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聚财  王杰  康春梅 《安徽医药》2024,28(1):114-118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成像(RUSI)生物反馈脊柱稳定训练对慢性腰肌劳损(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CLMS)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就诊的74例CLM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RUSI生物反馈脊柱稳定训练,对照组给予脊柱稳定训练。于治疗前后观察病人多裂肌厚度[静息时(T0)、收缩10 s(T1)、收缩20 s(T2)、收缩30 s(T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生活质量(SF-12 MCS和SF-12PCS)。结果 干预后两组病人T1、T2、T3时的多裂肌厚度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T1[(27.93±2.60)比(25.35±2.14)mm]、T2[(27.11±2.13)比(24.89±1.89)mm]、T3[(24.36±2.86)比(26.85±2.93)mm]时的多裂肌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周后两组病人VAS和ODI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  相似文献   

2.
周方  朱秀华  陆飞  赵秦  苏清伦 《江苏医药》2021,47(2):154-158
目的 观察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对颈脊髓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功能及拔除气管套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纳入52例颈脊髓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POWERbreathe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ED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吸气压(MIP)和膈肌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FEV1[(63.86±16.18)%vs.(54.17±14.15)%]和MIP[(66.43±13.15)%vs.(55.94±14.43)%]较高(P<0.05),膈肌移动度大[(3.27±0.17)cm vs.(2.80±0.22)cm]和膈肌厚度[(3.29±0.53)cm vs.(2.84±0.48)cm]较大(P<0.05),拔管时间较早[(22.46±4.43)d vs.(26.35±4.11)d](P<0.05),拔管率较高(80.77%vs.53.85%)(P<0.05).结论 EDP联合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可以更好的改善颈脊髓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缩短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自然分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采用经阴道四维超声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5例自然分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5例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经阴道四维超声成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静息状态下、Valsalva动作状态下盆底功能指标。结果静息状态下,两组肛提肌裂孔面积、长度及右侧、左侧肛提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状态下,观察组的肛提肌裂孔面积(23.57±1.47)cm2大于对照组的(19.41±1.32)cm2,长度(6.42±0.34)cm长于对照组的(2.68±0.23)cm,右侧肛提肌厚度(6.97±0.53)mm、左侧肛提肌厚度(5.40±0.32)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9±0.96)、(7.45±0.8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给予经阴道四维超声成像检查肛提肌裂孔面积、长度及右侧、左侧肛提肌厚度,能够为患者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初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经阴道分娩、并于产后6~10周接受经会阴四维超声检查的初产妇10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 58例发生SUI者为病例组, 年龄(29.00±3.88)岁;50例未发生SUI者为对照组, 年龄(28.28±4.37)岁。两组产妇均接受会阴四维超声检查, 比较两组产妇在静息、缩肛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结构参数,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评估各参数在SUI中的诊断效能。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两组产妇在静息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裂孔周长与肛提肌在肛门括约肌水平的厚度、肛提肌面积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在缩肛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裂孔周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在缩肛状态下的肛门括约肌水平肛提肌的厚度、肛提肌面积分别为7.5(7.0, 7.9)mm、(10.98±1.79)cm2, 对照组分别为8.4(8.0, 8.6)mm、(11.90±...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带角膜厚度测量功能的非接触型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NONCON ROBO SP-9000型非接触内皮显微镜(KONAN公司)和UP-1000A型超声测厚仪(NIDEK公司)对76人152眼的角膜中央厚度进行测量.结果:非接触内皮显微镜测量角膜中央平均厚度为(551.36±34.23)μm,超声测厚仪测量的角膜中央平均厚度为(550.41±33.84)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角膜厚度测量功能的非接触型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两者在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结果比较一致.当临床上两者测量值出现较大差异时,需要重复两种检查方法以获得可靠的角膜中央厚度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厚度对鉴别早期异位妊娠与早早孕的价值.方法 选择宫内未形成孕囊的早早孕者23例(A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28例(B组),经阴道超声分别测量其子宫内膜厚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子宫内膜厚度比B组增厚[(15.26±0.74)mmvs.(7.79±0.72)m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排除早期异位妊娠时,子宫内膜厚度可作为鉴别早期异位妊娠与宫内未形成孕囊的早早孕的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王丽  符小艳  王碧文  张敏  陈银 《河北医药》2016,(10):1475-1477
目的 研究超声检查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晚期患者子宫下段连续性及阴道分娩结局的价值.方法 19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组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阴道超声检查.观察2组患者的子宫下段厚度、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子宫下段显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子宫下段厚度均随瘢痕分级的增加而变薄,但观察组瘢痕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缩宫素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阴道分娩人数均高于剖宫产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阴道分娩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部联合阴道的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检测妊娠晚期患者瘢痕子宫下段的肌层状态,了解患者的瘢痕愈合情况,为临床上提供是否能经阴道分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我院行甲状腺癌手术患者68例(102个结节)均在术前行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在术后经病理证实.比较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度88.73%,特异度86.36%,准确率88.67%;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度75.61%,特异度91.8%,准确率85.29%;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度91.67%,特异度96.88%,准确率95.1%.同常规超声或超声弹性成像比较,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及分析在子宫肌瘤诊断期间采取经腹和经阴道超声的效果以及应用的作用.方法 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展开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方法的检查,将结果同单独应用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本研究中的全部患者采取经腹部超声检查以后,诊断正确的病例为74例,共涵盖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宫颈肌瘤和阔韧带肌瘤分别为48例、8例、10例、6例、2例,诊断正确率为67.27%;对于全部的病例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查以后,诊断正确患者为101例,其中包括了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分别为61例、17例、10例、11例、2例,诊断正确率为91.82%.同采取经腹部超声检查的结果相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正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取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得到的诊断正确病例数为110例,正确率100.00%,同另外2种单独应用检查方法的结果相比较,诊断正确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诊断子宫肌瘤期间,采取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共同检查的举措效果更理想,同单独应用2种检查手段相比较,可以获取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孔岩  陈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52-2754
目的 应用经胸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与冠心病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是否有冠心病分为有冠心病组(简称冠心病组,46例)和无冠心病组(简称对照组,34例),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亚组(24例)、多支病变亚组(22例).采集研究对象经胸超声图像,于心脏收缩末期,左心长轴切面测量右室游离壁前方的EAT.并将其与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血脂水平、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的EAT[(8.85±1.44) mm]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6.86±1.09) mm]及对照组[(4.58±1.12)mm](均P<0.01);EAT与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明显相关(P<0.05).经均衡年龄、血糖、血压等其它危险因素后,EAT仍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394,95%CI:1.700~17.112,P=0.004).结论 EAT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