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解热药YL2 0 0 0中小檗碱在正常和发热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技术分别测定正常大鼠和干酵母致发热大鼠血浆中小檗碱的含量 ,使用3P87软件处理小檗碱的时量数据 ,计算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在正常和发热大鼠体内 ,小檗碱的达峰时间分别为(3 4± 0 3)h和 (0 3± 2 1)h(P <0 0 5 ) ,峰值血药浓度分别达 (0 15 4± 0 0 2 3)mg·L-1和 (0 2± 0 6 )mg·L-1,T1/ 2(ke)分别长达 (6± 3)h和 (6± 5 )h ,T1/ 2 (ka)分别为 (1 2±0 4 )h和 (0 1± 2 8)h ,CL/F(s)值分别为 (4 0± 1 9)mg·kg-1·h-1/ (mg·L-1)和 (6± 6 )mg·kg-1·h-1/ (mg·L-1) ,AUC( 0~T) 值分别为 (1 8± 0 3)mg·L-1·h-1和 (0 7± 0 5 )mg·L-1·h-1(P <0 0 5 )。结论 发热降低小檗碱在体内的AUC( 0~T) 。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口服抗肿瘤药赛特铂(satraplatin)在大鼠的药动学。方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法测定体内赛特铂的总铂浓度。结果 :剂量为 5 0mg·kg- 1和 10 0mg·kg- 1时 ,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12 β(4 3±s 34)h和 (5 8± 38)h ,Tmax(5 .0± 2 .0 )h和 (6 .0± 1.0 )h ,Cmax(12 .6± 2 .5 )mg·L- 1和 (13.4± 1.5 )mg·L- 1,AUC0 ∞(4 2 2± 12 0 )mg·h·L- 1和 (70 2± 118)mg·h·L- 1。组织分布以肝、肾最高。 4 8h后药物排出已基本完成 ,主要经粪便排出 ,约 5 5 % ,尿排出小于 6 % ,2 4h胆中排出0 .2 3%。结论 :赛特铂的药时曲线为口服一级吸收2室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环磷酰胺 (CTX)对化疗增敏剂丁硫氨酸亚砜胺 (BSO)在Walker 2 5 6荷瘤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Walker 2 5 6荷瘤大鼠ipCTX 2 0mg·kg-1或生理盐水 4d后 ,ivBSO 2 0 0mg·kg-1。以邻 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HPLC为检测手段 ,测定血浆中BSO的浓度 ,以 3P87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荷瘤大鼠静脉注射BSO 2 0 0mg·kg-1,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为二室模型 ,T1/ 2α为 (11 1± 2 4 )min ,T1/ 2 β为 (6 5± 14 )min ,CLs为(12 8± 1 3)ml·min-1·kg-1,AUC为 (2 6 2± 2 6 )mg·L-1·h ;BSO在CTX治疗组荷瘤大鼠体内的动力学特征也是二室模型 ,T1/ 2α为 (8 2± 1 8)min ;T1/ 2 β为 (42± 3)min ;CLs为 (13 4± 1 9)ml·min-1·kg-1,AUC为 (2 5 2± 35 )mg·L-1·h。结论 CTX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用药组BSO的消除显著快于未经CTX治疗的大鼠 (P <0 0 5 ) ,其余各参数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20(R)-人参皂苷Rg3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 2 0 (R) 人参皂苷Rg3(GRg3)人体药代动力学。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法。结果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 3 2mg·kg-1GRg3 ,其药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有滞后时间的二房室模型 ,Tmax为 (0 6 6± 0 10 )h ,Cmax为 (16± 6 )ng·mL-1,T1/ 2α为 (0 46± 0 12 )h ,T1/ 2 β为 (4 9± 1 1)h ,T1/ 2 (Ka) 为 (0 2 8± 0 0 4)h ,AUC0 -∞ 为 (77± 2 6 )ng·mL-1·h ;6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 0 8mg·kg-1GRg3 ,由于血药浓度低 ,可测数据点少 ,未进行模型模拟 ;两组给药剂量与相应Cmax实测值比较 ,二者成正比关系。结论 本品口服吸收快 ,消除也较快 ,但血药浓度很低。在所试剂量范围内 ,GRg3属一级动力学吸收、消除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葛根 7,4′ 二氧代醋酸黄豆苷元 (DZC)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不同途径给大鼠注射 3种剂量 (1 5、2 5、3 5mg·kg-1)药物 ;大鼠灌胃给药 (1 2 0mg·kg-1) ,分别测定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注射DZC ,其药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特征 ,其t1/2 ( β) 分别为(4 2 65± 9 3 4)、(4 6 96± 5 5 9)、(82 1 8± 2 8 1 7)min,大鼠静脉注射 1 5、2 5mg·kg-1后 ,其药时过程符合线性动力学 ,但静注 3 5mg·kg-1后为非线性动力学。大鼠灌胃给药后 ,其药时过程符合单室开放 -吸收模型特征。大鼠经灌胃、颈静脉交叉给药后 ,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3 8 66%。结论DZC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不显著 ,适于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葛根 7,4′ 二氧代醋酸黄豆苷元 (DZC)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不同途径给大鼠注射 3种剂量 (1 5、2 5、3 5mg·kg-1)药物 ;大鼠灌胃给药 (1 2 0mg·kg-1) ,分别测定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注射DZC ,其药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特征 ,其t1/2 ( β) 分别为(4 2 65± 9 3 4)、(4 6 96± 5 5 9)、(82 1 8± 2 8 1 7)min,大鼠静脉注射 1 5、2 5mg·kg-1后 ,其药时过程符合线性动力学 ,但静注 3 5mg·kg-1后为非线性动力学。大鼠灌胃给药后 ,其药时过程符合单室开放 -吸收模型特征。大鼠经灌胃、颈静脉交叉给药后 ,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3 8 66%。结论DZC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不显著 ,适于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7.
兰索拉唑对乙醇诱导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兰索拉唑 (LP)对乙醇诱导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探讨胃泌素受体和环氧化酶 2 (COX 2 )表达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ig给予LP 0 5、5、5 0mg·kg-1·d-1,或ig联合给予LP 5 0mg·kg-1·d-1和胃泌素受体拮抗剂AG 0 4 1R 3、10、30mg·kg-1·d-1,对照组ig给予羧甲基纤维素 (CMC) 2 5mg·kg-1·d-1,连续 14d。末次给药后 8h各组大鼠ig给予无水乙醇 1ml,观察胃损伤指数 (LI)及光镜下的胃黏膜病理学改变。酶免疫方法测定胃黏膜前列腺素E2 (PGE2 )水平 ,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COX 2表达。评价特异性COX 2抑制剂NS 398对LP诱导的PGE2 合成及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 在 0 5、5、5 0mg·kg-1LP组 ,LI分别为 (2 5 3± 0 33) %、(1 84±0 2 9) %和 (0 83± 0 12 ) % ,小于对照组 (3 6 5± 0 19) % (P<0 0 5 ) ;胃黏膜PGE2 含量分别为 (42 7± 32 ) ,(483± 12 1)和 (6 14± 82 ) pg·g-1wwt ,高于对照组 (2 6 6± 81) pg·g-1wwt(P <0 0 5 )。LP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胃黏膜COX 2表达。然而 ,同时给予AG 0 4 1R阻断了LP诱导的胃黏膜保护作用、COX 2表达和PGE2 合成。NS 398抑制LP诱导的PGE2 合成及胃黏膜保护作用。结论 LP的胃黏膜保护作用与内源性胃泌素激活胃泌素受  相似文献   

8.
原钒酸钠对小肠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原钒酸钠对葡萄糖及麦芽糖吸收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影响糖吸收的机制。方法 ①正常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阿卡波糖组 (30mg·kg-1)、原钒酸钠大剂量 (16mg·kg-1)、中剂量 (4mg·kg-1)和小剂量 (1mg·kg-1)组 ,分别灌胃葡萄糖和麦芽糖后 ,用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值及糖耐量。②从小肠上段提取α 葡萄糖苷酶 ,检测原钒酸钠对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①原钒酸钠可延迟灌胃葡萄糖 (2 2g·kg-1)引起的血糖升高且 3个剂量组血糖曲线下面积 (AUC)均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8 2 4±0 6 3)mmol·h-1·L-1(P <0 0 1) ,(9 6 9± 0 38)mmol·h-1·L-1(P <0 0 1) ,(13 76± 0 39)mmol·h-1·L-1(P <0 0 5 ) ;②原钒酸钠和阳性对照组均可延缓灌胃麦芽糖 (2 2g·kg-1)引起的血糖升高 ,且大、中剂量可抑制血糖峰值升高 (P <0 0 5 ) ,各给药组AUC均低于对照组 ,大剂量和中剂量为(8 97± 1 5 6 )和 (6 19± 0 4 7)mmol·h-1·L-1均低于阳性对照组 (13 10± 0 4 3)mmol·h-1·L-1(P <0 0 5 ) ;③原钒酸钠 1、10、10 0 μmol·L-1均可抑制正常大鼠小肠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其抑制百分率分别为 5 9 76 %、6 8 18%、87 2 2 % ,且大剂量和中剂量均大于阳性对照组的 6 0 94 % ,分别为P<0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红霉素对苯巴比妥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只家兔 ,分为 2组 ,一组灌服红霉素 5 0mg·kg-1·d-1,共 5d ,另一组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 ,一周后两组家兔对换给药 ,于第 3次给药后 1h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注射液 6mg·kg-1,0 2 5、0 5、1、2、4、8、12、2 4、4 8、72h分别取耳静脉血 ,FPIA法测定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并进行药物动力学分析。结果 家兔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 6mg·kg-1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1 4 1± 0 4 1h ,Cmax=16 11± 1 2 5 μg·ml-1,CL/F =0 0 0 9± 0 0 0 0 2mg·min-1,AUC =6 6 1.5 2± 5 3.88μg·ml-1·h ,T1/ 2 (Ka) =0 2 0± 0 0 6 7h ,T1/ 2(Ke) =2 7 5 4± 2 35h ;伍用红霉素组为Tmax=1 97± 0 5 9h ,Cmax=17 4 0± 1 10 μg·ml-1,CL/F =0 0 0 6± 0 0 0 0 6mg·min-1,AUC =92 5 .82± 87.5 9μg·ml-1·h ,T1/ 2 Ka =0 .2 8± 0 .10h ,T1/ 2 (Ke) =35 .5 1± 2 .76h。说明红霉素能显著降低家兔体内苯巴比妥的清除速率 (P <0 0 5 ) ,使苯巴比妥的曲线下面积增大 (P <0 0 5 ) ,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 (P <0 0 5 ) ;红霉素对家兔体内苯巴比妥的吸收过程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临床合并使用红霉素和苯巴比妥时应及时监测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 ,防止  相似文献   

10.
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及胶囊剂的健康人体药动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及胶囊剂后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洛美沙星浓度。结果符合一级吸收动力学的二房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为 (0 9± 0 4)h和 (1 1± 0 5 )h ;cmax为 (4 6± 0 9)mg·L-1和 (4 9± 1 1 )mg·L-1;t1/2 为 (7 0± 1 6)h和 (7 4± 1 1 )h ;AUC0 -t为 (2 9 1± 5 2 )mg·h·L-1和 (3 0 4± 5 4)mg·h·L-1;经统计学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对盐酸洛美沙星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6 6%± 1 4 5 %。结论两种制剂体内生物作用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氧滴滴涕(MXC)及其代谢产物2,2-二(4-羟基苯基)-1,1,1-三氯乙烷(HPTE)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方法雄性SD大鼠单次ig给予MXC 500 mg.kg-1染毒后,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样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大鼠血浆中MXC和HPTE的含量,用DAS 2.0软件的房室模型进行拟合,计算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MXC的毒代动力学参数血浆最大浓度(cmax)为(5.52±1.21)mg.L-1;分布半衰期(t1/2α)为(4.12±1.21)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2.54±6.31)h;曲线下面积〔AUC(0-t)〕为(65.97±17.94)mg.h.L-1;AUC(0-∞)为(69.06±18.61)mg.h.L-1;清除率(Cl)为(7.94±2.31)L.h-1.kg-1;和表观分布容积(V)为(66.16±20.21)L.kg-1。代谢产物HPTE的毒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1.32±0.37)mg.L-1,t1/2α为(3.13±0.91)h;t1/2β为(31.12±10.91)h,AUC(0-t)为(14.69±2.99)mg.h.L-1,AUC(0-∞)为(17.23±3.66)mg.h.L-1,Cl为(30.14±6.09)L.h-1.kg-1,V为(232.55±36.44)L.kg-1。结论 MXC及其代谢产物HPTE的毒代动力学均符合二室模型。MXC和HPTE的清除半衰期均较长,易发生体内蓄积。  相似文献   

12.
氟虫腈及其砜化物在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兔血浆中氟虫腈及其砜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并研究其在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为氟虫腈中毒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氟虫腈3 m.gkg-1兔耳缘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氟虫腈及其砜化物的浓度,计算毒动学参数。结果氟虫腈的毒动学参数:k10为(2.08±0.83)h-1,k12为(0.34±0.07)h-1,k21为(0.27±0.05)h-1,cmax为(3.48±0.52)m.gL-1;t1/2α为(0.31±0.11)h;t1/2β为(3.25±0.59)h;AUC为(4.96±1.22)mg.h.L-1;C l为(1.49±0.44)L.h-1;V1为(0.67±0.15)L.kg-1;V为(2.62±0.65)L.kg-1;砜化物的毒动学参数:cmax为(1.10±0.10)m.gL-1;tmax为(6.08±1.94)h;t1/2ke为(81.3±4.8)h;AUC为(136±16)mg.h.L-1;C l为(0.05±0.005)L.h-1;Vd为(2.32±0.11)L.kg-1。结论氟虫腈静脉给药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其砜化物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符合一室模型。氟虫腈砜化物的半衰期明显长于氟虫腈。  相似文献   

13.
吲哚美辛对5-氟尿嘧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Ind)增强5-氟尿嘧啶(5-Fu)的抗肿瘤作用是否与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有关。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5-Fu浓度,数据用“3p97”程序处理。结果单用和联用Ind后,5-Fu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均为一室模型,t1/2ka分别为(3.8±2.0)和(4.4±2.7)min,t1/2ke分别为(57±46)和(101±48)min,ke分别为(0.018±0.010)和(0.009±0.005)min-1,cmax分别为(7.0±1.8)和(19±8)mg.L-1,AUC分别为(0.7±0.5)和(3.5±2.4)g.min.L-1,Cl分别为(100±50)和(24±21)mg.kg-1.min-1。说明联用Ind后,5-Fu的作用时间延长,在大鼠体内的经时过程增长。结论Ind能延缓5-Fu在大鼠体内的消除,两者联用时应注意调整给药剂量和对5-Fu进行临床给药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试验制剂注射用依托泊苷纳米粒与参比制剂依托泊苷注射液的生物等效性及组织分布特征。方法比格犬随机交叉单次静脉注射给予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各10 mg.kg-1进行药动学试验,评价生物等效性。荷瘤小鼠(雌性)静脉注射给予25 mg.kg-1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织器官中的药物含量。药物浓度采用以替尼泊苷为内标的荧光检测法测定。结果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1.500±0.000)、(1.500±0.000)h;ρmax:(3.033±0.644)、(3.323±0.552)mg.L-1;AUC(0-9.5 h):(5.566±0.592)、(7.173±0.920)h.mg.L-1。给药后5 min,注射用依托泊苷纳米粒在肝、肠、肌肉、脾及实体瘤中分布量较高,给药后3 h在实体瘤的含量显著高于参比制剂。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不等效,试验制剂在实体瘤中的含量高于参比制剂,静脉注射后3 h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育亨宾在大鼠体内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测定萝芙木中育亨宾在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大连中汇达Hypersil-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体积分数为0.05%的三乙胺水溶液(体积比为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大鼠静脉注射育亨宾1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眼眶采血,HPLC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经DAS2.1.1版药动学软件处理得到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中育亨宾的线性范围为0.10~3.00 mg.L-1(r=0.995 2),定量下限为0.10 mg.L-1。tmax为0.083 h,ρmax为(2.095±0.302)mg.L-1,AUC0-t为(2.423±0.417)g.h.L-1,AUC0-∞为(2.634±0.412)g.h.L-1。Cl为(0.389±0.072)L.h-.1kg-1。结论建立的大鼠血浆中育亨宾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适合萝芙木中育亨宾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育亨宾静脉注射后消除较快。  相似文献   

16.
家兔敌敌畏代谢动力学与胆碱酯酶抑制毒效动力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比色法测定全血中敌敌畏浓度求得其iv及ig的房室模型及系列毒代动力学参数.iv时呈三房室分布,t1/2β=172min,Vc=0.61Lkg-1;ig时呈二房室分布,t1/2β=126min,ka=0.49min-1,F=0.390.用Elman氏法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求得敌敌畏的毒效动力学参数.证明两种动力学的曲线型基本一致且同步变化,但毒效动力学曲线的斜率较小.敌敌畏ig中毒时iv碘解磷定,对敌敌畏毒代动力学没有影响,但对毒效动力学有明显影响,使斜率增加约3倍.离体实验敌敌畏抑制全血胆碱脂酶活性的浓度-效应关系与在体者基本一致,故离体的浓度-效应关系配合以在体的时间-效应关系,可推测出在体的时间-浓度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东莨菪碱 ,环己米特和乙醇致小鼠获得性 ,巩固性和再现性记忆障碍 ,用跳台实验观察人参皂苷Rb1和Rd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人参皂苷Rb1(10 0 ,5 0mg·kg- 1,ig)和人参皂苷Rd(2 0 ,10mg·kg- 1,ip)每天上午 9:0 0给药 1次 ,连续给药 7d ,对东莨菪碱和环己米特所致的小鼠获得性及巩固性记忆障碍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而对乙醇所致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则无明显影响 .结果表明 ,人参皂苷Rb1(ig)和Rd(ip)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有增强作用 .  相似文献   

18.
小鼠灌胃鬼臼树脂表观体内残留量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小鼠灌胃给药鬼臼树脂表观体内残量动力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 liss法评定鬼臼树脂的急性毒性。小鼠270只分成9组,每只小鼠给药2次,按5,10,15,30,60 m in,2,4,8和12 h序设置各组给药间隔。首次给药量为160 mg.kg-1,第2次给药剂量动态调整(160~240 mg.kg-1)使累积死亡率控制在20%~80%之间;根据每组小鼠累积死亡数计算鬼臼树脂的表观药动学参数。结果鬼臼树脂灌胃给药的LD50为307.4 mg.kg-1。体内过程属开放一室模型;主要表观药动学参数如下:ke为0.1844 h-1,t1/2ke为3.7573 h,ka为1.2579 h-1,t1/2ka为0.5509 h,tmax为1.6048 h,Amas/F为115.0 mg.kg-1。结论本方法适合鬼臼树脂的药代动力学评价,测定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红景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红景天苷质量浓度的方法,并探讨在大鼠体内红景天苷的药物动力学过程,为红景天的新药设计、剂型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lltima C18柱(150 mm×4.6 mm,5μm);内标物:茶碱;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20∶80);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应用WinNolin药物动力学软件对实验数据处理。结果红景天苷质量浓度在5~30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7.600×10-3ρ+1.568×10-2(r=0.999 0)。当信噪比S/N≥3时,在血浆中红景天苷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25 mg.L-1。大鼠静脉注射红景天苷100 mg.kg-1,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0.37±0.15)h,CL为(1.32±0.37)L.h-1,V为(0.69±0.33)L,AUC0→∞为(81.65±24.57)mg.h.L-1。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红景天苷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物动力学考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致惊厥的行为学角度探讨咪达唑仑对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氯普鲁卡因致惊厥毒性的影响。方法 160只小鼠随机平行进入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和氯普鲁卡因4个实验。每个实验又随机分为咪达唑仑0(正常对照),0.25,0.5和1.0mg.kg-1组。各组小鼠先sc给予咪达唑仑20min后,再分别ip给予罗哌卡因85.9mg.kg-1,布比卡因48mg.kg-1,利多卡因80mg.kg-1或氯普鲁卡因250mg.kg-1,咪达唑仑0mg.kg-1对照组ip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小鼠惊厥潜伏期、持续时间等;另外180只小鼠随机平行进入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和氯普鲁卡因4个实验。每个实验再随机分为咪达唑仑0(正常对照),0.5和1.0mg.kg-1组。按序贯法分析咪达唑仑对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氯普鲁卡因致惊厥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咪达唑仑0.25,0.5和1mg.kg-1可延长局部麻醉药致小鼠惊厥潜伏期〔罗哌卡因:从162±21延长到186±50,352±229和(420±255)s;布比卡因:从136±19延长到227±40,485±355和(234±223)s(P<0.01);利多卡因:从164±34延长到247±101,216±54和(421±168)s;氯普鲁卡因:从183±63延长到238±131,392±219和(420±211)s〕;可缩短惊厥持续时间〔罗哌卡因:从914±306缩短到336±172,248±70和(290±42)s(P<0.01);布比卡因:从537±175缩短到442±129,131±147和(30±62)s;利多卡因:从26±9缩短到23±5,27±4和(16±5)s;氯普鲁卡因:从304±93缩短到269±184,123±145和(114±140)s〕;咪达唑仑0.5和1.0mg.kg-1可增加局部麻醉药致惊厥的ED50〔罗哌卡因:从51.2增加到68.1和89.3mg.kg-1;布比卡因:从38.6增加到50.3和57.2mg.kg-1;利多卡因:从48.8增加到71.5和86.2mg.kg-1;氯普鲁卡因:从152.5增加到254.1和190.6mg.kg-1(P<0.01)〕。结论咪达唑仑可拮抗局部麻醉药的致惊厥作用,降低其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