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53例,分别展开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53例患者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阳性46例,阴性7例;动态心电图检查特异性为57.14%,敏感性为76.09%。经分析,动态心电图ST段持续性压低和冠脉病变情况间无相关性。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应用价值不高,利用动态心电图ST段持续压低作为冠心病判断依据时需慎重,如有必要可采取冠脉造影予以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患者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心电图存在典型ST—T改变表现判断为心电图阳性。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冠脉粥样斑块形成且狭窄≥50%,判断冠脉造影阳性。结果82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40例,其中心电图阳性者28例,提示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灵敏度70.O%;冠脉造影阴性者42例,其中心电图阴性者31例,提示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特异性为73.8%。结论心电图为冠心病的常用诊断方法,不能仅凭心电图确诊或排除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检测.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01例,正常患者56例;根据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患者91例,不符合ST段下移标准的患者66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ST段下移78例,其他患者(对照组)1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T段下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67.5%,阳性预测值52.6%,阴性预测值74.2%,假阳性率32.5%,假阴性率39.3%,且单支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与双支、多支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在诊断单支病变的敏感度较双支、多支病变高,但从整体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王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0,8(7):114-115
目的分析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近两年拟诊断为冠心病并接受管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各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情况,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时心电图持续性ST段压低的发生情况,分析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所有资料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212例。心电图阳性组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37.4%,冠心病组中心电图ST段压低的发生率为31.6%。结论静息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并不高,临床依据持续性段压低诊断冠心病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5.
李爱莲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03-2504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2例拟诊为CHD患者的常规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CAG阳性82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58例,无明显改变者24例;CAG阴性30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17例,无明显改变者13例。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对CHD诊断的敏感性随冠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而增高,但其特异性低,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水平延长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具有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史,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的患者33例为观察组,及同期收治具有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史,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39例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电图ST水平延长超过0.12s的患者29例(87.9%),对照组ST段水平延长超过0.12s的患者9例(23.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段水平延长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76.9%,阳性预测值为76.3%,阴性预测值为88.2%。结论冠心病患者ST段水平延长超过0.12s的概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ST段水平延长可以作为一个冠心病诊断的简便、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对比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析.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检查的52例患者进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 在这52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为阳性患者有31例,阳性率为59.61%.在进行心电图的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为24例,用心电图诊断患者为冠心病的灵敏度46.15%.冠脉造影检查阴性者21例,进行心电图的检测为阴性的患者28例,用心电图诊断患者为冠心病的特异性为53.8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等确定冠心病,不能只通过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应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的辅助检查以免对患者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8.
叶海容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612-1613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EC)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拟诊冠心病患者78例.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DEC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DEC检查阳性45例,其中CAG阳性35例,阴性10例。DEC检查阴性33例,其中CAG阴性25例,阳性8例。DEC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58.4%(35/60),特异性为44.4%(8/18),阳性预测值58.4%(35/60),阴性预测值44.4%(8/18),预测准确性为55.1%(43/78),假阳性率为55.5%(10/18),假阴性率为41.6%(25/60);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较多支病变者易出现DEC假阴性。结论:DEC检查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筛选检查,与冠脉造影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指导价值。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心电图ST-T改变筛查技术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结果显示:阳性66例,阴性34例;心电图ST-T改变筛查冠心病的结果显示:阳性50例,阴性50例。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心电图ST-T改变筛查冠心病真阳性43例,假阳性7例,真阴性27例,假阴性23例。心电图ST-T改变筛查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分别为65.15%(43/66)、79.41%(27/34)、70.00%(70/100)。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可视为冠心病的早期筛查条件,面对罹患高血压、伴胸痛症状、心电图ST-T改变者,应高度怀疑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华 《河北医药》2010,32(12):1547-1548
目的 探讨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60例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ST段压低伴或不伴典型胸痛患者分为2组:A组ST段压低伴典型胸痛者86例,B组ST段压低不伴典型胸痛或无症状者74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冠状动脉造影明显狭窄79例,其中单支病变44例,双支病变25例,3支病变10例,而B组冠状动脉造影明显狭窄15例.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为标准,A组对冠心病的诊断阳性率为89.77%,特异性为80.00%,准确度为85.28%;而B组阳性率仅为20.00%,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5,P<0.01).结论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缺血性ST段压低伴有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要优于仅有ST段改变者,前者阳性率和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52例,为冠心病组;56例确诊为未合并冠心病患者,为非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分为1支、2支、3支病变组,并测定血尿酸(SUA)水平。结果冠心病组尿酸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结论血清尿酸水平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女性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平板运动试验(TET)假阳性的原因及颈动脉斑块检查对冠心病无创性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96例TET阳性的女性患者进行冠脉造影(CAG)及颈动脉斑块检查,对三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女性患者出现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原因.结果 CAG证实为冠心病(CHD)58例(占60.4%),非CHD 38例(占39.6%);颈动脉斑块检查阳性者71.2%被证实为CHD,而阴性者仅36.7%被证实为CHD;非CHD 38例中临床最后诊断:心血管神经症20例,高血压病4例,单纯血脂异常4例,糖尿病3例,X综合征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2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1例.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与心血管神经症、X综合征、冠状动脉肌桥、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心血管神经症为最常见病因.TET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无创性检查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常规心电图(ECG)及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关系,从而帮助诊断与指导治疗。方法对105例拟诊CHD患者的危险因素及ECG与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05例患者中CAG阳性者78侧,ECG有sT-T改变81例,在CAG阳性者中ECG无sT-T改变20例,ECG有sT-T改变58例,危险因素越多CAG阳性率越高。结论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应结合危险因素及CAG等进行系统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出现胸痛和(或)ST-T改变对冠心病(CHD)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仅在PSVT发作时发生胸痛和(或)ST-T改变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共入选92例患者,其中单纯胸痛患者32例,单纯ST-T改变者28例,既有胸痛又有显著ST段压低者32例。结果冠脉造影狭窄例数:单纯胸痛组3例;单纯ST-T改变组4例;胸痛合并ST段压低组12例。单纯胸痛组与单纯ST-T改变组CHD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胸痛合并ST段压低组较其他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VT发作时出现胸痛合并ST-T改变者在射频消融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文伦 《中国当代医药》2013,(3):96+98-96,98
【摘要】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率(FERnDL)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0例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n=60)和非冠心病组(n=60),进行临床数据收集。对FER吼进行测定,分析FER HDL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FERHDL[(21.70±8.73)%/h]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18.65±6.26)%/h、(P〈0.05),且FER-随病变支数增加而逐渐增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FERHD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并且冠心病越严重FER眦越高,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杨志强  张欣  王兴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25-2426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S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S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 (1)所有SCT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取得满意的图像,在对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中,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依照冠状动脉造影的标准,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93.0% (132/142),特异性为91.6% (142/155),阳性预测率为91.0%( 132/145),阴性预测率为93.4%( 142/152).结论 SCT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老年和94例非老年动态心电图的结果,观察两组临床特征和心律失常的类型,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老年组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减低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最常见的症状为胸闷,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Ⅱ度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中左房增大者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房正常组(P<0.05);老年组中LVEF<45%者室性心动过速、Ⅱ度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比率明显高于LVEF≥45%者(P<0.05)。结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其次是冠心病,左房内径增大可致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肌灌注体层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并探讨二者之间的临床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136例,以上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肌灌注体层显像,根据二者的检查结果及结合临床,分为冠心病组109例和非冠心病组27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在冠心病组,两种检查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冠心病组,两种检查方法阴性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检查时,应在心肌灌注体层显像检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133例首次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首发症状及发病原因加以探讨。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史采集、血液常规、生化检查、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或心电遥测记录。3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以黑矇或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有56例(42.1%)。133例患者中冠心病45例,其中房扑、房颤与心动过缓并存者有19例(42.2%);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58例,房扑、房颤与心动过缓并存者13例(22.4%),两组发生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冠心病和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为患者接受起搏治疗的主要原因,合并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冠心病患者更多表现为房扑、房颤与心动过缓并存。重视患者的心脏外非特异症状,才能提高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