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重度吸人性损伤早期救治的方法。方法对76例中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实施“四早”救治方案,即:早期气管切开;早期充分给氧;早期气道湿化、灌洗;早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结果中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应用“四早”救治方案后。显著地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结论对中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按“四早”方案进行救治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 选择中重度吸入性损伤76例,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死亡原因。结果 76例中治愈57例,死亡19例。结论 吸入性损伤的死亡原因多为急性中毒菌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消化道出血等。治疗上在诊断明确即早期行气管切开,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气道冲洗,解痉药物使用,加强抗生素应用,适当增加补液量,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翻身拍背,对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金凤 《淮海医药》2001,19(3):191-192
目的 通过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分析,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方法 选择1993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吸入性损伤患75例,对其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5例中治愈51例,死亡14例。结论 应重视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注意早期气管切开,保持气道湿润通畅,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患者吸入性损伤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0年12月共174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4例吸入性损伤管切开的患者,轻度和重度组气管切开时机分别为伤后27.6h,18.6h和12.7h;拔管时间分别为术后13.8d,14.7d和18.7d,病死率为3.3%、5.8%和40%。结论:对密闭环境下头面部深度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可适当放宽气管切开术的指征,伤后24h内行气管切开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氧乙烷(EO)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增塑剂、润滑剂、乳化剂、仓库煎蒸剂、乙醇胺、乙二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合成洗涤剂等,此外,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消毒灭菌功能.  相似文献   

6.
环氧乙烷(EO)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增塑剂、润滑剂、乳化剂、仓库煎蒸剂、乙醇胺、乙二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合成洗涤剂等,此外,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消毒灭菌功能,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同时EO是一种具有挥发性、腐蚀性及毒性的有害物质,使用不慎可导致烧伤和中毒.本院于2006年5月-2008年6月收治急性EO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6例.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病例报告:女,49岁。1992年8月30日因汽油火焰烧伤周身,伤后1.5h入院,当时,神志清,烦躁,口渴声嘶,心率120/min,呼吸28/min,血压6.67/0kPa,四肢末端发凉,指(趾)甲大部分脱落,全身除头顶及中腹腰带部分皮肤正常外,均被烧伤,诊断:特大面积烧伤,总面积97%,Ⅲ度94%;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与失败教训。方法:回顾性总结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如:在积极补液防治休克,抗感染及预防内脏并发症,积极封闭创面的同时,不放松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对吸入性损伤诊断明确后即行吸氧,雾化吸入;湿化气道;气管切开术;冲洗气道分泌物;呼吸机应用;皮质激素短期用于肺水肿或严重支气管痉挛时,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治疗措施。结果:本组50例中,痊愈出院42例,治愈率80.4%,中途出院6例,死亡2例。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气管切开指征应适当放宽,减少并发症,抓早抓好各项治疗措施,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此类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入性烧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的最佳时机和可行性,以提高吸入性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2013年吸入性损伤治疗过程中行气管切开术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行气管切开手术不同时机将患者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72例)和紧急气管切开组(14例)。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在烧伤后(5.12±2.21)h行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组在烧伤后(23.24±2.36)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相关生命指征、呼吸频率及预后情况。结果预防性气管切开组PaO2、SaO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紧急气管切开组手术前后PaO2、SaO2、呼吸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PaO2、SaO2、呼吸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气管切开组病死率低于紧急气管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烧伤中重度患者及早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吸人性损伤是呼吸道粘膜受热力、化学物质的作用,导致粘膜损伤、坏死、水肿,其后果是呼吸道通气受阻,是烧伤患者的死亡主因。气管切开术,对吸人性损伤是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可以解除喉头水肿导致的气道受阻,改善通气,有利呼吸道分泌物、灰尘、坏死脱落粘膜的清除,但也增加了病人痛苦和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早期综合救治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吸入性损伤患者共35例,入院后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入院后用生理盐水4ml+氨溴15mg+异丙托溴氨500u行超声雾化,特别对于面颈肿胀明显的深度烧伤患者早期应用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10mg静滴,3~4d后停用;对照组10例,行常规超声雾化及甘露醇125ml静滴。对12例中度或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行气管切开,预防性气管切开组10例;紧急气管切开组3例,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实施手术时间为伤后(4.51±3.02)h,紧急气管切开组为伤后(36.37±3.89)h。结果:治疗组25例,治愈24例,死亡1例,治愈率96%;对照组10例,治愈8例,死亡2例,治愈率80%。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疑有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患者应及早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尽量避免紧急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2.
罗文亮  吴自忠  马玲妹  张学宏 《江西医药》2009,44(11):1088-1089
目的总结烧伤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1978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烧伤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死亡率较高(43.2%)。结论预防性气管切开可提高救治成功率.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仍是临床救治难点。  相似文献   

13.
张嘉  马克娴 《云南医药》1998,19(5):F003-F003
吸入性损伤是影响烧伤早期死亡率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998年3月我科治愈1例小儿火焰烧伤头面、颈、双下肢39%,其中Ⅲ度14%,深Ⅱ度25%,合并吸入性损伤。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儿常某,男,3岁。因蚊帐着火致伤,伤后10小时入院,入院时神志不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统计96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气切”后护理并发症的临床发病情况和护理对策。结果本组96例,死亡41例,死亡率42.71%;行“气切”术75例,其中行呼吸机辅助呼吸35例;“气切”术后发生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27例(31例次),其中11例死亡与护理有关。结论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高。强化气道管理的重点是:防范气道阻塞、套管脱落和肺部感染,加强口腔护理,重视气道灌洗,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15.
【例1】男,36岁。因全身多处火焰烧伤伴呼吸急促2小时入院。入院时意识尚清,全身多处呈焦痂样,呼吸急促,自觉胸闷。查体:心率130/min,呼吸32/min,脉搏氧监护示氧饱和度92%,四肢末梢皮温低。经急诊行气管切开术、放置金属气管套管及补液抗休克治疗后病人病情稳定。5日后行双下肢切痂植皮术,术后恢复好。入院半个月后病人咳嗽加剧、痰中带血,经加强雾化吸入及气道湿化处理后稍有缓解,全身情况亦有好转,但于入院后25天突发气道大出血,大量鲜血自套管及其周围涌出,出血量约1800ml。行气管内滴入肾上腺素溶液、血凝酶(商品名:立止血),建立多个液路、静脉加快输液等治疗,病人因呼吸道凝血阻塞很快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在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38例严重烧伤拟有吸道吸入性损伤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其中在伤后 4~ 8h行气管切开 2 6例 ,2 4h内气管切开 12例。结果 :治愈 31例 ,死亡 7例 (其中死于气管导管滑脱于皮下 1例 ,死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败血症 6例 )。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操作简便 ,安全性高 ,是早期抢救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要有效措施之一 ,在临床上对拟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者 ,宜早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在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在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38例严重烧伤拟有吸道吸入性损伤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其中在伤后4-8h行气管切开26例,24h内气管切开12例。结果:治愈31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气管导管滑脱于皮下1例,死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败血症6例)。结论:预防性气管切开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是早期抢救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要有效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对拟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者,宜早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68例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得失进行总结,共同探讨整体化救治措施。方法选择近5年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对其死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68例中治愈45例,死亡23例,病死率34%,死于呼吸系统并发症11例,死于全身感染12例。结论肺部并发症和全身感染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伤后及时气管切开、“个体化”补液抗休克是整体化救治的基础。伤后尽快清除烧伤创面坏死组织,异体和自体皮移植是整体化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 ,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 5 % ,而特重度烧伤占烧伤总数的 1 2 % ,其中烧伤面积 >80 %者约占 2 7% [1] 。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火焰、有害烟雾、化学物质等所致的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 ,严重者可直接损伤肺实质。随着石油、化工、交通等事业的发展 ,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约占烧伤总数的 5 %~ 30 % [2 ] 。吸入性损伤、内脏并发症和全身性感染是烧伤病人的三大主要死亡原因[3] 。我科同时成功救治了 3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危重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例均为男性 ,年…  相似文献   

20.
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损伤,是烧伤中的一类特殊伤情,其病情复杂、凶险,救治成功率较低。吸入性损伤主要并发症是肺部感染和呼吸功能衰竭[1]。2012年5月,我科收治1例全身多处烧伤:45%、Ⅱ°~Ⅲ°(特重度)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在ICU经积极抢救治疗,气道损伤达到治愈标准并出院,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