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米卡星全日剂量单次用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35例耳、肾功能正常的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采用阿米卡星全日剂量单次给药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单次用药疗效与二次用药比较无明显差异。单次用药治疗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2例患者出现听力下降,但2周内恢复正常。二次用药治疗后3例病人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α1-微球蛋白(α1-MG)出现异常变化;2例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1月内未恢复正常。提示:在获得满意疗效的同时,为有效降低不良反应,15mg/kg全日剂量单次用药对患者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的阿米卡星对小儿尿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监测阿米卡星的肾毒性并探讨其安全剂量和疗程。方法:对12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别使用阿米卡星7.5,10,15mg·kg-1·d-1,治疗3d及7d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β2MG(n=36),用速率法测尿素氮(BUN),肌酐(Cr)(n=36)。结果:尿β2MG升高率,15mg·kg-1·d-1组显著高于7.5mg·kg-1·d-1组(P<0.01);10mg·kg-1·d-1组与7.5mg·kg-1·d-1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血β2MG、BUN、Cr的均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尿β2MG是评价阿米卡星肾毒性特异的敏感的指标,儿童阿米卡星的安全剂量是7.5~10mg·kg-1·d-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日剂量单次与分两次给药方案对阿米卡星体内抗菌作用及耳、肾毒性的影响.方法1.药效学实验健康雄性豚鼠,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经气管注入建立肺炎模型,随机分成日剂量单次给药组(OD)、日剂量分两次给药组(BID)(给予阿米卡星100mg/kg/d肌注)和对照组(C)(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肌注qd),共72h.观测体温、体重变化,查WBC和CRP,取感染豚鼠肺组织制成匀浆,定量培养后进行活菌计数.2.毒性实验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成OD、BID和C组,给予阿米卡星200mg/kg/d肌注,共4w.测定血BUN、Cr、尿NAG酶并计算Ccr,制备肾组织HE染色的病理切片及电镜标本综合评定肾毒性;测定听性脑干反应阈值,结合琥珀酶杂色的耳锅铺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耳蜗形态学变化,综合评价耳毒性.结果1.药效学实验治疗72h后OD和BID组的体温、体重减少量、WBC、CRP及肺组织匀浆活菌计数均显著低于C组(P<0.05),但OD和BI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毒性实验OD组2周时的尿NAG酶和4周时的血BUD显著低于BID组(P<0.05),4周时的Ccr显著高于BID组(P<0.05),耳蜗外毛细胞缺失数显著少于BID组(P<0.05).结论阿米卡星日剂量单次和分两次给药方案的体内抗菌作用相当,与日剂量分两次给药相比单次给药可降低耳、肾毒性.  相似文献   

4.
氨基甙类抗生素的主要副作用是对肾和耳前庭的毒性,而肾毒性的发生与该类药物在肾皮质内的蓄积密切相关。对大鼠体内的实验表明,肾皮质对庆大霉素、乙基西梭霉素的摄取随着血清药物稳态水平的增加而趋向饱和。这一动力学模型的含义是,与连续静脉输注法相比,全日剂量一次注射给药,肾皮质摄入药物的量显然较低,因为前者持续较低的血药浓度更利于肾皮质对药物的摄入。动物实验还证明相同剂量的庆大霉素若采用连续输注给药也导致肾皮质内药物蓄积增高。  相似文献   

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是临床连续使用该类药物的主要制约因素,动物和人体研究的数据显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与药物在肾皮质中的累积有关,累积又可能与剂量方案有关,如较高的剂量较低的给药频率可能会降低药物在肾皮质中的累积水平,并因此降低药物的肾毒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集中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磷脂酞肌醇磷脂酶A1和A2的抑制作用导致层状抗体的形成,并由此产生细胞毒性。Rybak等在怀疑或已证实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患者中,对每日单次给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和耳毒性与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环孢素血药浓度与肾移植效果间关系。方法 对97例接受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受者术后8周内206例次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受者术后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将其分为术后正常组、急性排斥组、急性毒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以单克隆抗体试剂测定环孢素血药浓度。结果 术后正常组62例移植肾功能良好,环孢素的给药剂量为52±1.9 mg/kg·d,171例次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平均值为309.85±131.69μg/L;术后急性排斥组 26例,距发生排斥反应最近一次的环孢素血药浓度平均为165.80±123.13μg/L,环孢素的给药剂量为 4.8±1.6mg/kg·d;术后急性毒性组9例,距发生毒性反应最近一次的环孢素血药浓度平均为556.51±102.50μg/L,环孢素的给药剂量为6.2±1.0mg/kg·d。三组之间环孢素的给药剂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环孢素血药浓度却相差很大,两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与排斥组 P< 0.05;正常组与毒性组P< 0.05;排斥组与毒性组P< 0.01)。结论 环孢素浓度较低时,出现排斥反应的可能性较大;而环孢素浓度较高时,发生毒性反应的机会较多。  相似文献   

7.
阿米卡星剂量的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13例临床病人的阿米卡星血药浓度测定,显示0.4g/d分两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的用药方案达不到有效治疗浓度,需要改进,临床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及周期,避免引起耳肾毒性。建议临床加强治疗监测,合理设计给药方案,提高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个体化给药程序及阿米卡星临床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降低阿米卡星的耳毒性、肾毒性 ,为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研制了阿米卡星个体化给药系统程序 (I ASP)。方法 :IASP程序用VB6 .0开发 ;血药浓度监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数据采用自编的IASP程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ASP程序具有目前国内首创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的建立、药动学参数估算、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管理、自动添加患者档案、多功能模糊查询和回顾性分析等综合功能 ;在所监测的抗龟分支杆菌的阿米卡星中 ,6 1.77%的峰值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 ,99.14 %的谷值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 ,经卡方检验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给药 ,该 133例患者感染全部控制 ,并且无一例发生肾功能损害或器质性耳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的情况,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近年来使用过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的患者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患者一般信息、诊断、临床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①阿米卡星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纤维支气管镜下冲洗、结膜下注射给药为超说明书用药,目前无循证证据支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②阿米卡星使用剂量有93.11%患者存在不足,有少部分存在溶媒用量不足、配置浓度过高等现象;③合并用药:未发现单独使用者;④统计数据中有3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尿量减少和血尿,排除其他因素后考虑为阿米卡星引起的肾毒性,发生率为2.81%,且主要发生在老年伴基础疾病多者.结论:医院应做好阿米卡星注射液的合理使用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如何减轻阿米卡星的肾毒性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阿米卡星肾毒性发生机制是否存在基因等方面因素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利洛司酮对猕猴的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利洛司酮(比预期临床用药高50倍以上的剂量)对猕猴鼻饲给药1个月,观察其毒性作用,实验结果:给药前后的体重,心率,血压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血液学检测各项指标给药前后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生化学各项指标变化在正常范围内,给药组与对照组重脏器的器寂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脏器的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实验表明利洛司酮对猕猴没有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