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正>橘皮又称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自《本经》以橘柚之名收载后,即存在橘柚基原的争议和讨论;在炮制应用上,橘皮有去白(内果皮)与不去白之别,至宋元时橘皮去白又称橘红,于是有了橘红的品名;清代出现的化橘红,本来是以化州橘红为道地品,但应用中又以柚皮制作充用,直至今日化橘红即演变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果皮。中药品种的发展演变往往情况复杂,容易产生混淆和误解,因此深入研究橘皮、橘红及化橘红药用品种历史沿革中的演变情况,有利于在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橘红梨膏的质量标准进行修订.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橘红梨膏中化橘红和五味子进行鉴别.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法简便、可靠,可用于橘红梨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化橘红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化橘红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化橘红中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正毛化橘红和副毛化橘红的多糖含量有差异。结论:本研究为评价化橘红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永刚  吴灏  李沛波  彭维  苏薇薇 《药学研究》2022,41(11):747-750
化橘红是化州道地药材,现行版药典规定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 (L.) 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本文查阅历版药典、相关法规和爱默生数据库中与化橘红有关文献,加以分析,考究其药食同源性。得出结论,化橘红应用历史悠久,《普济方》阿胶饮子方中有“化橘红”,是目前查阅到的最早使用“化橘红”为名字的确切文献记载,据此推算,“化橘红”作为比较固定的药名出现,最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化橘红是一种具有安全性高、良好保健作用的药食同源中药材。  相似文献   

6.
饶丽芬  黄绮韵  王艳慧 《今日药学》2022,(11):817-822+829
目的 对中药化橘红质量评价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等进行文献检索,并查阅相关中医古籍,从传统评价和现代质量研究两个方面总结和归纳中药化橘红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结果 化橘红的传统评价强调产地,质量评价主要为外观性状,以密被茸毛、气芳香醇厚者为佳;现代研究表明品种、产地、采收期、树龄、加工方式等均会对化橘红质量产生影响,尤其是品种、产地、采收期和加工方式。结论 化橘红的质量评价研究取得较好的进展,但化橘红道地性的基础研究仍有不足,建议后续系统研究道地性与化橘红物质基础、有效性、安全性的关联,为合理开发化橘红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以提高道地化橘红品种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化洲橘红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化洲橘红 ( Citrus grandis Osbecks. vartomentosa Hort.)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改进柚皮苷的提取工艺 ;利用溶剂提取和柱层析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 2个化合物 ,分别确定为柚皮苷 ( naringin)和野漆树苷( rhoifolin)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化橘红抗酒精性肝损伤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获取化橘红的有效成分以及成分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TTD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基因信息,借助韦恩图选取活性成分靶点以及疾病靶点基因的交集获取化橘红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并采用Cytoscape软件得到核心靶点网络图;最后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基因百科全书(KEGG)分析,利用AutoDock Tools进行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得到10个有效成分、98个成分靶点基因和1 531个疾病靶点基因,两者取交集后获取67个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最终得到肿瘤蛋白p53(TP5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转录因子AP-1(JUN)、蛋白激酶B1(AKT1)5个核心靶点。GO分析和KEGG分析分别获得过氧化物酶体等50条目和脂质、动脉粥样硬化等20条信号通路。结论 化橘红可通过多个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发挥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进而抑制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对化橘红的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将加水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作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蒸馏时间是化橘红挥发油提取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浸泡时间,加水量为最次要因素。结论化橘红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浸泡2h,蒸馏5h。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不同果龄和果径的化橘红中柚皮苷的比较分析,确定化橘红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果龄和果径化橘红中柚皮苷含量。结果:化橘红中柚皮苷含量随果龄果径增长而递减。结论:化橘红最适宜的采收期为果龄在45~60d,柚皮苷总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化橘红的胶束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化橘红的胶束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固定相为聚酰胺薄层,流动相为2.0%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盐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0:0.1),将展开后的薄层在紫外光254nm下成像,通过薄层色谱成像系统转换成指纹谱图。结果在拟订的条件下,可以确定有5个峰为化橘红的指纹峰,各峰的Rf值分别为0.03,0.12,0.22,0.29,0.42。结论该胶束薄层指纹图谱可作为化橘红质量控制与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对化橘红的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将加水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作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蒸馏时间是化橘红挥发油提取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浸泡时间,加水量为最次要因素。结论化橘红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浸泡2 h,蒸馏5 h。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化橘红生源化州柚与柚的植物形态及加工饮片性状和显微特征,为区别化州柚与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原植物及加工药材,进行植物形态学及显微结构的研究。结果:化州柚与柚在树高,柑果果径大小,幼枝、叶面及柑果表皮是否被绒毛,显微构造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易于区别。结论:通过化州柚与柚的生药学研究,为其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同一产地条件下和相同果龄毛橘红与光橘红中柚皮苷的含量差异,为确定道地化橘红生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品种化橘红柚皮苷的含量.结果 同一产地条件和果龄均为39天,毛橘红柚皮苷含量平均值为11.73%,RSD/%=1.54%,光橘红柚皮苷含量平均值为7.75%,RSD/%=1.22%,毛橘红柚皮苷含量为光橘红的1.51倍.  相似文献   

17.
高宾  郭淑珍 《首都医药》2010,17(13):35-35
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为较常用的中药。临床习惯称化州柚为“毛橘红”,称柚为“青光橘红”,始载于《本草纲目》,均为栽培。  相似文献   

18.
周游  江苏 《家庭用药》2014,(2):50-50
每当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变化异常,时冷时热,我的“老朋友”——咳嗽、咳痰、气喘总会如约而至。尤其是清晨和夜间,一阵阵的咳嗽,带出大量痰液,有时甚至痰中带血,伴有气喘,不仅影响了我的晚年生活,也给我的生活社交活动带来了精神压力。这是我多年来未解决的“心头大患”。  相似文献   

19.
化橘红中香豆素类成分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化橘红中香豆素类成分进行薄层色谱分析,建立能区别不同品种化橘红药材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以佛手内酯和异欧前胡素为对照品,建立10个样品的TLC指纹图谱。结果不同品种化橘红的图谱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化橘红药材的质量控制与鉴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9):40-43
目的探讨化橘红提取物(extract of exocarpium citri grandis)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心肌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化橘红高、中、低剂量治疗组、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治疗组(每组各15只),正常大鼠15只作为正常对照。观察不同剂量化橘红口服10、20、40mL/(kg·d)治疗对心肌结构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结构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p 38 MAPK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脏组织心肌凋亡增多,HE染色可见心肌肥大、胶原沉积,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显著;化橘红干预组能减轻心肌凋亡、心肌肥大、胶原沉积等,同时能明显抑制p-p38 MAPK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论化橘红能防治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结构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