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伟 《中国药师》2006,9(11):1071-1072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ADR的发生规律,对临床用药起到警示作用。方法:时我院收到的抗菌药物ADR报告368份,按ADR涉及的患者情况、用药情况、ADR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中涉及喹诺酮类药物ADR发生例次最多103例(占28.0%),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率为第2位(占25.3%)。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异常、皮疹的发生率最高176例次(占47.8%)。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ADR发生率最高249例(占67.7%)。结论:应高度重视抗菌药物ADR发生。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6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2005年7月-2006年12月收集的26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有11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占总例数的55.6%。结论:上报的ADR例数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谨慎用药,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杰  刘煌 《中国药房》2015,(5):639-64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上报的159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按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科室分布、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联合用药情况、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0~10岁患儿和>60岁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分别占23.90%、34.59%;抗菌药物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86.16%;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的ADR最多,占30.82%;联合用药致ADR高达31.45%;抗菌药物所致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2.08%。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396例老年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ADR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后产生ADR的规律并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文献,收集所发生ADR的老年患者进行用药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在老年患者中ADR发生率较高.结论:由于老年时期特殊的生理、病理因素,了解抗感染药物的ADR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发挥抗感染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上报的抗菌药物ADR共计10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岁以上老年人ADR发生率居首位;大多数ADR均在用药30min内,特别是用药10min内;ADR主要由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引起,其中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发生率最高。结论加强ADR监测,减少ADR发生,是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借助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的真实世界数据,评价某院儿童使用头孢唑肟的安全性,并分析头孢唑肟相 关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CHPS 平台,对我院2018 年2 月至2020 年4 月使用头孢唑肟的住院 患儿进行单中心回顾性主动监测,药师对系统监测病例进行评定,获得头孢唑肟 ADR 发生率,并对ADR 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系统共回顾性监测了2 948 例使用头孢唑肟的患儿,31 例出现ADR,ADR 发生率为1. 09%。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 示,头孢唑肟联合氟氯西林、单次用药剂量是儿童使用头孢唑肟发生ADR 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头孢唑肟在儿童用药中发生 ADR 并不少见。减少与氟氯西林联合用药、根据说明书推荐剂量用药有助于降低临床用药风险,CHPS 系统的应用对今后进行 大样本量真实世界用药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我院外科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研究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外科药房2011年上报的91例ADR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涉及的药物共有65个品种,其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中药注射剂次之;ADR引发的组织器官损伤最常见于皮肤过敏反应及消化系统症状;ADR发生的年龄分布广泛,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较多(41.76%)。结论:应重视安全用药,加强监测管理,及时上报ADR。  相似文献   

8.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0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中国药业》2010,19(19):63-64
目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7例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抗菌药物所致ADR的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单个药品以头孢噻肟最多,左氧氟沙星次之。临床上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和心血管系统反应。结论应加强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9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251例ADR报表各项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生ADR的男性160例(63.75%),女性91例(36.25%),3岁以内幼儿发生ADR的比率为55.38%,为各年龄组中最高;引起ADR涉及到的药物中单一用药221例(88.05%),合并用药30例(11.95%),共涉及60种药物;涉及到抗感染药物的共157例,占总数的62.55%;ADR以皮肤损害为主;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最高.结论: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有其特殊性,应加强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并及时上报,以减少其发生率,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我院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所致不良反应(ADR)。方法:对我院216例抗感染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氟喹诺酮类,发生率最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与合并用药有关的ADR占总例数的41.59%,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ADR表现以皮肤损伤最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伤等;较严重的ADR有1例。结论:应加强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北京 40 2医院 9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以了解ADR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和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由临床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发现并填写报告 ,经医院ADR监察小组专家分析评价。结果 :90例ADR中合并用药占总数的 5 1.1% ;涉及药物 5 5种 ,其中抗菌药物 2 1种引起ADR 40例占首位 ,12例是中药制剂引起 ,占总数的 13 .3 3 % ;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 ( 4 9例 ) ,严重的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结论 :应重视临床合理用药 ,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集到的61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60岁人群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60例(26.02%);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有516例(83.90%);ADR主要累及的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有285例(43.91%);严重ADR 23例,其中以发生过敏性休克为主,有13例;引起ADR的药品有16类171种,抗菌药居首位,有346例(44.88%),抗菌药中以喹诺酮类药物居首位,有81例(23.41%)。结论:加强合理用药教育和对ADR的监测,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1年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收集的11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ADR报告共涉及11类药品,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0例,占68.97%);抗感染药致ADR发生率最高(72例,占62.07%);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9例,占42.24%)。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发生万古霉素不良反应(ADR)的一般特点及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Pareto最优分析,对2009-2015年湖南省儿童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38例万古霉素ADR报告进行整理,从患儿年龄、性别、用药后ADR发生时间、合并用药、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万古霉素ADR的患儿中,男孩比例高于女孩(73.7% vs 26.3%);患儿年龄集中在1个月~2岁(79.0%);ADR发生时间主要在用药60 min以内(50.0%)和用药7 d后(21.1%);有27例(71%)用3种及以上药物联合治疗;ADR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反应(64.6%),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儿童万古霉素ADR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16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儿童用药情况,探讨药品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在2445份不良反应报告表中检索儿童用药后引发不良反应的病例,按患者性别、年龄、既往不良反应史、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结果等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45份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表中,216例属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病例,占8.83%。216例中71.76%的儿童使用抗茵药后引起不良反应;72.70%的患儿通过静脉给药;20.80%存在了合并用药现象;1.39%的患者使用儿童专用剂型;2例留有后遗症,1例死亡。结论:儿童用药,既有成人用药的普遍性,又有儿童生理特点的独立性,临床需提高儿童用药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45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收集的451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1例ADR报告共涉及16类药品,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5.18%);抗感染药物发生率最高(33.26%),其次是消化系统药(14.41%)、营养药(9.98%)、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7.32%);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25.06%)。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特点,以期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网络的报告250例,对报告来源、ADR表现、怀疑药物、潜伏期、类型、识别方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师报告占67.2%,高于医生(9.2%)和护士(23.6%);"新的"报告15例(6.0%),"严重的"报告11例(4.4%)。皮肤及其附件反应占63.2%,居于首位,胃肠系统反应占13.0%,列第二位。从ADR涉及的怀疑药物统计,全身用抗菌药物列于首位,占48.8%,眼科用药列于第二位17.7%,主要为眼科诊断试剂。具有药源性特征强、潜伏期短以及背景发生率低的ADR报告比例列于前位,更容易被识别上报。结论: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对于ADR知识的培训,并结合我院的专科特点,积极探索ADR发掘的途径,了解ADR发生的特点,提高对ADR识别、判断能力,从而加强ADR监测和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31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目的:对河北省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方法:经专家委员会对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并汇总分析。结果:ADR涉及182个药品品种。抗菌药引起的ADR 133例,占总数的42.09%;严重ADR 47例,死亡3例;ADR引起皮肤损伤较多,共155例,占总数49.1%。结论:应重视ADR工作的重要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尽量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临床药师对我院呼吸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根据我院呼吸科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分析专职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置的影响。方法:自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调取2006年4月-2008年3月ADR报告,对呼吸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后的ADR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第一阶段)ADR报表为8例,且均为一般ADR。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第二阶段)ADR报表增至43例,其中由临床药师上报的占67.44%,一般和严重ADR分别占72.41%和27.59%。51份ADR涉及的可疑药物以抗肿瘤和抗感染居多,分别占39.22%和23.53%;静脉途径给药发生的ADR占总计的66.66%。结论:专职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提高了ADR的监测水平,有助于及时应对ADR,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集的194例ADR报告,分别就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信息、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给药途径、ADR报告类型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4例ADR报告中,共涉及药品97种,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有80例(占41.24%);男性(113例)多于女性(81例);有既往药物过敏史的患者12例(占6.19%);抗病原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最为多见,为27种,占28.13%,其次为中药制剂17种,占17.71%;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166例,占84.69%);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为最高(90例,占42.65%);严重ADR有8例。结论:抗病原微生物药、中药制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临床应加强ADR宣传、培训和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