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包括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过敏性试验和皮肤刺激性试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将不同剂量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和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急性毒性情况;采用致敏与激发接触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观察动物过敏情况;以一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和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豚鼠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反复致敏后使用也无皮肤与全身过敏反应,一次或多次给药的刺激性强度对豚鼠正常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均低于0.5分,对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24 h和48h高于0.5分,但低于2.99分,48 h或72 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低于0.5分。结论: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未产生急性毒性和过敏反应,对豚鼠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 h或72 h,这种刺激性消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尿素霜皮肤给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地塞米松尿素霜产生急性毒性的情况;通过皮肤过敏性实验观察其致皮肤过敏情况;通过一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观察其产生豚鼠皮肤刺激性反应情况。结果地塞米松尿素霜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反复致敏后使用,无皮肤与全身过敏反应;一次或多次给药对豚鼠正常皮肤刺激的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对破损皮肤刺激的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24h和48h〉0.5分,但〈2.99分,48h或72h后均〈0.5分。结论外用地塞米松尿素霜未产生急性毒性和过敏反应,对豚鼠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h或72h,这种刺激性消失,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氯倍霜进行豚鼠皮肤刺激性实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以一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氯倍霜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对豚鼠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氯倍霜一次用药对豚鼠正常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对豚鼠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1h和24h均〉0.5分,但〈2.99分,48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消失。氯倍霜多次给药对豚鼠正常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对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1、24、48h均〉0.5分。结论氯倍霜对豚鼠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72h刺激性消失。  相似文献   

4.
复方咪康唑乳膏豚鼠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丽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16-3017
目的:探讨复方眯康唑乳膏使用的安全性.方法:以1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复方咪康唑乳膏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豚鼠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复方咪康唑乳膏对豚鼠正常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均低于0.5分,对豚鼠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1 h和24 h均高于0.5分,但低于2.99分,48 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低于0.5分.结论:复方眯康唑乳膏对豚鼠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 h,这种刺激性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豚鼠皮肤刺激性实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以一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豚鼠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豚鼠完整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对豚鼠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1h和24h均〉0.5分,但〈2.99分,48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豚鼠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h刺激性消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氯倍霜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包括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过敏性试验和皮肤刺激性试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将不同剂量的氯倍霜用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急性毒性情况;采用致敏与激发接触氯倍霜,观察动物过敏情况;以1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氯倍霜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豚鼠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氯倍霜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反复致敏后使用,也无皮肤与全身过敏反应,1次或多次给药的刺激性强度为对豚鼠正常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对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24h和48h〉0.5分,但〈2.99分,48h或72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结论外用氯倍霜未产生急性毒性和过敏反应,对豚鼠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h或72h这种刺激性消失。  相似文献   

7.
严霞  盛国荣 《医药导报》2008,27(6):621-622
[摘要]目的对复方环磷腺苷乳膏进行豚鼠皮肤刺激性实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以一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豚鼠正常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均<0.50分,对豚鼠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1和24 h均>0.50分,但<3.00分,48 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0.50分。结论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豚鼠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48 h后,这种刺激性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复方环磷腺苷乳膏经皮肤给药的安全性.方法:将不同剂量的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和基质用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皮肤急性毒性、刺激性反应和动物的过敏情况.结果: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反复致敏后使用,也无皮肤与全身过敏反应;一次或多次给药对豚鼠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 48 h 或 72 h,这种刺激性消失.结论: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未产生急性毒性和过敏反应,也无明显刺激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榆树皮软膏对皮肤刺激性大小及对临床乳腺癌术后因放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皮肤刺激性:采用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进行实验,刺激性大小采用得分制,然后进行评价;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临床采用设观察组50例(复方榆树皮软膏)、阳性药物对照组46例(三乙醇胺乳膏),两组治疗后,进行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皮肤刺激性方面:复方榆树皮软膏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刺激性平均积分值分别为0、0.67;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疗效方面:①在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分级中,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②在两组相同放射剂量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中,2030 Gy和>40 Gy照射剂量组两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③在两组患者皮肤反应治疗效果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榆树皮软膏对家兔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轻度刺激性分值为:0.530 Gy和>40 Gy照射剂量组两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③在两组患者皮肤反应治疗效果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榆树皮软膏对家兔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轻度刺激性分值为:0.51.9);对临床乳腺癌术后因放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依沙吖啶凝胶对局部皮肤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依沙吖啶凝胶用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的急性毒性情况;采用致敏与激发接触依沙吖啶凝胶,观察动物过敏情况;以一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依沙吖啶凝胶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 依沙吖啶凝胶小剂量(0.05g/cm2)和大剂量(0.2g/cm2)外用时未出现任何急性毒性反应;不产生过敏反应;对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结论 外用依沙吖啶凝胶未产生急性毒性和过敏反应,对豚鼠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h或72h,这种刺激性消失.  相似文献   

11.
尿囊素乳膏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苏石旺 《安徽医药》2007,11(10):938-939
目的将尿囊素作为主药制成水包油型乳膏,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考察稳定性;验证尿囊素乳膏治疗皮肤皲裂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制备乳膏的一般方法制备尿囊素乳膏,考察制剂对高温、低温的稳定性和室温留样观察,并将尿素乳膏作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品外观细腻均匀,质量稳定,临床疗效优于尿素乳膏。结论尿囊素乳膏制备方便,质量稳定,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进1%磺胺嘧啶银乳膏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提高乳膏中药物的分散均匀度,降低乳膏的稠度,以方便临床使用。方法通过改变乳膏中油相及水相的配比,采用分散法将磺胺嘧啶银研磨混悬于甘油中,然后缓缓加入乳膏基质中,按同一方向搅拌至凝。结果此法制备的磺胺嘧啶银乳膏药物分散均匀,膏体细腻,粘稠度适中,性质稳定。结论经改良处方,磺胺嘧啶银乳膏的质量明显优于传统《中国医院制剂规范》方法配制的制剂质量,更加方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筛选最佳的复方二氧化钛乳膏基质处方。方法: 拟定5种不同处方的基质与水杨酸苯酯、二氧化钛进行配伍,制备复方二氧化钛乳膏,并考察乳膏的性状和稳定性。结果: 5种非离子型乳化剂均能制备出复方二氧化钛乳膏,处方A制得的乳膏偏稠厚,处方B、C、D、E制得的乳膏细腻、有光泽、易涂布。 5种乳膏离心后均未发生分层现象,且耐低温。在高温试验中,处方A和B制得的乳膏呈失水粗糙状;处方D制得的乳膏与室温放置的同类样品比较,无明显性状改变;处方C和E制得的乳膏稠度下降,成流动液体状。放置12个月,处方D制得乳膏的性状和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处方D制得的复方二氧化钛乳膏细腻、易涂布,稳定性好,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咪喹莫特乳膏的制备与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琪莹 《医药导报》2004,23(10):0768-0770
目的:研制治疗尖锐湿疣的新型外用免疫调节药咪喹莫特乳膏,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苯甲醇、异硬脂酸、十八醇等加热融化为油相,甘油、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等加热融化为水相,将油相加入水相制成乳膏基质,把咪喹莫特细粉加入乳膏基质制备咪喹莫特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并观察咪喹莫特乳膏治疗125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结果:该制剂制备简单,质量可控,临床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治疗8周总有效率97.6%。 结论:咪喹莫特乳膏是治疗尖锐湿疣的有效药物,可作为第一线药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 0 0 5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73例神经性皮炎和湿疹患者分别外用 0 0 5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和 0 1%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 ,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 2周后 0 0 5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有效率为 89 5 % ,0 1%糠酸莫米松乳膏的有效率为 6 8 6 %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两组不良反应均少。结论  0 0 5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王栋  郭珉  麻世泽  韩国柱 《中国药房》2007,18(34):2686-2687
目的:制备氧化锌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水包油(O/W)型基质制备乳膏;采用乙醇-氯仿(1∶1)溶解基质,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滴定法测定其中主药的含量。结果:所制备乳膏涂展性好,性状、鉴别、检查等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其主药含量约为16%。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靠,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肤炎清乳膏的制备工艺,以及考察肤炎清乳膏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O/W的方法制备肤炎清乳膏并且优化其制备工艺,其次进行肤炎清乳膏与软膏的质量检查与比较,然后采用凝胶扩散法进行肤炎清乳膏与软膏的体外释放度研究与比较。结果与肤炎清软膏相比,肤炎清乳膏在主药含量、刺激性、稳定性等方面无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外观方面优于肤炎清软膏,而且肤炎清乳膏有更强的体外释放度。结论肤炎清乳膏比肤炎清软膏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痤疮乳膏及其微米制剂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痤疮乳膏及其微米制剞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2例)、治疗组2(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1、治疗组2分别外用痤疮乳膏及微米痤疮孔膏,对照组外用0.025%维A酸乳膏,连续治疗6周。结果:3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0%、27.27%。结论:痤疮乳膏、微米痤疮乳膏治疗痤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纳米银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纳米银为主药,乳化法制备O/W型纳米银乳膏;考察乳膏粒径及分布;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制剂含量;对乳膏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乳膏粒径约为15.2nm,粒径分布窄;纳米银的含量约为20μg·g-1;乳膏稳定性试验各检测指标在考察期内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处方工艺简单、可行,制剂质量可控、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