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早期并发症以脑血管痉挛(CVS)为主,由于CVS,常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大面积的CVS可导致脑梗死,成为SAH致死或病残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治疗CVS的方法是应用钙通道阻滞剂(CEB)。我们应用西比灵预防及治疗CV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好如下: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昭 《哈尔滨医药》2009,29(5):110-111
随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SAH的再出血及其死亡率大大地减少了,而引起SAH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受到研究人员日益的重视。近年对SAH性CVS的病因、预防、治疗的研究也不断有了新的进展,因此,对CVS的进一步认识对提高SAH的护理质量,降低SAH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其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收集SAH(90例)与配对的健康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数据,并进行比较。将SAH患者分CVS组(32例)和非CVS组(58例),对两组间的血清25-羟维生素D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VS的危险因素。结果 SAH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4.7±10.1)μg·L-1,明显低于健康人群(37.4±9.9)μg·L-1(t=-8.472,P<0.001)。在SAH患者中,CVS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0.6±9.4)μg·L-1,明显低于非CVS组(27.0±9.9)μg·L-1(P=0.004)。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是CVS的保护因素(OR:0.921,95% CI:0.866~0.980)。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SAH和CVS患者是低的,25-羟维生素D可能是CV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临床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早期并发症以脑血管痉挛(CVS)为主,由于CVS,常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大面积的CVS可导致脑梗死,成为SAH致死或病残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治疗CVS的方法是应用钙通道阻滞剂(CEB)。现应用西比灵(盐酸氟桂嗪)预防及治疗CV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好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重要并发症,CVS以及继发的脑缺血改变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本院2003年至今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CVS19例,采用尼莫地平加脑脊液置换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120例SAH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10mg/50ml,静脉滴注,然后改为尼莫地平片30mg,口服,结果:治疗组CVS发生率,CVS持续时间,脑梗死(CI)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VS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再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尼莫地平防治SAH后CVS疗效显著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率约为12~85%[1]。一般于发病后7~11d为CVS高峰期,常为导致病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对CVS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应用钙通道阻滞剂。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口服尼莫地平与脑脊液(CSF)置换术防治SAH合并CVS共23例,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治疗组均为住院患者,选择发病后48h内SAH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8~61岁(平均45岁)。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头痛;合并呕吐15例,颈项强硬21例,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各16例。凡有昏迷、偏…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46例的全脑血管造影(DSA),探讨SAH发病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发病原因。方法146例患者均为SAH后行DSA检查和介入治疗,借助DSA和CT结果,对所有患者发生CVS的病因加以分析。结果其中发现动脉瘤的107例患者,发生痉挛66例,占61.7%;非动脉瘤性SAH患者39例,发生痉挛2例,占5.1%。结论CVS的发生与动脉瘤的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改善和预防作用。方法将237例SAH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21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2组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变化,比较2组患者发生CVS情况。结果观察组CV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和脉动指数(P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SAH患者CVS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钱惠农  曹音 《江苏医药》2005,31(9):712-71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一个常见现象。通过脑血管造影发现21%~70%的SAH病人发生CVSE,严重的可造成脑缺血、脑梗死。经颅多普勒(TCD)作为一种无创的脑血流监测手段,已在临床得到广泛运用。本研究采用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SAH病人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TCD诊断CVS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62例SAH患者分成缬沙坦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病情况并了解脑脊液和血浆内皮素、CGRP含量的改变。结果缬沙坦组症状缓解较快,CVS发病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周时缬沙坦组脑脊液、血浆内皮素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GR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周时2组脑脊液、血浆内皮素、CGRP含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能减少SAH患者CVS的发生,可能是通过阻止脑脊液和血浆内皮素含量升高及CGRP含量降低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2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10mg/50ml静脉滴注,15d为1个疗程;同时予尼莫地平片30mg口服,每天3次,连用15d。观察2组病死率、CVS发生率和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病死率、CVS发生率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防治SAH后CVS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谢富友  张丽  曹玉琴  赵江明 《安徽医药》2010,14(11):1254-1257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ND)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兔血浆脑利钠肽(BNP)和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CVS模型。将40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单纯SAH组(SAH组)和ND治疗组(ND组)。观察两组实验动物的食量及神经功能评分,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 IA)检测血浆BNP、ET-1含量,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观察两组家兔术前1天和术后第1、4、7、10、14天的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结果两组家兔注血后第1天血浆BNP水平开始升高(P〈0.05),ET-1虽较术前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7 d BNP、ET-1均达到高峰(P〈0.05-0.0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降低的趋势;ND组BNP及ET-1含量增加的程度明显低于SAH组(P〈0.05-0.01),但仍显著高于术前对照组(P〈0.05);两组家兔术后BA血流速度的动态变化趋势与其血浆BNP、ET-1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SAH后血浆BNP、ET-1含量增多参与了CVS的过程,与CV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D可降低SAH后CVS时血浆BNP、ET-1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瞿浩  刘强 《贵州医药》2010,34(9):800-802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临床较为常见,致死率高达40%左右,幸存者神经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也很高,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cular spasm,CVS)是SAH最常见和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引起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CVS的发生是多因素引起的,且其发病机制也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病理过程.本研究对SAH后CVS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生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CVS的预防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盘状半月板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现普遍认为SAH所致的脑血管痉挛(CVS)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以往常规给予镇静、止血及脱水剂治疗,其所致的病死率较高、合并症多。自1998-2007年,本研究用尼莫地平治疗SAH,既缩短了病程,也降低了病死率,同时还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蛛网腔下腔出血(SAH)患者急性期TCD变化与血浆心纳素(ANF)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1例SAH患者及2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TCD及血浆ANF检测。结果41例SAH患者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血浆ANF明显高于对照组。且SAH患者血浆ANF水平随MCA血流速度变化而变化。结论SAH患者MCA血流速度与血浆ANF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血浆ANF可作为评价SAH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程度的参考指标。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脑血管痉挛(CVS)和脑梗塞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防治CVS是治疗SAH的关键问题。SAH后CVS的发生率约50%,发生时间多在1~14d。近年来对尼莫地平治疗CVS报道较多,但山莨菪碱(654—2)治疗SAH后的CVS报道甚少。现将我们应用654—2与尼莫地平治疗SAH后的CVS的疗效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淮海医药》2010,28(3):248-249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中的疗效。方法将1995年2月~1996年1月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8例作为常规治疗对照组;2003年6月~2008年2月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作为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治疗组。比较观察2组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死亡率、再出血发生率。结果2组CVS发生率、死亡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不增加再出血的发生率。结论尼莫地平可降低CVS发生率,死亡率,SAH后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对预防CVS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辛伐他汀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住院治疗的60例蛛网膜下隙出血分为辛伐他汀组和非辛伐他汀组,并将治疗效果对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雌激素与局部亚低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6例SAH后CVS患者随机分为雌激素组和局部亚低温组各103例.2组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雌激素组另给予雌激素治疗,局部亚低温组用头枕电子冰帽维持头皮温度在亚低温水平(32~35℃),治疗14d.分别于治疗24h、7d、14d后分别测定MCA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局部亚低温组总有效率为96.1%高于雌激素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7d、14d后,2组MCA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局部亚低温组低于雌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亚低温与雌激素联合尼莫地平均可有效治疗SAH后CVS,但局部亚低温对CVS的治疗效果优于雌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