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黄芪多糖体外抗CVB_3病毒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SP)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所致的VERO和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病变抑制作用及病毒繁殖抑制反应,并测定其对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LDH、CK-MB)活性的影响。方法在VERO细胞、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中加入不同稀释度ASP后,感染CVB3病毒,观察细胞病变,MTT染色比较各组间活细胞数的变化,病毒繁殖抑制实验比较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的差别;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LDH和CK-MB活性。结果 ASP在上述实验中可降低CVB3病毒造成的细胞凋亡(P<0.01)及抑制病毒的繁殖对心肌细胞释放心肌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ASP对CVB3病毒感染的VERO和乳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在一定浓度下可降低心肌酶的释放,其作用机制尚需做进一步实验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滨蒿总黄酮在体内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滨蒿总黄酮0.10,0.20和0.40g·kg-1组、利巴韦林组、复方一枝蒿颗粒组、病毒对照组和对照组,采用甲型流感病毒PR/8/H1N1滴鼻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连续灌胃给药7d。计算肺指数并测定肺匀浆中IL-6和IL-8的水平;体外Cytopathic effect(CPE)法观察滨蒿总黄酮抗甲型流感病毒A/京防/262/95(H1N1)的作用。结果滨蒿总黄酮0.10,0.20和0.40g·kg-1给药后能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PR/8/H1N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明显降低肺匀浆中的IL-6水平(P<0.01);滨蒿总黄酮0.40g·kg-1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肺匀浆中IL-8的水平(P<0.05);滨蒿总黄酮在体外对A/京防/262/95(H1N1)的IC50值为6.9μg·mL-1,治疗指数(SI)为55.1。结论滨蒿总黄酮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其有良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盐藻多糖体内抑菌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盐藻多糖体内抑菌和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腹腔注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考察盐藻多糖的体内抗菌作用;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和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考察盐藻多糖的体内抗炎作用。结果盐藻多糖100和200 mg/kg剂量组能显著增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24 h内的存活数,显著抑制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廓炎性肿胀;盐藻多糖50,100和200 mg/kg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通透性的增加。结论盐藻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内抑菌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鼠尾藻多糖的制备及其抗凝血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在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Kuntze)多糖进行脱色精制及氧化降解的基础上,研究其抗凝血活性。方法采用硅藻土脱色、次氯酸钠降解制备鼠尾藻多糖(PST)及其3种降解物,采用剪尾法和毛细管法对其进行抗凝血活性初步研究。结果4种鼠尾藻多糖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3种降解物还能使小鼠的出血量显著增加。结论鼠尾藻多糖具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且其抗凝血作用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取八角多糖,并测定多糖含量和进一步研究其抗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及醇沉法提取八角多糖并利用Sevage法脱蛋白对其进行纯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经纯化后的八角多糖样品中纯多糖的含量。最后采用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研究八角多糖清除·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效果。结果八角提取纯化后的多糖样品中纯多糖含量达1.34%。结论八角多糖清除O2-·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能力均较强。  相似文献   

6.
羧甲基茯苓多糖体外抗艾滋病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华贵  杨占秋 《医药导报》2008,27(10):1156-1158
目的 观察羧甲基茯苓多糖(CMP)体外抗艾滋病病毒(HIV)作用. 方法 通过观察CMP对HIV-1ⅢB诱导感染C8166细胞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实验及对HIV-1ⅢB感染MT4细胞的保护实验进行CMP抗HIV-1活性研究. 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 10.000, 1.000和0.100 g&#8226;L-1CMP对C8166细胞培养上清液HIV-1ⅢB P24抗原的分泌有抑制作用(P<0.05), IC50为1.8 g&#8226;L-1, 10.000和1.000 g&#8226;L-1CMP对感染HIV-1ⅢB的MT4细胞有保护作用(P<0.05), EC50为0.5 g&#8226;L-1. 结论 CMP体外有一定的抗HIV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硝基氯苯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及醋酸灌肠法对SD大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造模,并做对比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复合造模组、醋酸造模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作为各项指标对照,各组均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分别在第1、15和29d取样观测大鼠的一般情况变化、结肠组织黏膜损伤评分(CMDI)、病理组织学评分(TDI),检测血清IL-2、IL-4、IL-6、IL-10、IL-17、IL-23等细胞因子水平,并对各组细胞因子与黏膜评分及病理评分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IL-2: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第1d、第15 d)和醋酸组(第1d)显著降低;而复合组第15 d与醋酸组第15 d比较显著降低.IL-6:与对照组及醋酸组(第1d)比较,复合组(第1 d)显著升高.IL-10: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第1d、第15 d)和醋酸组(第1d、第15 d、第29 d)显著降低;IL-17: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第1d、第15 d)和醋酸组(第1d)显著降低;而醋酸组(第15d)与复合组(第15 d)比较显著升高.CMDI: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均有显著升高.TDI:与对照组比较,醋酸(第1d)、复合(第1d)有显著升高.相关性:IL-2、IL-10、IL-17与CMDI明显相关;IL-2与TDI明显相关.结论:二硝基氯苯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及醋酸灌肠法均能造成SD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与醋酸灌肠法比较,二硝基氯苯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有可能通过下调IL-2,上调IL-6、IL-17,从而加重和延长大鼠免疫紊乱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败酱草多糖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败酱草多糖(AP4)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经提取、沉淀、离心、大孔吸附树脂两次层析后,得败酱草抗病毒多糖AP4.通过细胞培养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对Hela细胞的致病变作用及AP4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Hela细胞的治疗作用.结果: AP4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11.07mg/ml,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097mg/ml,治疗指数(TI)为114;病毒唑半数中毒浓度(TC50)2.087 mg/ml,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0385 mg/ml,治疗指数(TI)为54.结论: 败酱草抗病毒有效部位AP4在Hela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C-FUC)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探究其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增殖情况;中性红法检测吞噬活性;Griess试剂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RT-PCR检测巨噬细胞下游细胞因子IL-6、IL-10、Toll样受体和相关信号分子My D88、TRIF、NF-κB的mRNA表达量。结果 SC-FUC对巨噬细胞增殖、吞噬能力和NO分泌均有促进作用,在作用前期(6h和12h)效果更为明显。SC-FUC能上调细胞因子IL-6和IL-10的mRNA表达量,上调TLR4、TLR5、TLR9的表达量,促进信号分子My D88、TRIF和NF-κB的mRNA表达量。结论 SC-FUC能够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分泌NO、IL-6、IL-10等细胞因子,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SC-FUC激活巨噬细胞的信号通路与细胞表面TLR4、TLR5、TLR9及NF-κB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琐琐葡萄(Vitis viniferal L)为葡萄科小无核红葡萄,药用果实,主产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和田、鄯善等地[1],具有健脾胃、理肺、生津、养血等功效;在维吾尔医临床主要应用于脾胃不和、神志不安以及小儿麻疹和肝炎等病症的治疗[2],  相似文献   

11.
王松  罗猛  李楠  祖元刚  王微 《黑龙江医药》2011,24(5):696-699
目的:考察螺旋霉素的体外抗菌及抗炎活性.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供试菌种研究抗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硫酸化香菇分级多糖抗肿瘤活性。方法:提取香菇子实体多糖,用浓硫酸法进行结构修饰,经不同分子量超滤膜超滤进行分级,再对分级组分进行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检测。结果:得到6个香菇硫酸化分级多糖,其中两个组分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硫酸化分级多糖抗肝癌细胞的活性呈量效关系,且低分子量组分活性强于高分子量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褐藻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凝血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测定其APTT、PT和TT。结果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和空白对照组APTT测定分别为62.7±11.3(s)、35.6±9.7(s),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T测定分别为19.5±4.8(s)、13.4±4.7(s),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TT测定分别为39.3±9.8(s)、21.5±7.3(s),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褐藻中岩藻聚糖硫酸酯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农吉利碱凝胶剂体外透皮性能,并考察其对小鼠鳞状细胞癌的初步药效作用。方法采用立式Franz扩散池,进行农吉利碱凝胶剂体外透皮试验;以小鼠鳞状细胞癌为动物模型,考察农吉利碱凝胶剂疗效。结果农吉利碱凝胶剂体外透皮性能良好,农吉利碱凝胶剂对小鼠鳞状细胞癌有明显抑制作用,高剂量组抑瘤率达35.26%。结论农吉利碱凝胶剂透皮性能良好,具有明显抑制鳞状细胞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德胜  刘为忠  吕青志 《中国药房》2012,(31):2934-2937
目的:建立樱桃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药材经水解后提取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薄层色谱(TLC)法检测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存在与否;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槲皮素与山柰酚的含量;Fenton反应法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UV法芦丁的检测浓度在11.0~110.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1.3%,n=6);TLC可清晰检出槲皮素与山柰酚;HPLC法槲皮素与山柰酚的检测浓度分别在37.5~1200.0ng·mL-(1r=0.9997)、62.5~2000.0ng·mL-(1r=0.9994)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RSD=3.4%,n=9)、100.0%(RSD=1.9%,n=9);樱桃叶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并呈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樱桃叶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水溶性紫杉醇衍生物(Peg-Leu-Taxol,PLT)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方法以MTT还原法检测PLT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表达.结果PLT能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非小细胞肺癌(PG-49)和红白血病(K562)细胞的生长.细胞形态呈凋亡特征性改变,细胞皱缩,核染色质凝缩、碎裂、亮珠状浓染.细胞p21wafl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PLT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p21wafl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槐定碱阳离子脂质体,并探讨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主动载药法制备槐定碱阳离子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表征研究,采用MTS方法考察槐定碱阳离子脂质体对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制备得到的槐定碱阳离子脂质体呈类圆形,表面光滑,其平均粒径和聚分散指数分别为242.2 nm和0.180,表面电荷为+32.5 m V,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8.62%和5.97%。槐定碱阳离子脂质体对3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均明显高于槐定碱,而空白阳离子脂质体对细胞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作为槐定碱的载体有利于将药物透过细胞膜,提高抗肿瘤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8.
蔓荆子挥发油体外化学模拟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蔓荆子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应用 Fenton 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蔓荆子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挥发油浓度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蔓荆子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清除能力与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挥发油浓度与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清除能力呈正相关。结论:蔓荆子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1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9.
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和8:1)、头孢哌酮/舒巴坦(1:1和2:1)的抑酶增效作用,并比较同类复方制剂在临床常用量时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409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测定。结果: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和8:1)、头孢哌酮/舒巴坦(1:l和2:1)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的MIC50/MIC90均较头孢哌酮钠单用时降低2~4倍。对大肠埃希菌(包括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包括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的MIC50/MIC90分别较头孢哌酮钠单用时降低2~64倍和2~8倍,尤其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MIC50/MIC990也分别降低8~32倍和2—8倍。同类复方制剂对上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MIC50/MIC90在临床常用量的1/256—1/65536倍,MIC50和MIC90较按常规试验配比组分别降低3~33倍和4~87倍。结论:头孢哌酮与他唑巴坦或舒巴坦联合应用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头孢哌酮的体外抗菌活性,头孢哌翮/他唑巴坦4:1和8:1的体外抗菌活性基本相当,均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1:1和2:1。4种同类复方制剂的体外抗菌活性,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亦优于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酸基葛根素衍生物在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方面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SD大鼠和KM小鼠,分别考察乳酸基葛根素对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T波幅度和氯仿致心律失常小鼠的心室纤颤阳性率,以及对高血脂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乳酸基葛根素衍生物能显著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和小鼠心律失常,可显著改善急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生物活性优于葛根素。结论乳酸基葛根素衍生物是一种活性较高的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葛根素衍生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