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静脉给药,剂量为30mg,2次/d,共14d,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ADL)、APACHE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结果在治疗7d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就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其中ESS和ADL有显著升高(P〈0·01,P〈0·05),APACHEⅡ和CRP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的ESS和APACHE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在治疗14d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才较治疗前出现显著差异,而同期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必存)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必存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9.0%。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必存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毕成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138-13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14d。治疗前及14d后,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21dESS增分率和第90d 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1.3±28.8)%和(35.1±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3.1±29.8)%和(43.1±4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其中观察组6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治疗。分析两组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临床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有效性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为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dESS增分率和第90d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1.3±28.8)%和(35.1±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3.1±29.8)%和(43.1±4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靳俊琴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13-5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降这116例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的研究对象各有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红花黄色素静滴、拜阿司匹林、脱水剂、辛伐他丁口服,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天;两组患者都严禁使用降纤、溶栓、抗凝等药物以及其他的神经保护剂,116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以及治疗之后的14d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并进行其他的常规检查,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的E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急性脑梗死标准的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剂,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聂武琼 《江西医药》2009,44(8):764-765
目的评价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注意用抗凝及脱水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针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2周后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5%,对照组有效率53.7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郁喜  韩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19-32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14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χ2=7.95,P﹤0.01,两组对比差异有很显著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常用于减少急性脑梗死(ACI)所致的脑损伤。由于ACI的发病起因、进程以及对脑损伤的程度各异,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溶栓药物、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营养神经药物、中药注射剂、高压氧、亚低温治疗,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对治疗ACI有显著的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种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ACI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60例发病48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14天为一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在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2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恩必普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入院的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传统治疗,联合组加用依达拉奉与恩必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整体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与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8.66±0.59)显著低于对照组(13.21 ± 2.77),BI评分(79.52 ± 11.75)显著高于对照组(61.13 ± 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75%vs.7.50%,P>0.05).结论 依达拉奉、恩必普联合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8h内的ACI患者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8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以治疗第21天NIHSS和ADL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1d后治疗组、对照组NIHS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AD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是一种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6.
张仁荣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25-26,28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均为39例,均使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变化和NDS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依达拉奉治疗15d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NDS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依达拉奉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而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发病72h和治疗后7d、14d患者血清中SOD、MDA和NSE的变化。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后患者血清SOD升高、MDA和NSE减少,于发病72h和治疗后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降低羟自由基水平,保护癌细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TCD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与单用奥扎格雷钠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别.方法 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4 d应用TCD观察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应用TCD,为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疗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自由基清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14、3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第30天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时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第30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和69.6%(P〈0.05)。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