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腰椎滑脱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腰腿痛患者总数的5%.采用椎管减压、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是近年来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法之一.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6年7月应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影像导航引导椎弓根钉加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系统引导椎弓根钉加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性和效果。方法对56例腰椎滑脱患者在脊柱影像导航系统引导下利用椎弓根螺钉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加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术。手术后对内植物和导航虚拟影像进行测量,疗效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定术前、术后分数,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融合率。结果植入物实际影像图与导航虚拟手术路径图重叠,复查CT示内植物位置理想,椎弓钉位置评级:理想210枚(94%),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1年10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7分,随访时为12.5分,优良率91%。结论影像导航系统引导椎弓根钉加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植入前可以虚拟出内固定植入的手术环境和路径;植入中可以实时追踪手术器械的位置变化,使内植物精确植入最佳位置,提高了椎弓根钉和融合器植入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手术,行椎管彻底减压,利用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取三面带皮质骨的髂骨行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36例。结果复位满意率为91.7%,椎体间高度恢复正常,术后平均改善率(JOA评分)为85.3%,临床疗效优良率(Asher疗效评定)为94.4%,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及断钉等。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椎弓钉系统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2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滑脱患者椎弓根螺钉系统作滑脱复位后椎间植骨治疗.随访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6个月~7年,平均2年6个月.疗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0%.9例Ⅰ度滑脱患者术后全部解剖复位;45例Ⅱ度滑脱患者5例留有Ⅰ滑脱;4例Ⅲ度滑脱患者1例留有Ⅰ度滑脱.术后与术前比较,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椎弓钉系统和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李广海  肖莉 《江西医药》2009,44(1):32-34
目的评价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其中Ⅰ度滑脱17例,Ⅱ度滑脱6例Ⅲ度滑脱1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滑脱复位,减压,内固定,椎间及后外侧融合。结果24例患者经6—48个月随访,植骨融合时间为4-6个月。X线片均显示内固定未松动,脱出,断裂,无复位丢失及Cage移位现象,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序列恢复良好,患者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结论椎弓根钉、椎间及后外侧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护理及效果。方法对39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全椎板减胝,椎间植骨加节段性腰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术,术前重点做好心埋护理,训练指导;术后做好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各种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相应的出院指导,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2~3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效果,内周定尤松动、无脱出、无断裂及椎间植骨移位现象,椎体间完全融合,伤口Ⅰ期愈合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结论弓根钉加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较理想的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患者牛活质量,保证手术成功及术后功能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鹏 《哈尔滨医药》2012,32(1):29-29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其适应症.方法 选择38例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手术,观察复位情况、融合率、客观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等.结果 随访时间14 ~ 120个月,完全复位24例,部分复位14例.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34例,良3例,可1例.结论 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需进行充分减压,椎弓根钉复位提供良好的固定作用.椎间单纯自体骨植骨与使用椎间融合器一样有较高的融合率,并且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腰椎滑脱由退行性变、峡部裂、创伤、发育不良及病理等原因造成,是引起下腰痛及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脊柱滑脱症的治疗原则是确保融合,尽可能恢复解剖序列,解除产生疼痛症状的原因。自上世纪  相似文献   

9.
牛建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568-3570
目的探讨采用椎间融合器加颗粒状自体骨椎间融合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滑脱症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椎间融合器加颗粒状自体骨椎间融合治疗,对照组使用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两组病例的术中情况、症状改观情况、融合率、影像学指示椎间隙变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91.6±4.7)min,(670.8±14.5)ml,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7.39,均P〈0.01)。观察组共9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15例发生并发症,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P〈0.01)。两组椎间隙高度调查显示观察组对其改观明显(t=38.49,P〈0.01)。两组融合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9,P〉0.05)。结论采用椎问融合器加颗粒状自体骨椎问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在手术安全性、术后并发症控制、椎间高度改善相比,观察组有其优越性,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0.
殷建华  张胜林  徐信龙 《江苏医药》2012,38(24):3027-3028
腰椎滑脱的常见原因有退变性及峡部裂性,常合并有腰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是下腰痛常见的病因之一,发病率可达6%.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我院2005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该方法治疗腰椎滑脱23例,经过8-24个月的随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不同融合方式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10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A组62例和B组46例,A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B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外侧融合术(PLF).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滑脱率、融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预后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长于或多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2组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DI及滑脱率较术前改善,且术后2年A组JOA评分较B组高,ODI及滑脱率低于B组(P<0.05).2组术后2年融合率及预后总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联合P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较PLF好,但2种方法融合率及预后效果无明显差异,应根据手术操作不同和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分析,探讨该技术的优点,技巧及适应症。方法 1998年9月-2003年4月,临床应用50例,单纯后入路椎体间融合7例,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3例。结果 经随访0.5-3年,平均1.5年,优良率94%,无神经根、马尾损伤,无融合器移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本技术能保持脊柱长期稳定,增加植骨融合面积,维持正常的腰椎前凸,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的要求,是治疗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达97%,植骨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00%。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可使不稳节段即刻稳定,骨性融合率高,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取袋鼠体位,经腰长短肌肌间隙入路置钉,二支撑点着力提拉复位等(下称综合微创)措施对腰椎滑脱进行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的手术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对58例需要手术治疗的I~III度的腰椎滑脱患者,采用综合微创手术。并进行为期12~29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创伤,手术并发症,临床效果,滑脱角和椎间高度,滑脱复位率及融合率。结果手术时间90~130min,平均110min,出血量200~600mL,平均350mL。无硬脊膜撕裂。术后2例患肢皮肤麻木加重,3个月后恢复。2例患肢仍疼痛,2周后消失。切口全部I期愈合。术后1周内X线检查,54例滑脱完全复位,4例复位率>90%。末次随访未见复位丢失,融合率98.2%。未发生断钉、断棒。无"融合病"发生。结论综合微创手术措施治疗I~III度腰椎滑脱,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减压彻底,并发症少,滑脱椎复位、融合率高,临床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DRFS撑开复位系统及椎体间植骨融合在腰椎体滑脱症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腰椎滑脱患者行DRFS手术,术后随访5~18个月。结果滑脱率术前平均35%,术后平均5%,植骨融合率94%,断钉1例;综合评价优良率94.5%。结论DRFS复位固定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复位固定可靠。椎体间植骨融合用骨量少,取骨方便,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44例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均择期行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00%,术中、术后住院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ODI评分均较术前提升(P0.05);随访结束时植骨融合成功率为97.73%。结论: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症采用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治疗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量人腰椎e角及椎弓根长度作为临床操作及改进椎弓根螺钉结构的基础。方法搜集人新鲜L1-L5腰椎标本60个,共120个椎弓根,测量其e角及椎弓根长度。结果L1-L5e角分别为(15±3.19)°、(19.91±2.19)°、(24.08±4.36)°、(25.29±4.10)°、(30.25±4.71)°,椎弓根长度分别为(14.60±1.87)mm、(15.97±0.88)mm、(15.85±1.49)mm、(17.21±1.59)mm、(19.13±2.36)mm。结论L1-L5e角及椎弓根长度对临床实际操作和研制膨胀式椎弓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9月对3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8个月。临床疗效:优27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3.8%。术前ODI为(42.2±7.3)%,术后终末随访ODI为(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合适的术式,进行良好减压的同时可重建腰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腰椎滑脱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平乐骨伤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6例腰椎滑脱需经手术治疗患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取Steffee术和RF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滑脱复位率等各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椎滑脱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65例。术后应用复位指数、融合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的下腰痛评定标准,判断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应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24~36个月,平均30个月。A,B两组患者复位指数术前术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A,B两组术前和术后ODI、JO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两种术式在临床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种融合器在临床实践中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