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U形人工血管片加固病变主动脉窦的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成形术治疗急性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早期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1年10月,10例急性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了U形人工血管片加固病变主动脉窦的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成形术。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及随访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5±3.3)个月,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从术前(2.5±0.40)到术后(1.50±0.50)(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从术前(0.61±0.12)增加到术后(0.66±0.12)(P>0.05)。左心室腔明显缩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从术前(61.00±12.35)mm缩小到术后(48.9±13.41)mm(P<0.05)。10例出院前复查心脏超声未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 U形人工血管片加固病变主动脉窦的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成形术技术切实可行、安全,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马方综合征合并主动脉根部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总结疗效.方法 1995年2月至2009年8月手术治疗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113例;其中合并主动脉夹层59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50例,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9例;根部瘤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1例,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9例,根部瘤直径平均(68±15) mm;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70例,Ⅲ级32例,Ⅳ级11例.本组施行Bentall手术97例,Wheat手术6例,Cabrol手术6例,主动脉替换加升主动脉成形术4例.其中急诊手术40例,择期手术73例.同期施行二尖瓣成形术3例,二尖瓣替换术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全弓置换加术中支架象鼻术3例.结果 全组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为2.6%. 102例随访3~157个月,平均(78±49)个月.晚期死亡5例,随访102例,心功能Ⅰ~Ⅱ级98例,Ⅲ级4例.结论 Bentall手术仍是治疗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的首选方法,远期随访效果良好.对有家族史的患者避免形成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破裂,根部直径≥4.5 cm推荐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21例,其中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伴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14例,主动脉瓣中-重度狭窄伴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1例,马凡综合征3例,DeBakeyII型主动脉夹层3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I级2例,II级14例,III级5例。结果全组死亡1例,其余无术后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二次开胸止血)。术后随访20例恢复良好,心功能I~Ⅱ级。结论 Bentall手术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首选方法。改善吻合技术、缩短体外循环及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保证移植后冠状动脉通畅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6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4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6例,主动脉瓣成形8例,主动脉瓣置换4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残余分流,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6年,平均随访27.6个月,心功能Ⅰ~Ⅱ级,复查心脏彩超无主动脉窦瘤复发或残余分流,主动脉瓣成形术后有2例轻-中度反流。结论外科手术是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治疗方法,修补技术是防止术后窦瘤复发、残余分流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1年10月-2006年12月,采用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36例,年龄16~67岁,平均(34.5±9.7)岁.其中马方综合征24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2例,大动脉炎3例,特发性升主动脉扩张7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2例,Ⅲ级21例,Ⅳ级3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6例,三尖瓣成形2例,冠脉搭桥2例,胸骨翻转1例,肺大疱结扎1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主要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4例,严重心律失常5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刀口愈合不良2例,肺部感染气管切开1例.术后随访33例.2例大动脉炎患者晚期出现瓣周漏,1例死亡.其余31例恢复良好,心功能Ⅰ~Ⅱ级.结论 Bentall手术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首选方法.改进缝合技术,减少心肌缺血和体外循环时间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前Ⅱ级9例、Ⅲ~Ⅳ级17例恢复至Ⅰ级15例,Ⅱ级11例;主动脉成形术组主动脉直径由术前(4.60±0.45)cm降至出院前(3.40±0.18)cm和随访中(3.60±0.47)cm(P<0.05);升主动脉替换组人工血管直径2.8~3.0 cm,无假性动脉瘤形成.结论 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扩张或升主动脉瘤,切除部分升主动脉壁的主动脉成形术或升主动脉替换术治疗,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窦瘤破裂19例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解剖特点,分析其外科治疗要点.方法 我科从1985年2月至今共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19例,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彩超表现、手术方法、术中所见、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7例病人接受修补手术,2例病人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本组病人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及时行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术前详细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瘤体形状,突入的心腔部位及窦瘤破口大小,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及主动脉瓣返流程度和主动脉瓣的发育情况,对于术前准备、术式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昌学  宋艳苹 《河北医药》2010,32(10):1251-1252
目的 研究主动脉窦瘤破裂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1999年9月至2009年9月,本院共治疗1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合并室间隔缺损12例(63.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26.3%).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其中以同一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及室间隔缺损10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直接缝合2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结果 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远期死亡.1例术后早期发生主动脉窦瘤残漏,再次手术修补.术后随访3个月-10年,手术效果满意,随访者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同时矫正其合并畸形,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心动图在主动脉窦瘤手术前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主动脉窦瘤(ASA)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9例患者术前术后进行CDE检查。结果 CDE对2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RASA)作出正确诊断,准确率为96.6%;对合并症室缺(VSD)确诊12例,准确率66.7%;CDE估计破口直径与手术所测相近;术后CDE准确检查出1例窦瘤补片开裂,并进行再次手术。结论 CDE是RASA术前评价和术后随访具有价值的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早期评价对并发症的早期干预及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目的结合临床表现与主动脉CTA评价全胸腹主动脉四分支血管置换术后早期结果.方法 连续纳入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期间行全胸腹主动脉四分支血管置换术的CrawfordⅡ胸腹主动脉瘤患者29例,男24例,女5例,平均年龄41.4岁(27 ~58岁).所有患者在术后5-14d内随诊全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所有CTA均采用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层厚0.5 cm.注射对比剂后触发层面设在肺动脉分叉水平的降主动脉.图像后处理均采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对人工血管的通畅性、吻合口及其他并发症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临床表现对全降主动脉置换术后早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入选病例中24例术后临床病情比较稳定,CTA检查人工血管周围见不同程度低密度渗出、胸腔积液.5例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3d出现尿少,化验检查提示肾功能不全,该例患者主动脉CTA显示左肾动脉分支血管闭塞;1例患者出现下肢轻瘫,CTA未见重建的肋间动脉显影,血管造影提示肋间动脉闭塞;1例出现呼吸功能不全;1例术后7d出现感染性休克,CT诊断为食管瘘;1例患者术后低血压,CTA见人工血管外对比剂外溢.所有有并发症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主动脉CTA可以快速无创显示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病因,为临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