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双黄连粉针与其它药物的配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双黄连粉针与其它八种药物在两种输液中的澄明度、PH值、紫外图谱、微粒变化、溶血现象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双黄连粉针与青霉素等七种药物可以配伍使用,不宜与乳酸环丙沙星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双黄连粉针和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考察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值和微粒变化,并采用HPLC法考察配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变化.结果: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产生白色沉淀,含量下降,有白色沉淀产生,微粒数增多.结论:双黄连粉针不宜与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  相似文献   

3.
双黄连注射液主要用于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临床上常与有关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但据报道其不良反应较多。由于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产生危害,引起不良反应,而注射用双黄连与常用输液或与其他药物配伍后是否引起不溶性微粒的改变,这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双黄连粉针与临床上常用的青霉素在四种输液中配伍前后的微粒变化进行考察,为临床合  相似文献   

4.
双黄连粉针与5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考察了临床上5种常用药物与双黄连粉针配伍。结果表明,在室温(25℃)下,双黄连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氢化可的松、头孢噻肟钠在生理盐水中配伍,4h内pH值、外观及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基本无变化。而与硫酸阿米卡星配伍产生沉淀,与氨苄青霉素钠配伍溶液颜色变深,吸收值降低,pH值下降。本实验结果可供临床配伍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及大小是衡量输液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几种粒针剂溶于大输液后微粒的考察,结果表明,药物溶于大输液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明显增多,绝大部分超过药典标准,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IWF-4B注射液微粒分析仪,0.5%葡萄糖注射液,青霉素粉针,氨等青霉素粉针,头抱叹琳钠粉针,双黄连粉针.实验方法:在净化区内,使药物充分溶解,使其浓度分别为:青霉素钠1.6万μ/ml,氨卡青霉素0.12g/ml,头孢唑啉钠0.01g/ml,双黄连0.0072g/ml,平行操作20瓶,测定每瓶溶药后的微粒数,计算20瓶的平均微…  相似文献   

6.
双黄连粉针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计数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将双黄连粉针与输液配伍,考察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混合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操作方法,将双黄连配成不同的输液,分别测定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1)同一试验,不同批号的双黄连的微粒计数有较大差异(P<0.01).(2)双黄连与复方氯化钠配伍的输液微粒计数明显高于其他液体.(3)输液的pH约为4.98~5.45时,微粒最少.结论:双黄连粉针不能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时浓度不得超过720mg·100ml-1,输液的pH在4.98~5.45附近最佳.  相似文献   

7.
双黄连粉针与几种抗生素伍用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几种抗生素单用及与双黄连伍用对细菌的体外最低抑茵浓度(MIC)。结果:双黄连粉针与青霉素、头孢唑啉及红霉素配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增强(P<0.05);头孢噻肟和头孢唑啉与双黄连配伍后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增强(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细菌感染,选用对其敏感的抗生素与双黄连配伍使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双黄连粉针剂是由连翘、金银花、黄芩提取精制而成的冻干剂型。具有清热解毒、轻宣透邪的功效,其抗菌谱广,兼有抗病毒、增强免疫的作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笔者认为在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 配药方法双黄连粉针多以静脉滴注入体。用前,应先以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再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稀释。2 药物相互作用双黄连粉针可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Ⅴ号、先锋铋素、氟美松同时输注,配伍稳定。与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伍用产生混浊或沉淀,所以,不应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白霉素等配伍使用。3 在输液中的稳定性经张…  相似文献   

9.
双黄连粉针与输注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计数考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将双黄连粉针与输液配伍,考察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混合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操作方法,将双黄连配成不同的输液,分别测定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1)同一试验,不同批号的双黄连的微粒计数有较大差异(P〈0.01)。(2)双黄连与复方氯化钠配伍的输液微粒计数明显高于其他液体。(3)输液的pH约为4.98 ̄5.45时,微粒最少。结论:双黄连粉体不能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时浓度  相似文献   

10.
牛蒡子水煎液、牛蒡苷和牛蒡苷元体外抗菌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照研究牛蒡子水煎液、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提取牛蒡苷,再用水浴水解法制得牛蒡苷元,以双黄连粉针为对照,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实验.结果:牛蒡苷元和双黄连粉针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5 mm,对5种菌株均有高度敏感,具有很强的抑菌能力.牛蒡苷的抑菌圈稍小,直径为10~14 mm,但也比较明显,属于中等敏感,抑菌能力良好.浓度为2:1、1:1和1:2的牛蒡子水煎液的抑菌圈较小,直径均小于10mm,属于低度敏感,抑菌能力较差.稀释至1:4的牛蒡子水煎液,对试验菌株基本无抑菌效果.结论:牛蒡子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开发为一种新型的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11.
果糖注射液与5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美芳  利显民 《中国药房》2010,(22):2075-2077
目的:探讨果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用青霉素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考察果糖注射液与5种药物分别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含量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结果:果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青霉素钠配伍后,外观、含量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后性质稳定。与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配伍后24h内含量显著下降,pH值略有下降,同时混合液出现浑浊现象。结论:果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青霉素钠在室温下可配伍使用;与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配伍在临床上则应谨慎。  相似文献   

12.
超滤工艺对双黄连注射剂致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研究超滤工艺对双黄连注射剂致敏性的影响。方法豚鼠60只,分为6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卵蛋白组、双黄连超滤液组、双黄连注射液组、双黄连超滤液加氢氧化铝组、双黄连超滤液加三氯化铝组,各10只。以各组5 羟色胺变化水平为依据分析超滤工艺对双黄连注射剂致敏性的影响。结果6组豚鼠血浆5 羟色胺升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羟色胺双黄连注射剂超滤前后溶液的致敏性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引起豚鼠过敏的因素不只是制剂中残留的一些大分子成分引起的,可能与注射剂中一些小分子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3.
高艺 《哈尔滨医药》2010,30(6):51-52
目的指在观察双黄连针与青霉素联用治疗流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流感并发症患者30例,双黄连以1ml/(kg.d),青霉素以(5~20)×104u/(kg.d)静滴,连用3~10d,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总有效率100%。结论两药合用对流感并发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在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2例急慢性咽喉炎患者随机分为双黄连组96例和对照组96例。双黄连组进行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进行静脉滴注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对双黄连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双黄连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双黄连注射液的安全性也远远高于庆大霉素注射液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临床应用上,双黄连注射液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药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黄连滴注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31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给予阿齐霉素静脉滴入,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双黄连滴注液,B组加用双黄连注射液,C组加用病毒唑注射液,疗程3-5天。结果:A组总有效率96.36%,B组总有效率94.23%,C组总有效率86.27%,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2.72%,B组10.58%,C组1.96%,A、B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C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黄连滴注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4种注射液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云玉  任鹏 《抗感染药学》2006,3(1):32-33,39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在葡萄糖输液中与4种注射液(消旋山莨菪碱、地塞米松、氯化钾、维生素C)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上述4种注射液配伍后室温下6h内的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上述药物配伍0~6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6h内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上述4种注射液在葡萄糖输液中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临床常用4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Hypersil BDS-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甲醇∶磷酸-三乙胺缓冲液(pH3.2)(65∶35,V/V)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2 nm,测定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上述4种输液在室温下配伍后6 h内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溶液外观性状及pH值的变化。结果本实验所建立的色谱条件对盐酸胺碘酮的检测专属性好,配伍液中盐酸胺碘酮在0.15~2.4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日内RSD值为0.01%,4种配伍液在6 h内峰面积均无明显变化,RSD值均小于2.0%。结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4种输液在室温下配伍后6 h内含量、pH值、外观无明显变化,体外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五种止血药(酚磺乙胺、氨甲环酸、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注射液和注射用蛇毒血凝酶)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上述五种止血药配伍后室温下3h内的含量变化情况,并进行啊外观观察、pH值测量。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上述药物配伍后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宜与上述止血药物混合输注。  相似文献   

19.
穿琥宁注射液与24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目的:研究穿琥宁注射液与临床常用24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穿琥宁注射液与24种药物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微粒和紫外吸收度,结果: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产生沉淀,与VitC,VitB6,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氨茶碱,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三氮唑核苷,阿昔洛韦,双黄连,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红霉素,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钠,甲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