(1.39±0.55),P<0.01;治疗组B术后1个月末平均散光屈光度(0.76±0.49)°低于治疗组A(1.17±0.52),P<0.01。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选择颞侧角膜缘后反眉状做切口(左眼24点钟位置,右眼84点钟位置,右眼810点钟位置)优于在颞侧角膜缘后上方1110点钟位置)优于在颞侧角膜缘后上方111点钟位置做反眉状切口,裸眼视力恢复快,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越小,值得临床对切口位置和效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经右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治疗胸下段食管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下段食管癌的合理手术入路.方法 收集196例胸下段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右胸、腹联合切口径路109例,经左胸径路87例.通过比较经右胸、腹联合切口径路和经左胸径路行胸下段食管癌的手术疗效.结果 经右胸、腹联合切口组与经左胸组上纵膈淋巴结及胃左、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34个,239个,238个及45个,91个,8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3年复发率分别为35.78%、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病理Ⅰ期、ⅡA期、ⅡB期、Ⅲ期分别为13例、9例、59例、28例及18例、39例、25例、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系统并发症分别为7例及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下纵膈淋巴结清扫数及胃周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41个,204个,347个及199个,158个,277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31.0±37.9) ml、(334.2±40.3)ml,住院天数分别为(15.9±1.3)d、(16.1±1.4)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右胸、腹联合切口径路治疗胸下段食管癌,对食管肿瘤整块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及术后分期更方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右胸切口一食管裂孔游离胃治疗胸上中段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对46例上中段食管癌患者行经右胸切口,扩大食管裂孔,经食管裂孔游离胃,行食管胃右胸顶吻合或左颈部吻合。结果肿瘤切除率100%(46/46)。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2.17%1/46),胃残端瘘1例(2.17%1/46),肺部并发症患者5例(1 0.87%5/46),喉返神经损伤患者1例(2.17%1/46)。1例(2.17%1/46)残胃瘘患者死亡。结论对于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经右胸切口-食管裂孔游离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上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诊断及治疗的上段食管癌患者,并选取了120例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组(A组)、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组(B组)、颈食管抽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组(C组),每组30人,术后将三组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恢复过程中的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频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B组在各方面比较中最低,C组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患者愈合速度快。结论综合分析,采用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治疗上段食管癌的效果明显,出现并发症较少,但针对不同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