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溶栓疗法、给予抗凝类药物、扩张冠脉血管类药物、β受体阻断药、ACEI类药物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与本组治疗前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内皮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Hs-CRP、NO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1次/d,连续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s-CRP、NO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s-CRP、NO、vWF、ET-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机体的炎症水平,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高血压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舒涛 《现代临床医学》2017,43(4):271-272
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PCI术后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连续服用6个月;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空腹12 h后采血测定患者血脂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PCI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呈下降趋势,HDL-C水平呈上升趋势,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HDL-C水平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PCI术后ACS患者有很好的降脂作用,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9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参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血清炎症因子、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92%高于参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浆内皮素-1(ET-1)及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NO水平高于参照组,ET-1、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清IL-6水平(4.06±0.11)ng/L、hs-CRP水平(3.15±0.16)mg/L低于参照组的(8.95±0.29)ng/L、(6.95±0.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4.08%低于参照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对AMI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于高龄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slowflow,CSF)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其血清炎性因子表达、血管内皮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15例CSF老年患者,根据患者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非他汀组56例(以阿司匹林、曲美他嗪和硝酸酯类药物为主要治疗药物)和他汀组59例(基于非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和对比两组疗效异同。结果用药后,他汀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NO(45.41±13.48)μmol/L显著高于非他汀组(P<0.05),他汀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ET-1(84.26±15.84)ng/L、炎症指标IL-6(9.15±2.61)pg/m L、hs-CRP(2.91±1.53)pg/m L显著低于非他汀组(P<0.05),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94.92%)显著高于非他汀组(83.93%)(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适用于老年群体CSF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清炎症指标表达,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自2006年1月—2009年5月南阳市油田总医院门诊或住院冠心病并血脂异常患者186例。选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肱动脉流量介导性舒张(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功能检测。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无中途停药和不配合治疗,其中A组总有效率85.5%,B组总有效率95.83%。结论阿托伐他汀为强效的调脂新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除有较强的调脂作用外,还具有强大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择期行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10 mg组(A组)和20 mg组(B组),每组51例。在患者择期行PCI术前、术后抽血测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术后30、180 d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在PCI术前后TC、LDL-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PCI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血清TNF-α、IL-6、hs-CRP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择期PCI术时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安全有效,均能明显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抗炎作用可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诊治的90例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方案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常规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血脂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2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4周、24周后,实验组的血清hs-CRP、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冠脉综合征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刘志远  李玉东  张金盈 《中国医药》2012,7(8):1045-104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由心肌急性严重缺血甚至坏死导致的一系列疾病谱组成.研究发现,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人体内重要的炎症因子,炎症反应在ACS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不仅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而且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本研究主要探讨阿托伐他汀在ACS早期治疗中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及血脂的影响情况。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34例和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组)34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及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脂指标也好于对照组, 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及血脂的影响较大,因此认为其更为适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诊PCI术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20mg/d,B组阿托伐他汀40mg/d,C组阿托伐他汀80mg/d,测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血脂肝功能肌酸激酶。结果应用阿托伐他丁治疗各组CRP、IL-6、TCH、TG、LDL-C水平显著降低,80mg治疗组更为显著,无1例出现肝功损害和出现过敏肌痛等现象。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急诊PCI术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7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及内皮素(ET)水平;同时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多普勒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治疗前后比较血脂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及P〈0.01)。治疗后NO、PGFla水平明显升高(P〈0.01),ET水平明显降低(P〈0.01)。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善程度与NO、PGF1a水平升高及ET水平降低呈正相关,与患者血TC和LDL降低的程度呈负相关。结论阿托伐他汀保护内皮功能,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溶栓、抗凝、扩冠、β2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另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内皮素(E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前sICAM-1、ET和TNF-α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血清sICAM-1、ET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组sICAM-1、ET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90例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40mg口服,且在介入治疗前2h加服一次瑞舒伐他汀40mg,术后治疗同术前;对照组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10mg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心肌肌钙蛋白( cTnT )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肌坏死标志物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对照组出现心肌梗死1例(2.22%),未出现心源性死亡。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均给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保护心肌,提高再灌注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d.2组均治疗14d.观察血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ET-1、vWF均下降,NO水平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0 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6(345.15±1.66)Pg/mL、TNF-α(215.36±1.77)Pg/mL、CRP(1.52±0.44)m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FVC(66.27±1.87)%、FEV1%(55.97±1.63)%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10.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重症肺炎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邱柳霞 《北方药学》2016,(3):133-134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hs-CRP、MMP-9、ET1、NO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11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依折麦布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血脂水平及血清hs-CRP、MMP-9、ET1、NO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TC、LDL-C、TG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试验组LDL-C降低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MMP-9、ET1水平均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试验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主要冠脉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效果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万巧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05-230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皮及心脏功能影响,比较两种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81例。两组均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治疗,A组同时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B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总胆固醇( TC)、总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均显著降低,血流介导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血清NO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3、2.487、2.422、2.556、3.223、3.175、2.583、2.542、3.528、3.107、3.506、2.982,均P<0.05);A组TC、LDL-C和hs-CRP显著低于B组(t=2.327、2.228、2.328,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他汀均可以降低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减轻炎性反应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两者近期疗效相近,但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强的降脂和减轻炎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及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功能指标的影响程度。方法将54例本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口服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EGF、ET-1及s ICAM-1等血管功能指标血清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ET-1及s ICAM-1血清表达水平比较,P均>0.05,而治疗后2周与4周时两组三个指标的血清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功能指标的影响较为积极,为患者循环状态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7,(35):4987-498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NSTE-ACS患者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40例)和低剂量组(41例)。高剂量组患者在PCI术前12~24 h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80 mg,术前2 h再给予40 mg;低剂量组患者在PCI术前12~24 h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流储备分数(FFR)、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FR)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FFR、C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术后IMR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CK、CK-MB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低剂量组患者CK-MB和CRP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实施PCI术前,对NSTE-ACS患者预先使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80→40 mg)可显著改善患者微循环障碍,同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