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艾灸配合间歇导尿术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间歇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间歇导尿治疗,治疗组采取艾灸配合间歇导尿治疗。结果两组均能减少残余尿量,改善膀胱容量,改善膀胱功能平衡状态。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配合间歇导尿对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定间歇导尿的时间和频次,观察组通过简易膀胱测压技术确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初次排尿时间、结束间歇导尿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0.01);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导尿可使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提前、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膀胱功能训练联用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3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取传统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的43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联合采取电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平均单次排尿量明显增加(P <0.05),每天平均排尿次数以及每天平均尿失禁次数明显减少(P <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 <0.05);两组治疗后的膀胱排尿压力、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均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的膀胱排尿压力、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膀胱功能训练联用电针可以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情况和尿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CI后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尿道口护理、皮肤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以及并发症防护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膀胱容量(357.1±12.5)ml较对照组(319.2±10.4)ml显著提高,残余尿量(101.7±8.5)ml较对照组(129.1±8.8)ml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SCI后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膀胱容量并降低残余尿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8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综合康复治疗),各29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残余尿量。结果经治疗后,2组残余尿量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显著,可减少其残余尿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肾阳亏虚型)患者行中药贴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肾阳亏虚型)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行中药益气温阳方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膀胱残余尿量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相比对照组73.33%显著更高,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患者膀胱残余尿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肾阳亏虚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行益气温阳方穴位贴敷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综合性膀胱功能训练方法治疗SCI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40例,并对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疗效评价。结果:40例患者接受膀胱训练后排尿次数减少﹑平均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综合性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可以显著改善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56例DN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予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压血糖变化以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5.00%,SBP、DBP、FBG和2h BG数值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膀胱残余尿量(268.16±24.73)m L少于对照组的(304.21±37.95)m L,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改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的同时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康复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的出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患者给予有效的康复护理,能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增加了患者的膀胱容量,降低了残余尿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试验组通过优化的简易膀胱测容量压力测定确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确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初次排尿时间、结束间歇导尿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0.01);膀胱容量更接近正常成人,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依据优化的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确定膀胱安全容量结合残余尿量进行间歇导尿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予静脉滴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并针刺肾俞、中极、关元、气海、水道、膀胱俞、三阴交等穴位;对照组仅静脉滴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15 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减少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王艳华 《哈尔滨医药》2021,41(6):134-136
目的 探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激发排尿技术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伴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者治疗效果和泌尿症状困扰评分(USDS)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签法将72例SCI伴NB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6例,对照组仅行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仪治疗,进行两组疗效、排尿日记和尿动力指标、USDS评分对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7.22%,较对照组的77.78%显著高(P<0.05);两组术后日均排尿的次数、尿量、膀胱容量较术前明显提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膀胱压力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术后日均排尿的次数、尿量、膀胱容量比对照组增多,漏尿次数、残余尿量、膀胱压力降低(P<0.05);联合组U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比仅用膀胱功能训练治疗SCI伴NB患者,盆底生物反馈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排尿功能,降低USDS评分,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B超检查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量和患者临床症状来评价甲钴胺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为基础治疗+甲钴胺+甲氧氯普胺。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减少量为(103±36)mL,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量为(68±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钴胺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性护理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所收治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5例,采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相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患儿残余尿量、排尿频次、膀胱容积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临床之治疗疗效,并且改善患儿的排尿功能,此护理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对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抗病毒药物、抗生素药物治疗,局部滴用眼药水(阿昔洛韦、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6 ml(7.2 NU)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2.5%和35.0%,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55.0%,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治愈率高,副作用少,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45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治疗效果;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M评分(62.45±1.27)分、ADL评分(70.35±10.1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19±1.27)、(45.11±6.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情绪功能评分(95.23±1.37)分、社会功能评分(91.46±2.03)分、认知功能评分(86.27±1.23)分、躯体功能评分(92.49±1.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0.34±1.23)、(60.54±1.22)、(71.23±1.02)、(72.12±1.0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取得显著效果,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并发症情况。结果拔管时,观察组膀胱容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明显小于对照组。间歇性导尿1个月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的膀胱容量均明显升高,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小。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9%)明显低于对照组(34.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患者的临床指征,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郑恂  镇奋  段跃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20-1621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良好控制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基础上,给α-硫辛酸、莫沙必利联合治疗3周,比较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3周及停药4周后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分别为(62.5±27.8) ml和(61.3±21.6) ml、(8.3±1.9) ml/s和(7.9±2.1)ml/s、(10.7±1.8) ml/s和(10.3±1.6) ml/s、(25.6±2.7)cm H2O和(24.5 ±2.3)cm H2O,均优于治疗前的(128.3 ±72.5) ml、(5.2±1.3)ml/s、(8.4±1.2) ml/s、(18.1±1.2)cm H2O(t =4.01、4.21、3.45、3.52、3.68、3.47、3.33、3.24,均P<0.01).结论 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樊秀红 《中国药业》2014,(12):62-64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100例确诊患者按照平行分组的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降糖、降压、调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等。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00%(P<0.01);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均获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2012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基础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治疗后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针刺时产生酸胀,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而且患者的血糖水平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结论 对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来说,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