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惠州市某三级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实施RCA前的患者500例,同时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实施RCA后的患者500例,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上报率。结果实施RCA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40%,上报率为61.54%,实施RCA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40%,上报率为90.91%,实施前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采用RCA(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强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行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预防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效果。方法对科室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找出根本原因,采取有目的的改进措施,对比实施RCA前5年年均及实施RCA后1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数量。结果实行RCA前年均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1.6例,实行RCA后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为10例护理不良事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行RCA能够明显减少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3.
唐诗伟 《家庭医药》2016,(12):105-106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手术室的手术患者863例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6年10月手术患者863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未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改善,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发生的23起护理不良事件(2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根因分析法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另选取2016年发生的12起护理不良事件(23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根因分析法分析的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整改措施,比较整改前、整改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上报率。结果实施根因分析前,218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3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55%,上报14例,上报率为60.87%;实施根因分析后,236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2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8%,上报11例,上报率为91.67%;经χ~2检验,实施根因分析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根因分析前,且上报率显著高于实施根因分析前,均有P<0.05。结论根因分析法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上报率,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病房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重症病房神经外科患者临床资料,均采取护理管理对策;对比护理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护理管理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0%、1.67%,分别低于实施前的15.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管理后,护理安全、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患者满意度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病房神经外科中应用护理管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持续优化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细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S-AI评分和T-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I评分和T-AI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S-AI评分和T-A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注障碍和皮肤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和异常高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5,(11):859-861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4 211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将其设为观察组,与2012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4 154例患者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对比。结果: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极大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P<0.05),提高了患者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的管理模式使得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避免护理缺陷的出现,创造一个患者安全、护士满意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风险意识管理前、后手术患者各42例,观察对比应用风险意识管理前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手术室护士风险认知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风险意识管理后护士风险认知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应用前(P<0.05);风险意识管理应用后纳入病例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风险意识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认知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使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使用等组实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0例)以及对照组(2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测定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6.7%,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2.5%;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12.9%,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可显著降低产科风险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自愿形式成立由护士组成的管理活动小组,把品管圈活动的重要管理方法"头脑风暴法"和"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护士不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原因调查和对策制订和实施等步骤中,以提高不良事件的上报率。结果将品管圈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中后,上报率显著提高,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品管圈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中能显著提高上报率,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黄盈碧  梅慧红  徐洁  杨孝军 《中国药房》2013,(46):4392-4394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静脉化疗及腹腔热灌注治疗恶性妇科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对妇科肿瘤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静脉化疗及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患者行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并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同一病区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前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文书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1例(3.33%)显著低于实施前的6例(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化疗基础知识知晓率、并发症预防知晓率、生活方式管理知晓率、化疗不良反应知晓率、心理疏导知晓率、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静脉化疗及腹腔热灌注治疗恶性妇科肿瘤的患者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晨间床边查房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晨间床边查房,比较查房前后的护理质量变化、患者满意率、护士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率等。结果实施后的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特级护理、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率、护士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晨间床边查房,有利于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其中实验组采取分层次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进行分层次管理后实验组理论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进行分层次管理可以使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外科护理人员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比较目标管理后两组的"三基"理论和"三基"操作考试成绩、患者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绩效考核优秀率。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的"三基"理论和"三基"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及医生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绩效考核优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病房实施目标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能力,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进行风险管理,并观察管理的效果.方法 分析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存在的风险,制订强化护士风险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改进静脉穿刺方法、强化化疗巡视工作等措施,并且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差错、化疗发生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病例数量,并且对化疗患者的护理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差错、化疗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明显较实施风险管理实施前显著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风险管理前显著增加,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风险管理提高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移动护士工作站(PDA)在妇科肿瘤病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PDA使用前后相邻两个年度,其中未使用PDA为(A组)使用PDA组为(B组),比较二组使用PDA前后护理质量和护理缺陷情况。结果B组与A组在病例数、疾病分布情况、护理表格书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危重症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士服务能力、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比较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DA的使用提升了病房的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及其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给予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护理风险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工作能力、防范风险意识、管理工作以及健康宣教评分变化情况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防范风险意识、管理工作以及健康宣教评分均明显升高,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风险的意识,改善其工作态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刘明利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19-121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观察组的医嘱处理不当、透析护理不当、不规范护理及护理投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门诊感染的现状,对其进行对策管理,使感染管理模式更趋向于规范化。方法了解我院门诊感染现状,并对其实施科学性管理。分别在开展管理前后2个月对门诊患者进行随机调查,各抽选200例,以发放问卷方式调查管理前后患者门诊感染发生率、满意度、服务质量等情况,调查后进行总结。结果实施后的院内感染率11%(11/10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6%(2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是96%(96/1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68%(6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施后的工作质量各方面水平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门诊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概率较高,必须实施管理对策,强化监测程度,为患者提供安全性高的就诊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ICU护理中的作用,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对ICU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将风险管理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安全意识。结果风险管理在ICU应用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护理水平、服务意识、行为规范、应急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也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ICU的应用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