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胖患者静脉看不清 ,皮下脂肪多 ,血管深度不好掌握 ,易导致静脉穿刺输液失败。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对此有以下的体会 ,现报告如下。1 静脉穿刺或注射失败的原因1.1 穿刺时进针角度不妥 ,倘若进针角度太小 ,不易刺入血管 ,致穿刺失败。1.2 穿刺技术欠佳 ,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1.3 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多 ,血管不易看清 ,穿刺时易刺入皮下组织 ,或者稍用力 ,易穿通静脉而导致穿刺失败。2 护理对策2 .1 位置较深且较固定的静脉 ,肉眼不易看清者 ,不可随意乱刺 ,必须了解静脉的走行 ,摸准后 ,用右手食指指甲在患者血管的正上方做一个小“X…  相似文献   

2.
我院护理部自 2 0 0 2年 4月~ 6月 ,举办了静脉穿刺百次成功率竞赛活动 ,共有 6 3人参加了竞赛 ,累计静脉穿刺6 30 0次 ,一次成功 6 0 6 2次 ,平均静脉穿刺成功率达 96 2 % ,穿刺失败 2 38次。笔者有幸参加了全部的静脉穿刺考核过程。现就静脉穿刺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改进对策。1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1 1 主观原因 :1 1 1 穿刺部位和血管选择不当 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是选择最佳的部位和血管。有的护士不重视血管的选择 ,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选血管 ,在骨隆突、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血管硬化滚动、血管弯曲等部位进行静脉…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临床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穿刺是医护人员的一项常规技术操作,能否准确及时的一针见血,这对于疾病的治疗事关密切,尤其是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极为重要。如何选择静脉进针位置,运用娴熟的技术,是确保一次成功的关键。1血管的选择,进针角度与深度的测试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笔者所接触患者的年龄、病种、病情各异,需要静脉给药治疗的疾病甚多。合理的选择血管,正确的掌握进针角度与进针深度,是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的重要环节,但在血管的选择与静脉穿刺技术的应用又受到患者年龄、体征与病情的制约。1.1高龄人皮下脂肪少,血管弹性差,静脉质地脆,易滑动,加之老年人活动量逐渐减少,血管明显变细不易暴露,如此势必给医护人员在选择血管和穿刺时造成一定的困难,故进针时用力不可过猛,以免穿透血管。1.2对于肥胖的高龄人,其皮下脂肪厚,血管隐伏较深,在选择血管时,最好选择手足处浅静脉,因此处血管位于皮下较浅,容易确定,易操作,但在静脉采血化验及四肢浅静脉穿刺时,应选择肘正中静脉为宜,该项静脉较为粗大,有些位置较深的血管,需准确的确定血管,当肉眼看不清的就以左手食指摸试,以确定血管的位置和进针的角度,此时,进针位置宜离血管近些,大约35°角,进针深度为针的二分之一。1·3对于形体...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具有易固定、保留时间长、减轻患儿痛苦等优点,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对68例麻疹患儿静脉留置针应用及观察,总结了使用中失败原因:①穿刺失败血管选择不当、见回血后针柄固定不当、因穿刺角度不当使外套管不能随钢针一起进入皮肤。②套管针脱落由于胶贴固定不牢,患儿在睡眠中翻身时被被褥撕脱、患儿在烦躁哭闹中由于看护不当,患儿自行抓脱或两脚对搓掉、患儿出疹发热出汗多,使胶贴失去粘性,没及时加以固定,导致套管针脱出。③封管方法不当封管液推入太少或留置针处的夹子没夹到最底。处理方法:穿刺部位选择部位时应避开皮疹密集处,应选用较粗的静脉和较细的静脉留置针。我们多选用大隐静脉、头皮静脉、颞浅静脉等。避开关节处,关节处穿刺者输液时置针肢体易取外展位、穿刺方法要正确、予麻疹患儿做穿刺,最好两人操作,加强固定,争取患儿及家属积极配合、运用正确的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是临床护理操作中常见问题 ,但平时考虑较多的是技术上和小儿生理上的原因而忽视了护士的心理因素 ,本文从心理角度探讨了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以及对策。1 心理原因1 1 焦虑、恐惧心理面对患儿的血管暴露不好、婴儿血管较细、患儿哭闹不配合或者以前有穿刺失败的经历 ,使许多护士尤其是刚从学校毕业和实习的护士 ,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害怕失败 ,潜在的焦虑不安更易造成穿刺失败。1 2 紧张心理紧张心理是穿刺失败最常见的心理因素 ,由于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就要求护士能一针穿刺成功 ,一旦失败…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婴幼儿周围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方法对周围静脉置管的患儿,采取2人以上人员配合,助手协助配合穿刺置管,穿刺部位血管两端皮肤固定,注重进针位置、角度及送管时的配合。结果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尤其是婴儿一针置管成功率达到91.4%。结论注意穿刺部位的血管固定方法,注重进针位置、角度及送管时的配合,可以明显提高婴幼儿周围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婴幼儿周围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方法 对周围静脉置管的患儿,采取2人以上人员配合,助手协助配合穿刺置管,穿刺部位血管两端皮肤固定,注重进针位置、角度及送管时的配合。结果 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尤其是婴儿一针置管成功率达到91.4%。结论 注意穿刺部位的血管固定方法,注重进针位置、角度及送管时的配合,可以明显提高婴幼儿周围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造成的不良后果,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采取预防及处理措施.现就此探讨如下. 1 静脉外渗的预防 1.1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避开关键部位,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头,进针前对比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取自然放松法,操作者以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减少血管滑动,对血管充盈度好的患者,可加大进针角度,以35°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针尖压住血管时,针体角度再抬高25°快速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徐徐进入少许,用胶布固定.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工作过程中,行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时,并发症时有发生,处置不当会影响治疗的有效进行,因此,应积极地加以预防。1皮下淤血或血肿穿刺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往往容易使针头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淤血或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轻、快、稳、准,依据不同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过少,固定不牢固,病人躁动不安等原因,可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因此,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妥善固定针头,嘱病人避免肢体过…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治疗和抢救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能快而准地使病人得到治疗,笔者在多年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如:进针角度的选择、较佳的排气和更换输液管法、皮塞渗漏、头皮针软管渗漏的补救方法和反向静脉的选择、拔针后的处理和静脉炎的治疗等。现总结如下:1 进针角度的选择静脉藏于皮下组织或真皮皮层,穿刺针头必须通过表皮才能进入血管,而表皮痛觉特别敏感。要减轻病人的痛苦,应找出和掌握最佳进针角度和方法。教科书中是静脉穿刺角度为20°,针尖斜面向上进入皮肤再找血管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穿刺部位、静脉条件、个体差异而来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浅谈静脉留置套管针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及经验.方法 进针角度以15°~30°为宜,见有回血时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1~2 mm,右手固定针芯,送外套管,套管送入血管后,松开止血带,退出針心.结果 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刺破血管.结论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经验,对患儿进行观察、分析,从中得出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保留的失败原因、常见的并发症,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不断完善了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桂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5):I0004-I0006
目的探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16例失败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动导管失败的原因有护士方面的因素、病人方面的因素及导管选择不当三方面因素,护士的不良心理状态、技术不熟练、选择血管不当及操作技巧欠缺;病人紧张、血管痉挛、血管状况差;选择导管类型与血管不匹配均可导致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失败。结论通过加强医患沟通、进行操作技术培训、掌握操作技巧、慎重选择血管及导管可提高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在输液中两种不同静脉穿刺进针方法对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清醒的静脉穿刺患者100例,同体左右侧手背部相同部位进行静脉穿刺,专人操作.选取相同头皮针,单日左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方法即先扎止血带,叮嘱患者握拳,针刺部位常规消毒,输液护士一手拇指在血管远端固定,另一手将针头斜面向上,与针刺部位保持15~30°夹角,从静脉一侧刺入并沿静脉走向刺入静脉,出现回血后将针头稍作推进,最后进行固定.双日右手(观察组),采用自然法于针刺血管上方约6 cm的位置扎止血带,叮嘱患者尽量保持手部放松,手背向上,输液护士将输液针头斜面向左,与皮肤呈20度角从静脉上方刺入皮下,沿静脉走向刺入静脉,出现回血后将针头稍作推进,然后固定.结果 自然法进针比传统法进针成功率高(P<0.05),自然法进针较传统法进针疼痛度低(P<0.01).结论 改进后的自然进针穿刺方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但常由于穿刺不当或拔针后处理不妥,致使病人局部皮下淤血,不但给病人增加痛苦,而且还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为了减少静脉输液穿刺后的皮下淤血,保护好静脉,并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现将预防穿刺后皮下淤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心里素质和过硬的穿刺技术穿刺前,首先要取得病人的合作,充分了解病人的血管特点和解剖位置,掌握穿刺原则和基本手法,做到稳、准、轻,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要沉着,要充分选择好血管,不盲目进针,动作要轻柔,进针后针头不可在皮下多次进退及左右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护生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以便找到适当的对策,从而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作者选取最近2年所带护生进行静脉穿刺失败病例200例,详细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相应对策。结果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有操作技能问题、输液固定不当、血管选择不适合、心理因素以及其他混合因素而导致穿刺失败,主要为操作技能问题。结论实习初期操作技能是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故应着重加强护生的技能训练,正确引导,同时护生自己应调整好心态,快速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以适应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的浅静脉穿刺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临床最常用的常规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老年人浅静脉穿刺,存在一针成功率不足。因此针对血管不同状况和部位,而采取的进针角度也应因人、因机体当时状况而异。作者对多年住院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后实施静脉输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浅谈门诊儿童静脉输液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性操作也是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但在给患儿静脉输液时,常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输液失败,这不仅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给笔者的工作带来许多的不便。本院门诊从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对750例患儿进行静脉输液观察,其中失败86例,失败率达11.47%。现就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6例患儿中,男39例,女47例,年龄1~12岁。上呼吸道感染48例,扁桃体炎20例,支气管肺炎15例,外伤感染3例。其中重复穿刺1次55例,重复穿刺2次21例,重复穿刺3次7例,重复穿刺4次3例。2讨论2.1护士技术方面原因分析及对策2.1.1选择针头不妥2.1.1.1原因①患儿年龄虽小但较胖,脂肪层厚血管深,静脉穿刺选用的是421号或5号针头,结果因针头太短不能到达血管;②患儿年龄虽大但血管浅而细,静脉穿刺选用的是621号或7号针头,结果因针头比血管粗而穿破血管。2.1.1.2对策随时备好各种型号的头皮针(421号、5号;521号、6号;621号),穿刺前先查看患儿血管情况,根据胖、瘦,血管深、浅、粗、细选择合适的针头。2.1.2穿刺速度、角度不当2.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行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探讨,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方法临床肿瘤科病人静脉穿刺800次;外科病人静脉穿刺3800次;康复科病人静脉穿刺200次的静脉输液操作实践,观察患者静脉穿刺后疼痛的程度,分析静脉穿刺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感觉疼痛程度小,静脉穿刺相关因素与选择血管部位、穿刺的方法、进针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结论总结静脉穿刺的技巧,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减少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使临床静脉输液技术提至一个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疾病和急救的基本手段,是护理工作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穿刺的成功与有无疼痛是患者与护士关注的焦点。通过对200例次护士实施静脉穿刺操作进行现场观察,分析浅静脉难度情况、血管显露方法,扎止血带时间、进针时间各个细节,探讨浅静脉血管显露方法和如何运用最佳的进针手法达到无痛穿刺,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笔者经临床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浅静脉血管显露方法、简易无痛静脉穿刺及拔针技巧,临床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莫海丽 《黑龙江医药》2012,25(1):172-173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急门诊输液室的重点及难点之一.备皮又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尤其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部位的备皮,常因毛发影响胶布的粘贴,导致固定失败,为了提高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充分暴露视野,应剃除进针部位周围约3CM处皮肤的毛发,避免受损,感染囟门和骨隆处皮肤.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备皮刀为普通剃须刀或一次性备皮刀,刀口锐利,刀口缺乏保护,在操作中常易损伤患儿的皮肤,给患儿带来不良损伤,甚至引发护患纠纷,给医护人员造成极大的心里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