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石革 《中国药房》2003,14(10):638-639
4消导剂和制酸解痉剂4.1消导剂的功效具有消食导滞和化积消导作用 ,用以治疗食积痞块的制剂称为消导剂。消导剂属于“八法”中的“消法” ,根据“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治疗原则而立方 ,适用于脾失健运、胃失通降或饮食失节而致的伤食症 ,或变生痞满、下痢等疾病的治疗。消导剂可分为消食导滞剂、消痞化积剂2类。4 1 1消食导滞剂 :适用于伤食停积、消化不良。暴饮暴食或小儿乳食不知自节 ,可致使脾胃受损 ,运化功能失调 ,造成食停胃脘、蓄积不化 ,症见不思饮食、胸脘痞闷、嗳气吞酸、腹痛腹泻等。常用消食药是以山楂、神…  相似文献   

2.
孙定人  张石革 《中国药房》2001,12(12):765-766
积滞郁结之症 ,多由气、血、痰、湿、食壅滞郁结所致 ,应用消导剂治疗。以消导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食导滞、化积消导作用 ,用于治疗食积痞块的制剂 ,统称为消导剂。1消导剂的功效消导剂属于“八法”中的“消法” ,是根据“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治疗原则而立法 ,具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之功 ,适用于脾失健运、胃失通降或饮食失节而致的伤食症 ,或变生痞满、下痢等疾病。2消导剂的分类本类成药可分为消食导滞剂和消痞化积剂两大类。2 1消食导滞剂 :适用于伤食停积、消化不良。因暴饮暴食 ,或小儿乳食不知自节 ,可致使…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病在祖国医学中为“胃脘痛”及“血症”之列,每因精神刺激或饮食失调而致病。病变部位虽然在十二指肠和胃,但与肝脾功能有密切的关系。饥饱过度或多食生冷、辛辣,可损伤脾胃;郁恕过度则伤肝,肝气失于疏泄则横逆犯胃,而使胃失和降。肝失条达,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导致气滞而为之痛;气滞日久则血瘀或生热化火,胃阴受灼,血络受戕,或是病久,脾气虚弱,不能统摄其血,从而发生吐血、便血之“血症”。  相似文献   

4.
胃脘痛指上腹部反复疼痛、腹胀、嗳气、呕逆不食或返酸、大便色黑等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脘痛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此即古代所说“心痛”,实际上多指胃痛而言。如(医学正转)谓:“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而不在于心”。就是很好的说明。 1 胃脘痛的病因机理 胃脘痛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肝气乘虚横逆,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初病气滞,气滞日久,既能化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范围。主要症状以胃脘疼痛、脘腹胀痛、暖气呃逆或口苦,泛吐清水。胃脘痛的特点是时而隐痛,但痛无定时。伴胃中灼热、嘈杂感。脘腹胀痛以上腹痞满,但食后更甚,暖气则舒。慢性胃炎现代医学专指胃而言,中医学则论胃及脾,脾与胃相并而论。胃为水谷之腑,以通为用,胃气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胃主纳,无物不受,若因饮食不洁、饥饱失常、寒热失调,或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导致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也受邪),运化失司,气机壅滞,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相干,滞从中内生,郁滞是慢性胃炎的病理特征。其致病之因,  相似文献   

6.
恶阻即妊娠呕吐。是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头重眩晕,心中烦闷、择食、恶闻食气等症,严重者呕吐剧烈,食入即吐,甚至呕吐胆汁或血性物,使人消瘦,影响正常生活。临床上常见的有:胃弱,胃热,胃寒,肝热,痰滞五种类型。辨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议胃弱型,患者多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择食,食入即吐,乏力,怠惰思睡,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或滑。治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法。如患者张某,女,26岁。1991年12月6日初诊。患者停经60天,反复恶心呕吐,疲乏无力,不思饮食,喜食苹果,食入即  相似文献   

7.
<正>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  相似文献   

8.
胃脘痛又称胃痛,历代中医文献中所谓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脱痛。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多见此症。主要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常发生痛疼为主症,并伴有嗳气、吞酸、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其发病机制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传输。若脾胃升降失常,则水谷的受纳、腐熟、转输等功能皆可发生障碍,进而出现胃脱痛、呕吐、呃逆、泄泻、腹胀等症状。根据胃脱痛发生的病因病机,临床上分为3型:脾胃虚寒,肝气郁滞及食滞内停。本文按以上3型进行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9.
平胃散出自和剂局方,是临床上常用处方之一。它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红枣组成。适应于胸闷呕吐、(?)气吞酸、口淡肢倦,不思饮食,舌苔白腻或厚腻等湿困脾胃诸症。平胃散的加减运用,前人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个人在临床上常用平胃散去甘草红枣(以下简称平胃散)之甘能满中,随证加味,除用于病变直接属于脾、胃、肠者外,对于肝、胆、心、肾、妇科诸病,只要具有脾胃湿困见症,用之亦多有效。盖脾主升、胃主降,脾胃相为  相似文献   

10.
<正> 疳积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多因喂养不当,饮食失节、失洁,引起胃之受纳,脾之运化功能失调,导致患儿全身虚弱。化积口服液具有健脾、消积、杀虫等功效,能改善症状,增加食欲。现将60例小儿疳积患者服用化积口服液的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