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应用历史悠久,也是中医临床治病的重要手段,而中药资源有相当比重来源于野生资源。由于对野生中药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其可持续发展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该文针对四川中药资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基于四川中药资源发展的特点,提出了适合该省中药资源发展的运行措施,为推进四川省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熊胆背后     
近日,微博频频曝光的“活熊取胆”事件引发了业界关于中药野生资源话题的热议.随着用药需求逐年递增,中药野生资源枯竭的问题愈发严重. 中药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的问题积弊已久,利益链条环环相扣:一些有临床需求的药品没有流通到患者手中,而是持续在市场上被哄抬价格;而另一些并不是临床必需品的野生药材,因被“虚构”出很多功效,导致群众盲目跟风、资源利用过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推进彝良县中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中医药管理局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国家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和<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对彝良县所属15个乡镇代表区域开展调查.结果 初步查明现有药用植物资源112科、297个属、408种,其中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共有55科87种.结论 自第3次中药资源普查以来的20多年间,彝良县野生中药资源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少数野生名贵中药资源趋于稀缺状态.开展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研究,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加强中药野生资源保护刻不容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国的资源既是总量大国,又是人均贫国,加上长期以来受"地大物博"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严重缺乏资源忧患意识,对天然资源疏于管理或措施不力,致使资源状况十分严峻.当前中药野生资源的状况更为严峻,许多野生资源处于严重枯竭状态,药源不足使中医药的持续发展日益受到严重制约.由于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所以加强中药野生资源保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目前野生中药材资源逐渐减少,有的品种甚至资源枯竭,中药栽培品种逐渐增多,解决了部分中药的短缺问题,保证了临床用药。但是由于改变了所栽培中药原有的生长环境,水、肥料等比较充足,生存条件好,生长较迅速,与野生中药材比较,一些栽培药材的性状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有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上海医药》2009,(1):43-43
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秘书长周福成近日在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成都论坛上指出,药材资源无序地过度开发,资源蕴藏量不同程度地持续下降,已使生物多样化遭到破坏,因此保护中药药材资源刻不容缓。据介绍,我国中药和民族药工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药材资源主要依靠野生药材。600余种常用药材中,纯依赖野生药材资源的占400多种,人工种养的品种占200种,  相似文献   

7.
中药收购,点多面广,经营品种不一,即有国家禁止在中药专业市场销售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的保护品种,也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的毒性中药材。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防止毒性药品造成社会危害,以及保护林木和野生药材资源,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中药材收购应纳人许可证管理范围。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业》2008,17(14):7-7
据新华社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发布的《含濒危药材中药品种处理原则》明确规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对含濒危野生药材的中药品种进行技术评审时,将严格限制濒危野生药材在中成药生产中的使用,以加强对濒危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原则.对含有天然麝香、熊胆、豹骨(虎骨)、象牙等濒危野生药材的品种,不批准已有国家标准中药的改剂型及仿制,并严格限制含以上濒危药材的新药注册申请;对含有熊胆粉、羚羊角、穿山甲、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等药材的品种,除原药品生产企业的改剂型外,  相似文献   

9.
王晓琨 《首都医药》2011,18(17):24-25
近年来,我国野生药材资源急剧减少。冬虫夏草和天山雪莲现今屈指可数,西陵知母和野生银柴胡多年前已寥寥无几,浙江的杭白芷10多年前就在市场上消失殆尽,雅连和云连在上世纪80年代的药材市场上就已濒临绝迹。如今,随着中药材价格疯涨带动野生药材的过度开采,以及百姓盲目乱吃野生药材的狂热,野生药材资源日渐枯竭,中华民族沿用了数千年的野生药材资源究竟还能坚持多久?不久的将来,急需野生药材治病的患者会不会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的前景不免令业内人士担忧。日前,记者采访了著名中药专家翟胜利、李京生,国家级非物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学模型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赣申 《天津药学》2003,15(2):41-42
目的:解决中药资源、特别是可再生的野生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方法:采用数学模型对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当中药资源存量为生态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存量的一半时,中药资源的再生量为最大。结论:只要中药资源的利用量等于或小于中药资源的再生量就可以做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只有当现有存量为最大存量的一半时,才可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用量。  相似文献   

11.
胡丽  张文生 《中国药房》2009,(3):161-163
目的:探讨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制约当前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中药资源短缺矛盾的经济学模型。方法:利用资源经济学基础模型,以大宗中药材甘草为例,分析可持续利用模型下野生中药资源的最优年采挖量和储蓄量,再进一步对比考虑生态效益条件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价值。结果:肯定了在将生态效益纳入考察评价范围之后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积极效应,在考虑未来资源价值时也应将生态效益作为一项效益指标来考察。结论:生态效益是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考察因素。  相似文献   

12.
柳鑫  黄河  黄璐琦  吴和珍  杨艳芳 《中国药师》2014,(10):1691-1695
目的:调查我国现有黄连资源状况和近年来黄连药材市售品种情况,为黄连的资源保护和品种整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委托调查和访问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由于多年来环境的变迁,以及20世纪末对黄连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黄连野生资源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资源蕴藏量急剧减少,尤其是野生雅连、云连,资源已濒临灭绝。全国市场上的主流商品为味连,云连次之,云连在其分布区(云南)的小规模医疗诊所以及药材市场中常见,未见雅连商品药材。结论:为了稳定黄连市场的供求关系,确保药农利益;进一步提高黄连的生产技术,确定栽培区域和适宜栽培品种,确保黄连药材质量,国家应重视黄连资源的变化情况,应进一步加大野生黄连资源的保护力度,确保黄连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合理指导黄连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浙江省珍稀重点保护畲药地金桔的药用情况及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法、访问调查法、野外调查法等相结合,对畲药地金桔在浙江省内的传统药用情况、开发利用情况及野生资源的地理分布、资源特点等进行调查。结果 地金桔作为畲族民间常用青草药沿用至今,疗效确切。其野生资源蕴藏量逐渐减少,浙江省内仅部分山区零星分布或极少见。结论 地金桔有综合利用的基础,加快完善其质量标准,加强其资源保护、合理的开发利用,具有医疗、保健、生态与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藿香在冀南辖域的野生分布资源及其品质状况,对该地区藿香野生资源进行调查与品质分析。方法:按照国家中药资源普查设定的普查方案和样地,开展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普查,采集标本、鉴定品种,统计记录,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鉴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藿香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与结论:冀南辖域涉县、武安市蕴藏丰富的藿香野生资源;野生藿香中所含化学成分齐墩果酸、胡薄荷酮的含量较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药种质资源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述了建设中药种质资源库意义和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以道地药材为龙头,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统为平台,以珍稀淑危中药原植物为重点,利用中药产业的力量来构建中药种质资源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查清大金山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方法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整理相结合,并应用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归类整理。结果发现大金山有药用植物91科217种。结论既为大金山的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又为中医临床用药寻找到新的药源。  相似文献   

17.
历代本草有关九香虫的记载较多,但描述较为简略,且部分混淆品与其形态相似,导致目前九香虫商品品种混乱,需要深入开展九香虫的本草考证.目前九香虫野生资源骤降,人工养殖规模尚未形成,亟待寻找新药源.本文通过查阅历代中医药典籍、炮制规范,结合现代研究,对九香虫的名称、基原、性味归经、主治功效、炮制沿革进行系统的考证,对九香虫混...  相似文献   

18.
19.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安国药市实习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对实习教学的要求,结合安国市丰富的实习资源建立了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安国药市实习体系。该实习体系主要包括药市信息与资源调查实习、药用植物实习、中药鉴定实习和安国道地药材栽培实习。  相似文献   

20.
To clarify the feasibility of medicinal use of the cultivated Glycyrrhiza resources, the equivalency between the G. uralensis roots cultivated in eastern Nei-Meng-Gu of China and medicinal licorice (Glycyrrhizae Radix, Gancao in Chinese and Kanzo in Japanese) was examined. The HPLC fingerprint including glycyrrhizin (GL) of the cultivated root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medicinal Gancao, bu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n-medicinal Xinjiang-Gancao (Shinkyo Kanzo in Japanes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cultivated roots and two medicinal Gancao was confirmed quantitatively by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HPLC-7-peak-area data. Moreover, the 4-year-old adventitious roots conformed to the five standards described in the Japanese Pharmacopoeia XIV (JP XIV). The 4-year-old adventitious roots had similar pharmaceutical properties to those of medicinal Dongbei-Gancao (Tohoku Kanzo in Japanese) as determined by examining IgE-mediated triphasic skin reaction in mice and pharmacokinetic profile of glycyrrhetic acid, an anti-allergic metabolite of GL. The present pharmaceutical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4-year-old adventitious roots of G. uralensis cultivated in eastern Nei-Meng-Gu of China are comparable to medicinal Gancao conforming to the JP XIV, and may be a potential medicinal source to compensate for the insufficiency of wild Glycyrrhiza plants caused by collection restric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