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诊89例退药的处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为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此规定是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防止假劣药品混入药房,是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但是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药品配伍禁忌、医师诊断与用药不符等诸多因素造成门诊药房的退药情况时有发生.现对我院2007年1~6月发生的89例退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与调查儿科常用静脉注射药品的配伍禁忌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1月到2016年8月,选择在我院儿科进行静脉注射药品配伍使用的2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临床资料与静脉注射药品的配伍禁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在200例患儿用药中,调查到配伍禁忌14例,发生率7.0%,分别是呋塞米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维生素B6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在输液过程中,发现药物有沉淀,变色,浑浊等现象时,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存在配伍禁忌的两种药物之间用另外一种药物或使用生理盐水隔开,未再见配伍变化,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医嘱不合理、合并过敏性疾病、药品说明书不明为导致儿科常用静脉注射药品的配伍禁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科常用静脉注射药品的配伍禁忌比较常见,因此联合用药前应充分了解所用药物的特性,熟悉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积极预防配伍禁忌,从而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23例,对不良反应的患者因素、药品因素,以及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用药的剂量以及配伍使用有一定的联系,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也有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重视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在使用药品前必须了解其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以及不良反应,同时用药后注意观测,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解决,最大限度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士如何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作用。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和对医护人员的合理用药培训经验,根据护士工作特点,归纳总结护士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关注点。结果: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应使用正确的药物、避免无适应证用药、关注注射用药的合理使用(包括过敏试验、配伍禁忌、溶媒的选择、输液配制、输液速度、给药间隔)、合理保存药品、重视患者用药教育、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结论:护士加强对合理用药的关注,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方法对某院2007年10月13日至2009年11月19收集到的87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及患者的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例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46例,占52.87%;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和消化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经过相应的治疗,均已恢复正常。结论 ADR不可完全避免,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合理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陈蓉  张蓓  陈青 《中国药房》2011,(20):1841-1843
目的:了解我院常用注射用药品说明书配伍禁忌标注的情况,为规范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暂行)》和《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对我院常用注射用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项目中配伍禁忌等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注射用药品说明书138份,明确标注配伍禁忌的共51份,占总数的36.96%;详细标注辅料成分的共22份,占总数的15.94%。结论:注射剂的合理配伍相关信息对于临床安全用药至关重要,但说明书对此项内容标注情况不尽人意。建议生产厂家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相关情况,使之更具有指导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李田军 《安徽医药》2018,22(11):2250-2253
目的 分析宣城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资料,评估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宣城市人民医院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107例(阳性组)与同期应用相关药物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19例(阴性组)。对比分析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等患者自身因素与合并用药、配伍禁忌、溶媒不当及输注过快等药物相关因素,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对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涉及药品品种、主要累及器官系统及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基础疾病、配伍禁忌、溶媒不当、高龄、药物过敏史与女性性别(OR值分别为4.649、4.232、3.028、2.879、2.799、2.256,P<0.05);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主要是集中于用药过程中(41.12%)及用药结束后30 min内(34.58%),涉及药品品种以心脑血管系统用药为主(91.67%),累及多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受累所占比例最高(36.04%),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一般不良反应(81.08%)。结论 对于合并基础疾病并有药物过敏史的老年女性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权衡利弊,注意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选用正确的溶媒与合理的配伍药品,尤其应在用药早期重点关注、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6,(1):100-101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药学服务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接受中医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发生中药饮片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中药致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43.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药品配伍禁忌、煎煮时间不当、煎煮方法不当、药品品种及质量等问题;其中因煎煮时间不当引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1.67%,明显高于因药品配伍禁忌引发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33%(P<0.05)。结论:临床上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医护人员需要加大对患者合理、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宣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9.
我院27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总结近年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08-2007.12.31收集的27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161例,占58.33%;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159例,占57.61%,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慎重。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提高其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水平。方法:分析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到的78例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或器官与临床表现、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黄连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涉及药物本身成分、配伍不当等因素。结论:应规范生产工艺,对儿童及老年患者应注意剂量,并注意在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应避免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