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丙泊酚配伍太尼用于小儿眼科急诊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在用药期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毕的苏醒情况,与传统使用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效果比较,是否更具有优越性.方法 40例眼外伤急诊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芬太尼组(Ⅰ组)和氯胺酮羟丁酸钠组(Ⅱ组),Ⅰ组先静注芬太尼2ug.kg-1、丙泊酚2~3mg·kg-1、阿曲库铵0.5mg·kg-1诱导插管,然后微泵持续注射丙泊酚6~8mg.kg-1·h-1维持,30~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1.Ⅱ组肌注氯胺酮6mg·kg-1,待患儿入睡后抱入室,静注氯胺酮1~1.5mg·kg-1、羟丁酸钠80mg·kg-1、阿曲库铵0.5mg·kg-1作诱导插管,用微量泵0.8~1.2mg.kg-1·h-1速率输注氯胺酮维持,酌情追加羟丁酸钠60mg·kg-1,相隔35~45分钟追加阿曲库铵0.25-0.5mg.kg-1.结果Ⅰ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但诱导后SBP、DBP、MAP、HR稍降低.而Ⅱ组用药后HR增快,术中肢体有不自主的躁动现象,苏醒时间及拨管时间明显延长.结论丙泊酚伍芬太尼用于小儿眼科急诊手术,诱导起效快,麻醉平稳,恢复迅速,与氯胺酮羟丁酸钠相比,麻醉效果确切,副作用少,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2.
丙泊酚与芬太尼联用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人工流产手术病人 15 0例 ,符合美国麻醉学家学会Ⅰ~Ⅱ级 ,分为 3组。A组单次静脉注射 (静注 )丙泊酚 2mg·kg- 1。B组单次静注丙泊酚 1.5mg·kg- 1及芬太尼 1μg·kg- 1。C组单次静注丙泊酚 1.5mg·kg- 1及芬太尼 2 μg·kg- 1。观察 3组病人麻醉起效及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B组为 (1.2±s 0 .4 )min ,C组为(1.3± 0 .4 )min ,明显快于A组 (1.8± 0 .7)min ,P <0 .0 1;意识恢复时间B组短于A组。丙泊酚用量B ,C组均少于A组。用药后SPO2 ,RR均下降 ,C组发生率明显高于A ,B两组。结论 :丙泊酚 1.5mg·kg- 1联合应用芬太尼 1μg·kg- 1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英  李树人 《首都医药》1999,6(3):37-39
目的:对比观察佩尔地平与艾司洛尔对预防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与异同点,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全麻病人50例,ASAⅠ-Ⅱ级,依观察药物与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五组:A组.佩尔地平20μg.kg-1;B组.佩尔地平30μg.kg-1;C组.艾司洛尔1mg.kg-1;D组.艾司洛尔2mg.kg-1;E组.对照组0.9%NaCl 4ml.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观察药、2.5%硫苯妥钠、琥珀胆碱,于入手术室后5分钟、插管前、插管后1、5、10分钟测定观察指标血压、心率、血浆T3、T4、AT-Ⅱ(血管紧张素-Ⅱ)、ALD(醛固酮)、皮质醇.结果显示:A.B组间与C.D组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T3、T4、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无显著差异,佩尔地平组和艾司洛尔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佩尔地平组和艾司洛尔组对全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均有一定作用,但佩尔地平对气管插管的高血压反应与对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抑制作用优于艾司洛尔.艾司洛尔对心率增快的抑制作用优于佩尔地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了静脉注射卡托普利(captopril)对腹腔镜手术气腹建立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2例,男22例,女3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26~60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卡托普利组,每组26例。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0.3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在气腹建立前10min,卡托普利组经静脉注射卡托普利0.4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与充气前15min(T0)、充气腹内压达预定值时1min(T1)、5min(T2)和10min(T3)抽取血样,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平均动脉压(MAP),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对照组充气后患者的HR、SP、DP、MAP和RPP较充气前明显升高(P<0.01),卡托普利组充气后心血管反应轻微,两组充气后血流动力学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两组PRA和AⅡ的血浆水平相比较差别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卡托普利能有效地预防腹腔镜二氧化碳(CO2)气腹建立期间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乌拉地尔与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插管应激反应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与比较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用于预防全麻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 45例ASAⅠ~Ⅱ级无心血管病史全麻病人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5例。A组 (对照组 ) ,B组 (乌拉地尔组 ) ,C组 (艾司洛尔组 )。插管前分别静注 0 .9%氯化钠5mL(A组 ) ,乌拉地尔 0 .5mg·kg-1(B组 ) ,艾司洛尔 2mg·kg-1(C组 )。 3组均以芬太尼、利多卡因、依托咪酯、琥珀胆碱静注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观察各组诱导前、诱导后 1min及插管后 1,5 ,10min的HR、SBP、DBP及MAP值。结果 :对照组在插管后 1,5 ,10min的HR、MAP均明显高于用药的B、C组 (P <0 .0 5或P <0 .0 1)。用药组间相比 ,插管后B组与C组血压升高幅度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插管后C组与B组心率上升幅度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气管插管前静注乌拉地尔与艾司洛尔均能有效预防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乌拉地尔预防高血压作用优于艾司洛尔 ,艾司洛尔预防心率增快优于乌拉地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应用于体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实行体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诱导用异丙酚1.5~2 mg·kg-1静注,维持量100~110μg·kg-1·min-1.B组诱导用地西泮0.2~0.3 mg·kg-1静注,维持量2.5~3μg·kg-1·min-1.两组在诱导后均静注负荷量的氯胺酮2 mg·kg-1,维持量35~40μg·kg-1·min-1.结果A组在用药后5 min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心率(HR)、呼吸(RR)及切皮时HR减慢,但均在正常范围,较用药前差异有显著性;较B组差异有显著性.且A组躁动、苏醒时噩梦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停药后患着清醒时间也短.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比氯胺酮复合地西泮静脉全麻更适合于体表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国产双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能。方法 :40例妇科手术患者 (ASAⅠ~Ⅱ级 )硬膜外麻醉完善后随机分成3组 :Ⅰ组10例 ,切皮前静注芬太尼1μg·kg-1;Ⅱ组10例 ,静注双异丙酚0 5mg·kg-1后以2mg·kg-1·h -1维持 ;Ⅲ组20例 ,静注芬太尼1μg·kg-1和双异丙酚0 5mg·kg-1后 ,术中维持同Ⅱ组。观察3组静脉用药后1、3、5、10、20分时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和术中辅助麻醉效果 ,并随访术后3天不良反应。结果 :Ⅰ、Ⅱ、Ⅲ组分别在静脉维持10分、3分后血压即有明显下降 ,3组静脉用药对心率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Ⅰ、Ⅱ组术中呼吸变化不大 ,Ⅲ组SPO2 有短暂影响 ,并有2例需辅助呼吸数分钟 ,但各指标同时刻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2)术中拮抗手术牵拉反应的效果为Ⅲ组>Ⅰ组>Ⅱ组 ;(3)不良反应 :Ⅱ组有2例有注射痛 ,Ⅱ、Ⅲ组分别有4例和2例入睡前出现兴奋症状 ,Ⅲ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Ⅰ组 (P<0 05)。结论 :双异丙酚2mg·kg-1·h-1 辅助硬膜外阻滞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轻微 ,复合少量的芬太尼可加强前者的镇静作用 ,进一步完善麻醉效果 ,但术中仍需注意对呼吸、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控制高血压病人插管与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4 5例原发性高血压全麻病人 ,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 (U组 ,n =15 )、硝酸甘油组 (N组 ,n =15 )和对照组 (C组 ,n =15 ) ,分别于诱导时和术毕静注乌拉地尔0 .5mg·kg- 1或硝酸甘油 1μg·kg- 1或不用降压药 ,观察插管期及拔管期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插管与拔管期C组心血管反应剧烈 ,各项观察指标均异常升高 (P <0 .0 1) ;U组和N组SBP、DBP、MAP平稳 ,分别与C组同期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U组与N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U组和N组HR、RPP虽有升高 ,但升高幅度均低于C组 (P <0 .0 1)。结论 :乌拉地尔0 .5mg·kg- 1或硝酸甘油 1μg·kg- 1静注均能有效控制插管与拔管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有助于高血压病人插管与拔管期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50例患者全麻拔管前静注拉贝洛尔全麻拔管期间效果。方法选择50例全麻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无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随机分为Ⅰ组(拉贝洛尔组)和Ⅱ组(对照组)。术毕待患者清醒,符合拔管指征时,Ⅰ组静注拉贝洛尔0.15~0.3mg/kg,Ⅱ组不给药,5min后吸痰拔除气管导管。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生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拔管即刻及后1、5、10minⅠ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率-收缩压(RPP)明显低于Ⅱ组(P<0.01)。结论静注拉贝洛尔能够有效地减轻拔管期间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T1)拮抗剂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和醛固酮 (ALD)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静脉盐水负荷法确定盐敏感性 ,并观察应用缬沙坦后血压及血清AngⅡ和ALD水平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盐敏感组与非盐敏感组在应用缬沙坦治疗 2、4、6、8wk后坐位收缩压分别下降了 17.5± 4 .3、11.0± 1.4mmHg坐位舒张压下降了 17.0± 3.7、7.7± 1.1mmHg ,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用药后 ,两组患者血浆AngⅡ水平均明显升高 ,ALD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盐敏感组与非盐敏感组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而对盐敏感组的降压作用更显著 ,且对二组患者血浆AngⅡ和ALD水平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ASAⅠ或Ⅱ级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5例。诱导前A组使用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5 min), B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用药前、吸痰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5、10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B组在吸痰、拔管时、拔管后1、5 min心率均明显增快, SBP、DBP、RPP均增高,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使用1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能够稳定高血压患者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2.
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用于小儿麻醉前用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麻醉前用药对小儿心率、血压、体温及口干程度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手术患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2组,Ⅰ组:盐酸戊乙奎醚组;Ⅱ组:阿托品组。两组患儿麻醉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或阿托品0.01mg/kg,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10、20、30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心率×收缩压(RPP)、皮温(T1)、口腔温度(T2)及口干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VAS值两组用药后30min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儿注射药物后HR、MBP、RPP及体温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儿注射药物后HR、MBP、RPP及体温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具有较强的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且不影响患儿的心率、血压及体温,不会增加患儿心肌耗氧量,是一种更适合患儿的抗胆碱药。  相似文献   

13.
姜景卫  毛美娟 《海峡药学》2012,24(9):117-118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Ⅰ组麻醉前静注布托啡诺30μg.kg-1;Ⅱ组静注生理盐水,然后行双侧颈浅丛阻滞麻醉加单侧颈深丛阻滞麻醉,待麻醉效果确实开始手术。记录入室后安静时基础值T0、手术后10min(T1)、手术后20min(T2)、手术后30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结果Ⅱ组MAP及HR在T1、T2、T3、T4有明显增高,与T0及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R<0.05)。结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颈丛神经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丙泊酚配伍太尼用于小儿眼科急诊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在用药期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毕的苏醒情况,与传统使用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效果比较,是否更具有优越性。方法 40例眼外伤急诊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芬太尼组(I组)和氯胺酮羟丁酸钠组(II组),I组先静注芬太尼2ug·kg-1、丙泊酚2~3mg·kg-1、阿曲库铵0.5mg·kg-1诱导插管,然后微泵持续注射丙泊酚6~8mg·kg-1·h-1维持,30~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1。II组肌注氯胺酮6mg·kg-1,待患儿入睡后抱入室,静注氯胺酮1~1.5mg·kg-1、羟丁酸钠80mg·kg-1、阿曲库铵0.5mg·kg-1作诱导插管,用微量泵0.8~1.2mg·kg-1·h-1速率输注氯胺酮维持,酌情追加羟丁酸钠60mg·kg-1,相隔35~45分钟追加阿曲库铵0.25~0.5mg·kg-1。结果 I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但诱导后SBP、DBP、MAP、HR稍降低。而II组用药后HR增快,术中肢体有不自主的躁动现象,苏醒时间及拨管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丙泊酚伍芬太尼用于小儿眼科急诊手术,诱导起效快,麻醉平稳,恢复迅速,与氯胺酮羟丁酸钠相比,麻醉效果确切,副作用少,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15.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在人类形成高血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病理生理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血浆肾素活性增高时,血管紧张素原被激活生成血舒紧张素Ⅰ(Ang Ⅰ),Ang Ⅰ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作用下变为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Ang Ⅱ能刺澈醛固酮分泌,引起水钠潴留;动脉收缩,增加心室后负荷;对心脏有加快心率的作用;改变心室的压力—容积关系,降低心室的顺应性。ACE抑制剂对RAA系统抑制ACE,阻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BNP、CRP、AⅡ、ALD浓度,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浆BNP、CRP、AⅡ、ALD浓度显著高于恢复期(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有高血压病史组血浆BNP、AⅡ含量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病史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CRP显著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浆AⅡ明显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中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显著高于小面积脑塞组(P<0.01),大中小面积血浆ALD比较、中小面积血浆AII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血浆BNP、CRP、AⅡ、ALD的含量变化,并与病变范围和病情轻重有关,血浆BNP、CRP、AⅡ、ALD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开胸行贲门癌根治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5~65岁,体质量50~8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A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20例(n=20),于缝皮前分别静注NS 2 mL及布托啡诺0.02 mg·kg-1。于麻醉前(T0)、拔管前(T1)、拔管后1、3、5、10 min(T2~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浓度及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2组患者围拔管期间MAP、HR和血浆E、NE、肾素和AT II浓度均比麻醉前明显增高(P<0.05);与A组比较,B组T1~T5的MAP、HR、E、NE、肾素和AT II明显降低(P<0.05)。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布托啡诺能有效地抑制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减轻血流动力学变化,且不影响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8.
60年代以来.随着放射免疫技术的发展,有关麻醉、手术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已有较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但在产妇及胎儿这方面报道甚少。本文目的是试图通过血管紧张素Ⅰ(AⅠ)、血管紧张素Ⅱ (AⅡ),及醛固酮(AL)的变化,探讨硬膜外麻醉行剖腹产时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沙苑子总黄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有无降压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 应用二肾一夹法制作RHR模型 ,沙苑子总黄酮急性灌胃给药 ,尾袖法测量清醒RHR尾动脉收缩压 ,八导生理记录仪检测麻醉RHR血压及心率 ,放射免疫法检测RHR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结果 单次ig沙苑子总黄酮 10 0和 2 0 0mg·kg- 1,1h后清醒RHR血压显著降低 ,75min时分别下降了 8.5 %和10 .5 %;麻醉RHR在 4 5~ 6 0min时平均动脉压分别下降了 8.0 %和 14 .9%,与给药前或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h时恢复至原来水平 ,心率无明显变化 ;单次ig后 30min ,AngⅡ含量分别下降了 2 2 %和 31%。结论 沙苑子总黄酮对RHR有明显降压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Ang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恬尔心)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麻下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28例,术前所有患者血压控制在21.5~18.0/13.3~10.0 kPa,手术当天停用降压药物.2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4例,Ⅰ组注入生理盐水10 mL,Ⅱ组注入地尔硫(艹卓)0.2 mg*kg-1.地尔硫(艹卓)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 mL,微泵匀速经另一静脉通路与麻醉诱导药同时注入,至插管前2 min注射完毕.观察诱导前、后、插管后0,1,2,3 min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心电图(EKG)变化,计算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RPP).结果:从RPP结果看,Ⅰ组在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1~3 min内均较诱导前升高,有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Ⅱ组仅在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1 min时较诱导前有升高,而且P<0.05,插管2 min后恢复至诱导前水平.在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1~3 min内Ⅱ组均较Ⅰ组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气管插管前2 min静注地尔硫(艹卓)0.2 mg*kg-1对高血压病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导致的心血管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