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煎药机不同条件煎煮砂仁的研究,优化选择中药煎药机制备汤剂中砂仁挥发油的提取条件,保证汤剂质量。方法本实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砂仁中的挥发油提取为考察指标,对汤剂中砂仁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温度、煎煮压力4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影响中药煎药机对汤剂中砂仁挥发油含量的主要因素为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其次是煎煮温度和煎煮压力。结论用中药煎药机制备含砂仁挥发油的汤剂时的最佳条件是将砂仁浸泡20min,然后在正常大气压以及105℃下煎煮15min。此工艺为临床上煎、煮以挥发油为主要成分的药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医院中药汤剂煎煮与配制新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银翘散煎煮液中绿原酸等5个成分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汤剂煎煮方法;采用目测法,以阿胶、川贝母在汤剂中的稳定性为指标,考察烊化和冲服中药的配制方法。结果:银翘散煎煮以中药饮片粉碎为最粗粉,浸泡15min,121℃加压煎煮20min为佳;阿胶、川贝母与汤液的配制可一次成型。结论:该方法操作简易,质量稳定,使用方便,可作为医院汤剂煎煮与配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合剂(浓煎剂)系指中药材提取,浓缩而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它属于汤剂改进的剂型。中药合剂一般根据协定处方,考虑到药物的性质,采用煎煮法,渗漉法和蒸馏法来制备,必要时可加适量矫味剂。中药合剂既保持汤剂特点又能克服汤剂临时煎煮麻烦,缩减体积,便于服用,携带和贮存。我院生产的乳蛾合剂正是利用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药汤剂是中医最常用的传统剂型,具有制备简便、配伍灵活、吸收迅速、疗效确切等特点[1]。科学煎煮、正确服用,是发挥其最佳功效的关键。现代中药剂型不管怎样改革,但大多仍用煎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用口服法给药。笔者就此作了些探讨,现报告如下,与同仁们磋商。1 汤剂的煎煮方法与其功效 汤剂的煎煮方法直接影响药物的功效,明·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物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何见汤剂煎煮的重要性。1.1 煎药用具 历代医家都强调用竹筷、棉网、砂陶壶,现代大量煎药也可…  相似文献   

5.
陈金月  龚敏阳  文隽  何玲 《中国药师》2008,11(7):804-806
目的:研究微波法与传统法煎煮中药效果。方法:用微波法与传统法分别制取供试汤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芩连汤中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总黄酮含量,以此含量及总固体量为考察指标,比较两种方法煎煮中药效果。结果:微波法与传统法煎煮效果相同(P〉0.05),但微波法与传统法相比有高效、节能、省时的优势。结论:微波煎煮法可代替传统煎煮法煎煮中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机器煎煮法与直火煎煮法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优劣。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两种方法制备丹参汤剂的化学成分 ,并将其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结果 :两种制备方法对化学成分几无影响 ,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机器煎煮法分别是直火煎煮法的2 97倍和5 6倍。结论 :机器煎煮法制备丹参汤剂可成倍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通过实验证实:中药汤剂常规法第二煎后的药渣仍有利用价值,并对煎煮次数与煎出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汤剂煎煮方法进行了三点改进,通过煎出物总量测定和抑菌实验,证明改进煎煮法能保证汤剂质量和药效,因此,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药汤剂是临床中中药内服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具有一定的效果。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汤剂机器煎煮逐渐地得到应用。本文对中药汤剂传统的煎煮方法和机器煎煮法进行详细的探究,并分析二者的优缺点,从而便于临床中选取和提高临床中中药煎煮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两种方法制备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温煎煮对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黄连解毒汤汤剂中小檗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法,比较GNG中药抽出机煎煮法与常压直火煎煮法制备的黄连解毒汤汤剂中小檗碱含量的差异。结果:GNG中药抽出机制备的黄连解毒汤汤剂中小檗碱含量明显小于常压直火煎煮法,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含小檗碱成分的中药不适合采用GNG中药抽出机煎煮制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浅析中药汤剂在中药临床药学中的重要性。方法综述近年来有关中药煎药器具、煎前浸泡、煎煮用水量、煎煮火候、煎煮时间等内容的现代研究成果。结果中药汤剂煎药方法在临床药学中十分重要。结论应当建立中药汤剂标准煎煮方法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超声频率对提取大黄蒽醌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用不同频率的超声从大黄中提取大黄蒽醌类成分,与常规煎煮法提取相比。结果表明超声无需加热,且随超声频率不同而得率不同,尤以频率为20kHz的超声提取后,大黄蒽醌成分的得率为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封闭体系中药(复方)成分溶出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对六味地黄汤中有效成分梓醇的提取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将数学建模方法应用于中药提取过程的研究中,根据提取原理、Fick定律建立中药提取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和参数分析,可求得函数表达式。再运用该模型研究六味地黄汤中梓醇的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了包含三项e的指数形式的成分溶出浓度解析及各参数分析方法。提取六味地黄汤的适宜药材粒度为60目,此时梓醇的最大达峰时间(tmax)为195.1min,达峰浓度(Cmax)为0.01223mg·mL-1,最大提取效率(P)为72.95%,损失率(D)为7.62%。结论:封闭可溶中药(复方)扩散体系的成分溶出符合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各参数可根据溶出浓度表达式关系计算得到。  相似文献   

13.
超声技术在中草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技术在中草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方法:本实验中采用pH=1.0的盐酸水溶液为最优的溶液和最佳的浓度进行提取。结果:通过超声提取苦豆子中总生物碱研究,为寻找更为优化的提取工艺.结论:超声技术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收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枸杞子配方颗粒及药材中枸杞多糖含量,并对提取方法进行评价,以期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枸杞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浴法、超声法、微波法从枸杞子配方颗粒及药材中提取枸杞多糖,以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及枸杞多糖提取物作对照物,运用苯酚-硫酸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枸杞子配方颗粒中枸杞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药材,微波法提取其收得率最高。结论研制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对有效成分进行定量控制,运用现代的分析技术尽快统一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将有利于中药走向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本文通过查找相关文献,从多方面阐述吸湿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旨在对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指导中药饮片生产加工条件、保证饮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确保中药饮片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中药饮片及中药免煎颗粒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药饮片及中药免煎颗粒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结果中药饮片总体销售情况好于中药免煎颗粒,两种不同剂型药物各自具有优缺点。结论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具有各自特点及优势,临床使用中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剂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湿法粉碎、传统方法及煎药机煎煮制备的四物汤汤剂中阿魏酸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Inertsil ODS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1g.L-1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柱温30℃,检测波长:316nm。结果采用湿法粉碎制备的四物汤汤剂中阿魏酸的含量高于传统方法及煎药机煎煮的汤剂。结论湿法粉碎制备汤剂,方便快速,提取液有效成分含量高,作为中药汤剂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增琪  景涛 《天津药学》2003,15(4):64-67
对中药提取分离的新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半仿生提取技术,酶法提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超滤技术,高速离心分离技术,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等的应用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中药汤剂与免煎中药饮片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煎中药饮片是中药汤剂改革的一种现代化的尝试,由于对免煎中药饮片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目前也没有免煎中药饮片的专用质量控制标准,在免煎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立足于传统中医药理论,拓宽思路,结合现代实验研究的手段,使免煎中药饮片向合理化、普遍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影响中药煎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红 《中国药房》2010,(11):1055-1056
目的:为提高中药煎剂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综合分析影响中药煎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结果与结论:医疗机构开展中药煎剂微生物限度监测工作对提高中药煎剂的煎制质量、确保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