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手术,行椎管彻底减压,利用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取三面带皮质骨的髂骨行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36例。结果复位满意率为91.7%,椎体间高度恢复正常,术后平均改善率(JOA评分)为85.3%,临床疗效优良率(Asher疗效评定)为94.4%,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及断钉等。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器械复位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术后并发症,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随访1996~2002年收治的63例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器械复位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病人3~6年后并发症.结果63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腰痛及下肢痛4例,占6.34%,下肢痛伴麻木3例,占4.76%,假关节形成2例,占3.33%,断钉2例,占3.33%。结论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术后出现下腰痛、假关节形成和下肢神经痛及断钉是其主要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王明新 《临床医药实践》2009,(6Z):1773-1774
目的:通过对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病人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有关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依据病人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术式: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板间植骨融合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结果: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滑脱复位率90%。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针对不同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的不同因病人的病情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以其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收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应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RSS钉棒系统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好,临床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后路椎弓根钉分别联合2种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自体椎板、棘突植骨融合术( PLIF)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 PLF)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植骨融合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植骨融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9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分别联合2种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均有显著疗效,后路椎弓根钉联合融合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6.
李广海  肖莉 《江西医药》2009,44(1):32-34
目的评价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其中Ⅰ度滑脱17例,Ⅱ度滑脱6例Ⅲ度滑脱1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滑脱复位,减压,内固定,椎间及后外侧融合。结果24例患者经6—48个月随访,植骨融合时间为4-6个月。X线片均显示内固定未松动,脱出,断裂,无复位丢失及Cage移位现象,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序列恢复良好,患者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结论椎弓根钉、椎间及后外侧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总结。方法:对112例腰椎滑脱病人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复位良好、椎间植骨融合。根据ODI指数评定法评定,优89例,良18例,可5例,优良率95.54%。结论: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其实现充分减压、良好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最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8.
杨浩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82-3383
目的:探讨提高腰椎滑脱症手术复位和后路一次椎体间植骨融合率。方法:对行TSRH椎弓根螺钉系统、RF系统、SF内固定装置复位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25例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结果:25例均获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论:应用具有撑开以及提拉作用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滑脱腰椎加滑脱椎椎间植骨融合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整体切除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结果62例患者6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平均1.6年,所有患者均获得融合。2例椎弓根螺钉断裂,取出内固定,复位未丢失。1例患者术后4d出现原症状加重,对症治疗3周后症状消失。8例患者术后有腰部僵硬感。结论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切除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结合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后路椎弓根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及后外侧融合治疗2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16例,Ⅲ度滑脱2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及后外侧融合治疗。结果 28例患者经6~24个月随访,其中27例患者植骨处发生骨性融合(融合率达96%),25例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优良率89.3%。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结合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伤锥置入单向椎弓根螺钉与万向螺钉的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的差别。方法选取行传统后路经伤锥置入椎弓根螺钉的6钉内固定治疗的无脊髓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 n =24,置入万向钉组)和对照组( n =28,置入单向钉组),2组均行经伤锥置钉的开放后路3椎体6钉内固定治疗术。比较2组病例一般情况,术前、术后1、3、6、12个月伤锥前(后)缘高度、矢状位Cobb角变化,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疼痛、椎体功能情况,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矢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比较伤锥前(后)缘高度,仅术后12个月2组该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同时间段VAS、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固定失败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伤锥置入万向椎弓根螺钉与单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相似,均能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而置入万向椎弓根螺钉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内固定成功率,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高翔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22-2123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术前、术后及随访时X线检查,测量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情况发生.结果 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12 ~36个月,平均(23.8±9.3)个月.术后1年将内固定取出,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植骨块融合较好,未见骨吸收且脊柱生理弧度维持良好.患者术后及36个月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1周与术后36个月随访时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维持伤椎前缘高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术期护理。方法2004年2月至2006年5月对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采用自体髂骨或人工骨行椎体内植骨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及病情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做好一般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全部2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3个月,所有患者椎弓根钉棒系统无松动,无断钉断棒现象。全部伤椎高度及外形基本恢复正常,经伤椎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愈合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Frankel评定标准: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5例,E级16例。结论对此类手术患者要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和病情观察,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康复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骨不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腕舟状骨骨折是常见的腕部骨折之一,不稳定腕舟骨骨折治疗后发生骨不连者高达46%~55%。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骨不连报道不多。1998年1月~2003年7月,我们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骨不连1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伤椎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患者均为爆裂骨折,先行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植骨材料。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间摄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前后椎体高度比。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3.4个月。术后1年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5.6%,平均Cobb角丢失<3°,无1例出现神经症状恶化,钉棒系统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伤椎内植入人工骨材料应用于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能增强伤椎前中柱的稳定性,避免脊柱爆裂骨折因复位后椎体再塌陷,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上胸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方法,并对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40例中上胸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其中20例(早期康复组)术后2周内开始康复锻炼,20例(对照组)术后2个月开始康复锻炼。随访12~40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CT复查均显示胸椎序列复位良好,椎弓根钉固定良好,无断裂。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0例患者经康复锻炼后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术前(P〈0.05),早期康复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上胸椎骨折伴脊髓损伤者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能最大限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求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随访观察108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发现108例术后患者中有11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结果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折断原因为局部应力集中及异常活动,多为技术因素。结论导致术后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的相关因素有:①胸腰段是断钉的好发部位;②脊柱骨折的严重程度;③术中是否行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置入是否准确、是否有过度撑开、骨折节段是否植骨融合;④内置物留置体内时间过长;⑤术后是否严格佩带支具;⑥椎弓根螺钉本身的设计缺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erbert镙钉在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本科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腕舟骨骨折患者16例,术后第12个月按照Cooney评分法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随访6-16个月之后,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按照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优0例。良2例,可3例,差11例,优良率为12.5%。术后第12个月:优9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7.5%.治疗前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erbert螺钉用于腕舟骨骨折,同定牢固,有效地缩短治疗周期,骨不愈合发生率低,更好地恢复了腕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采取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对患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联合后路椎管减压与否,对柞弓根螺钉固定植骨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9月本院43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21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同定植骨联合后路椎管减压治疗;B组22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同定植骨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包括Cobb角改变、伤柞中央与正常椎高度比、随访疼痛Denis分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不同随访时间点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疼痛Deni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中央高度与正常比值及Cobb角的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后路柞管减压与否,对柞弓根螺钉同定植骨治疗无神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