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机械通气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是机械通气的一项必要措施。而插入的导管多带有套囊,其作用在于给套囊内注入一定气体后能够为辅助通气施行时提供无漏气条件;防止呕吐物沿导管壁与气管壁之间的空隙流入下呼吸道~([1])。套囊内压力水平一般维持在25~30 cmH_2O,过低则起不到有效的阻塞作用,过高则容易对气管黏膜产生压迫,导致黏膜水肿坏死。研究指出~([2]),当气管导管套囊压力超过30 cmH_2O时,气管黏膜血流开始减少,达到40 cmH2O时黏膜血流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及体位变动对LMA Supreme喉罩套囊内压及气道密闭性影响。方法30例ASAⅠ~Ⅱ级住院需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诱导后均插入4号LMA Supreme喉罩。术中监测并记录气腹前(T0)、气腹后屈氏体位前(T1)、屈氏体位后(T2)、解除气腹后5min(T3)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密闭压(Pleak)、套囊内压(ICP)和PETCO2的变化。结果当CO2气腹使气道峰压升高后,套囊内压和气道密闭压较气腹前明显下降,与气腹前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体位变动后气道峰压进一步升高,套囊内压和气道密闭压进一步下降,与气腹前比有显著差异性,但与屈氏体位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气腹解除后气道峰压回落至气腹前水平,套囊内压和气道密闭压同样回升至气腹前水平,与气腹时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LMA Supreme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及体位变动导致的气道压增大时其套囊内压是减少的,同时气道密闭压也相应减少,但这一变化尚不至于需要改变套囊充气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气管导管套囊内注入利多卡因对拔管后咳嗽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全麻手术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多卡因组(L组),对照组(C组)各30例,L组和C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气管导管套囊内注入碳酸利多卡因5mL或空气5mL,观察拔管后咳嗽反射的例数和强度。结果 L组有3例发生咳嗽反射(10%);C组有9例发生咳嗽反射(30%),L组咳嗽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全麻插管后气管导管套囊内注入利多卡因可有效的减少拔管后的咳嗽。  相似文献   

4.
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改变了气体进入下呼吸道的正常通道,由于吸入的气体不经过加温加湿及过滤作用,易造成呼吸道的损害和感染。今年来,我科采用了简易呼吸器来连接螺纹管、给氧导管、湿化管进行气道连接、气道给氧、气道湿化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套管与外界直接相通,给氧导管、湿化管直接放入套管内给氧、湿化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全麻气管插管时,导管气囊压力不当可致气管黏膜缺血损伤、术后声嘶、咽喉痛等并发症[1,2].常用的套囊充气法有:手指捏感法、最小容积阻塞法和套囊充气测压仪(Cuff Pressure Gauge,CPG)充气法.手指捏感法盲目性很大,最小容积阻塞法太繁锁,套囊充气测压仪(Cuff Pressure Gauge,CPG)充气法是一种科学、理想的方法,但不是每家医院或每个手术间都能配备套囊充气测压仪.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实用的替代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研究吸烟患者气管内插管(ETT)套囊内注入碱化利多卡因能否减轻术后呛咳和咽喉疼的发生。方法: 50例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的吸烟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S组)。L组患者ETT套囊内注入碱化的2%利多卡因,S组ETT套囊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麻醉终止到气管拔管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呛咳和咽喉疼发生率。结果:L组在降低患者术后呛咳方面优于S组(P<0.001),在麻醉恢复室(PACU)内术后咽喉疼的发生率L组患者也明显低于S组(P<0.05)。拔管后24 h,两组患者咽喉疼发生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ETT套囊内应用碱化利多卡因可以降低吸烟患者术后咽喉疼和呛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邓伟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8):47-48
目的克服小儿气管插管全麻中的不足。方法比较两组患儿(80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头面部手术的方法,比较其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生命体征(BP、ECG、P、SpO2),呼吸峰值压,吸痰率,留观时间等。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围手术期呼吸峰值压,吸痰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导管在小儿全麻中做适当地改良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靳克英  陈贵华  王导新  王杰  张黎 《重庆医药》2009,38(13):1596-1597
目的探讨气管套囊对急性肺损伤兔气管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兔144只,按气囊压力不同分为A组(气囊压力30cmH2O,气囊充气时间1、2、4、8h)、B组(气囊压力20cmH2O,气囊充气时间1、2、4、8h)、C组(气囊压力20cmH2O,每隔2、4、8h气囊放气10、20、30min)和D组(对照组)4组,分别对气管黏膜做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气囊压力20cmH2O维持小于8h,上皮少量纤毛缺失,柱状上皮细胞轻度肿胀,每隔4h放气时间在20min上皮细胞层次较清晰,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结论气囊压力20cmH2O对气管黏膜的损伤最轻;气囊充气4h后放气大于或等于20min再充气可以减轻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ibreoptic bronchoscope,FOB)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术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运用。方法45例颌面外伤患者其中多发下颌骨骨折18例,上颌骨及颧骨骨折15例,上下颌骨多发骨折且合并有四肢骨折者12例,男38例,女7例,年龄16~38岁。方法术前30min给东莨菪碱0.3mg肌注。分段实施局部麻醉:鼻腔以1%丁卡因加3%麻黄碱行鼻腔表面麻醉并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喉一声门上区喉上神经阻滞(SLNB)以2%利多卡因经舌骨大角前下穿刺行SLNB,左右各2ml;喉.声门下区以2%利多卡因2mL/次经环甲膜穿刺行喉及气管表面麻醉。适度镇静局部麻醉完善后,给咪达唑仑1~2mg+芬太尼0.02—0.04mg静脉滴注。经鼻腔置入纤支镜和引导插入气管导管由助手扶持患者头部于合适位置,操作者位于患者头部,将套有钢丝气管导管(ID6~7mm)的纤支镜经鼻腔置人,出后鼻孔后即可见会厌,缓慢推进纤支镜并调整角度完全暴露声门,将纤支镜头端进入声门下气管内3~5cm,看到气管隆突后即可顺势导人气管导管,退出纤支镜固定导管。结果全部45例插管均一次成功,耗时0.5—1.5min。有4例在导管出后鼻孔后有不适感,另有6例插管后轻微呛咳,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颌面外伤患者多伴颌面部严重挫裂伤及多发骨折,麻醉处理较为棘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具有快速准确安全、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可通过纤支镜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给氧,在有条件的单位不失为处理此类气道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麻后患者发生咽部不适及声音嘶哑的原因,从而减少或避免全麻后患者发生声音嘶哑、咽部不适等的发生。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哈密吐哈油田医院自1996年至今865例的非颈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发生咽部不适等的发生情况,特别是对比哈密吐哈油田医院在2000年采用高容量低压套囊气管导管前后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采用高容量低压气囊气管导管患者发生咽部不适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为45%,而采用低容量高压气囊导管插管者发生率为75%,卡方检验,卡方值81.733,P<0.05,说明采用高容量低压气囊气管导管比采用低容量高压气囊导管可明显降低全麻后咽部不适、声音嘶哑的发生。结论全麻过程中气管导管套囊内压力及插管时间是导致患者术后咽部不适及声音嘶哑的可能之一;通过采用高容量低压套囊气管导管,控制气囊内压力、缩短留置气管导管时间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咽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盲插气管导管套胃管的方法对饱胃急诊手术患者洗胃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饱胃行急诊手术的患者60例,在半清醒或清醒状态下经口腔盲插气管导管封闭食管,再由气管导管内置入胃管,接洗胃机洗胃.洗胃完毕,根据需要可拔出气管导管保留胃管.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置入气管导管套胃管后行洗胃术,无1例患者出现口咽部黏膜损伤及反流误吸现象.结论 盲插气管导管套胃管行洗胃术插管顺利,能避免口腔咽喉部损伤及反流误吸,节省时间,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通气是抢救各种呼吸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其方法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也称人工气道。正常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加湿作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削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湿作用,易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易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对开放气道者吸入气体进行人工湿化、温化是非常必要的。现将对外二科一位车祸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的优质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在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在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38例严重烧伤拟有吸道吸入性损伤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其中在伤后4-8h行气管切开26例,24h内气管切开12例。结果:治愈31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气管导管滑脱于皮下1例,死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败血症6例)。结论:预防性气管切开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是早期抢救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要有效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对拟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者,宜早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支气管插管(EBI)是否能引起即时性气道峰压(PIP)升高及观察其升高的数值。方法 对16例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而需要手术的骨髓炎患儿,常规术前给药和麻醉诱导后(氧气中混合氟烷)行气管插管(ETI))。用听诊法和荧光检查法确定导管位置,以5L流量新鲜气体,用预设容积的定压式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全部患儿用相似的环路、气管导管、压缩容积行恒定的潮气量呼吸。按15 ml/kg潮气量使用最低PIP,调整呼吸频率和麻醉水平后,记录气管插管的PIP。使气管导管移至支气管,用上述方法确定位置,然后记录PIP,随后将气管导管拔回至气管。结果 支气管PIP明显比气管PIP高(P<0.001),支气管PIP升高是即时性的。结论 支气管插管可引起即时性PIP升高,气管插管时和麻醉期间监测PIP有助于发现EB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拔除气管导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Ⅱ或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0 mg·kg-1),对照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0 mg·kg-1).所有患者连续监测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对照组拔除气管导管时SBP、DBP、HR和RPP均较给药前有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与拔除气管导管前比较,观察组患者HR和RPP拔除气管导管时至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均显著下降(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HR和RPP于拔除气管导管时至拔除气管导管后1,5,10 min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且SBP、DBP于拔除气管导管时至拔除气管导管后1 min显著升高(P<0.01).结论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拔除气管导管期间不良心血管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用于全身麻醉(全麻)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在全麻下接受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 min(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0 min(T3)和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4)的SBP、DBP、HR及T2、T3时点的吸气峰压(PIP)和平均气道压(Pmean),记录术后拔管(喉罩)时间、复苏时间,拔管(喉罩)后气道痉挛、胃胀气、声嘶和低SpO2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T1、T4时点SBP、DBP、HR较A组及T0时点显著升高(P〈0.05);T2、T3时点B组PIP和Pmean均高于A组(P〈0.05)。B组拔管时间、复苏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拔管后气道痉挛、声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胃胀气的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喉罩通气用于全麻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动力学稳定,全麻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对小儿腹部手术拔管的安全影响。方法:选择60例5~12岁患儿的腹部手术,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麻醉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套囊表面,对照组插入同型号的气管导管,但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观察两组插管和拔管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PETCO2)及拔管时间的变化,以及麻醉苏醒后患儿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术后第2天随访声嘶和谵妄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实验组患儿能较好地耐受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而对照组耐受气管导管差。术后第2天随访,实验组嘶和谵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能减轻气管导管在拔管时的应激反应,术后声嘶及谵妄发生率低,提高小儿腹部手术麻醉在拔管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置入喉罩术后的通气道特点、效果、安全性以及并发症观察与防治。方法随机选取择期手术病例10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A组与B组全麻诱导药品是力月西0.05~0.1mg/kg,得普利麻6mg/kg,卡肌宁0.2mg/kg,芬太尼0.002mg/kg。两小组全麻维持药品是得普利麻5mg/(kg·h),卡肌宁0.5mg/(kg·h),芬太尼0.002mg/(kg·h)。A组咽喉部放入喉罩进行全麻气道通气,B组气管插入导管进行全麻维持通气。术后若A组与B组在呼吸恢复后出现强烈气道应激反应,A组与B组都使用3%利多卡因雾化喷入咽喉部进行表面麻醉。延长喉罩与气管导管在咽喉和气管的放置时间。观察项目:(1)咽喉气管的应激反应;(2)分泌物与胃内容物所引起呼吸道返流误吸现象;(3)pN喉部与气管并发症;(4)A组与B组的安全性比较和应急措施。结果(1)A组喉罩放置咽喉部时间较长,而B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较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A组使用3%利多卡因雾化喷入咽喉表麻效果较好,而B组效果较差(P〈0.05)。(3)另喉部、气管损伤及炎症感染B组较多、较重,而A组较少、较轻(P〈0.05)。气管呼吸道异物返流误吸与咽喉部和气管痉挛B组发生率比A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手术喉罩的置人术后使用3%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具有降低或消除咽喉部及气管所引起的强烈应激反应和延长喉罩放置时间,对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口腔分泌物及胃内容物误吸入呼吸道和降低咽喉部及气管痉挛发生率效果良好,是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武  陈沂  雷李培 《医药导报》2011,30(9):1174-1176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作为气管导管润滑剂对全麻气管插管、拔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L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S组)各50例。L组的气管导管前端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3 mL均匀涂抹至超过套囊,S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3 mL涂抹,插管成功后套囊压力调节至20 mmHg。术中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采用靶控输注,使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在40~60。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时的心率(HR )、平均动脉压(MAP)。专人评估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随访观察拔管后24h患者的咽喉部舒适程度。结果L组和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1±13),(69±15) min(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拔管后5 min时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拔管即刻的HR、M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血流动力学较S组平稳。L组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力好于S组(P<0.05),L组患者手术后咽喉痛少于S组(P<0.05)。结论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作为全麻气管导管润滑剂,对减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无明显改善,但可以提高全麻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力,使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减少全麻插管后咽喉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气管表面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呛咳反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全麻拔管时气管表面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呛咳反射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在手术结束前未减浅麻醉时,试验组将2%利多卡因5ml注入气管导管内,对照组将生理盐水5ml注入气管导管内。观察拔除气管导管前、拔管后1、2、3、5、10min时血流动力学改变,拔管吸痰时呛咳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后1~5min SBP、SD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前及拔管后5min内与拔管后10min时相比,血压和心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围拔管期中、重度呛咳率是8%,对照组是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可以减轻全麻苏醒期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及降低患者呛咳和烦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