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的心房收缩在整个心脏泵功能中起辅助功能,心室充盈期末的心房加强收缩,至少可使左室充盈量增加15%~20%,生理性起搏(AAI/DDD)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而迅速发展,其优越性已在众多的起搏急性血液动力学研究中得到证实。本文通过对原已置入单腔起搏器(AAI/VVI)41例患者,再置入电极实现多腔起搏的应用分析,探讨单腔起搏改为多腔起搏的方法学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49例右室起搏患者的体表心电图。表现为:起搏时心电轴左偏;起搏的QRS波时限增宽≥120ms,形态呈左束支阻滞图型,尤以V_1导联为典型;多数的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讨论了起搏间期与逸搏间期的关系、室房传导及起搏时的某些特殊心电现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玲  任国钧 《云南医药》1992,13(3):135-137
采用经胸壁心脏起搏与心内膜起搏对比研究的方法,测定心输出量、描记体表及心腔内电图,以判定其血流动力学效果及电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经胸壁心脏起搏与心内膜起搏有相同的起搏效果及类似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其心输出量还多于心内膜起搏。其电生理机制,通常只同时激动两个心室,在刺激电流较强时,可能同时激动心房与心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过度心尖部起搏损害心功能,并不能改善预后。生理性起搏的含义及作用机制在不断更新,间隔部生理性起搏获得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间隔部起搏可减轻功能性房室瓣返流,增加左心室充盈,明显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缩短患者绝对卧床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预防褥疮的发生,尤其对老年患者能够容易接受手术,使患者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唐安丽  周兰清 《云南医药》1993,14(5):268-269
报告房室顺序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12例,其中DDD起搏器6例,AAI 3例,DVI 2例,DDDR 1例。手术时电参数测定按照文氏点≥130次/分,A波振幅≥1.5—2.5mV,心房阈值≤1.5V,阻抗500—1000欧姆,手术后随访6—70个月(平均22.3个月)。对房室顺序起搏的有关问题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史有松 《蚌埠医药》1990,8(1):35-36
人工心脏起搏(ArtmCial Cardiac Pacing)是用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替代心脏起博点引起心脏搏动的一种治疗手段。由于设备条件、技术力量等多种因素,在基层医院要开展心脏起搏确有不少困难。近年来,我们利用基层医院简陋的条件和现有的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7.
全晓璐  赵平 《现代医药卫生》2023,(17):2935-2940
目的 探讨一种基于造影图像指导下的新的左束支起搏(LBBP)植入技术。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40例有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行LBBP(LBBP组),另20例患者行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RVP组),LBBP组在造影图像的精确指导方法下进行植入。记录2组患者标准12导联体表心电图,分别比较术前、LBBP及RVP时的QRS波时限,并选取植入时,术后1~3 d、3个月和术后1年随访时评估起搏参数和安全事件。结果 术后LBBP组QRS波时限较术前变窄[(123.95±30.31)ms vs.(108.03±14.40)ms,P=0.043],RVP组QRS波时限较术前明显变宽[(108.00±13.76)ms vs.(132.15±13.27)ms,P<0.001]。植入时LBBP组的起搏阈值为0.70(0.50,0.98)V,RVP组为0.75(0.53,0.80)V,术后随访期间2组均保持较低且稳定的起搏阈值;经过1年随访,LBBP组R波振幅有所升高[9.80(7.05,14.80)mV vs. 31.36(21.2...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90年代开始植入二、三腔生理性起搏器,开展了对左、右房起搏导线植入技术的研究,本文结合15例生理性起搏器的植入体会,讨论左、右心房电极导线植入技术。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全组15例,男12例,女3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49岁,平均70.5±10.2岁。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例,高度或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双结病变1例。心内电生理检查房室结传导功能正常者植入AAI起搏器,7例植入双腔起搏器,6例植入三腔起搏器。1.2 起搏电极导线的选择:15例患者植入15根右心房电极,均选用Capsare4523电极导线(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6例植入三…  相似文献   

9.
光雪峰  张戈 《云南医药》1998,19(6):420-421
急诊心脏临时起搏是急救中一重要措施,采用床旁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球囊电极心内膜起搏可比其他非心内膜途径起搏效果可靠稳定,但应用不当可造成气胸、血气胸、误入锁骨下动脉等并发症及起搏不成功,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不如经皮穿刺X线透视下股静脉置管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81例埋藏式经静脉心脏起搏经验,对有关的并发症和故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与右室间隔起搏(RVSP)相比较的具体优势。方法 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因三度AVB于该院住院并具备永久起搏治疗适应证的患者56例,26例行LBBaP,30例行RVSP,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电图QRS波宽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左心房前后径(LAAD)、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程控仪测定2组患者术中,术后3、6个月心室电极参数;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值;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LBBaP组患者QRS波宽度窄于RV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阈值、感知、阻抗均在正常范围内,LBBaP组术后无阈值增高现象。LBBaP组患者术后6个月LAAD和LVEDD低于RVSP组,LBBaP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F高于RV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2.
刘志华  汪康平 《江苏医药》1993,19(11):588-590
报告11例双腔起搏患,其中病窦综合征6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8例为DDD,3例为DDDR。静息状态下血流动力学检测表明双腔起搏的血流动力学作用优于VVI起搏而不如AAI起搏;房室延搁100ms和200ms的血流动力学作用不如150ms。对双腔起搏适应征,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的防治及频率应答功能的使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研究证明,与单纯心室起搏相比,心房起搏及双腔起搏能减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2003年10月-2005年6月有1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植入了Biotronic公司的Philos D,Philos DR及Protos DR/cls起搏器,并进行了随访观察,以探讨上述起搏器对PAF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起搏器减少右心室起搏程序模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起搏器的患者32例,分别以MVP模式、固定延长房室间期(LAVD)模式和增强的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模式起搏3个月后,比较此三种能减少右心室起搏工作模式的心室起搏百分比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在9个月的随访期中,所有患者未观察到与起搏器相关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不良反应事件。MVP模式下,心室起搏比例最少,明显低于Search AV+模式和LAVD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arch AV+模式下的心室起搏比例略高于LAVD模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中,MVP模式优于Search AV+模式及LAVD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入道起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心功能恶化,故临床医师在不断寻找更合理的右室起搏部位。目前关于右室流出道起搏及间隔部起搏的研究较多,关于右室流人道起搏的研究罕见,本研究对24例患者采用右室流人道起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分析研究心脏起搏器(心室按需起搏VVI和房室顺序起搏DDD)植入前后心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本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38例,27例植入心室按需起搏器,11例植入房室顺序起搏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容积(ESV/EDV)、心搏量(SV)与射血分数(EF);根据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比的检测结果,又分为<40%组和≥40%组。结果两种起搏器植入后ESV/EDV均有所升高,SV与EF有所降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比≥40%组患者ESV/EDV的增加比例更高,SV与EF的降低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导致心功能下降,患者接受过多的心室起搏后心功能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诱发或加重心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更换起搏器的原因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9年12月共15年间156例更换起搏器的指征和起搏器电极阈值的变化。结果 156例更换起搏器患者,累积更换177例次,因起搏器质保到期129例次,占72.9%;电池耗竭38例次例,占21.5%,其中提前耗竭者6例;因起搏器并发症更换者10例,占5.6%,包括起搏器过敏1例,电极断裂和脱位6例,感染者3例。第1次更换时间平均(94.8±21.9)月,保留电极者79.9%,电极电压阈值从(0.80±0.26)升高到(1.53±0.73);第2次更换平均(85.7±22.8)月,保留电极者占27.8%;更换起搏器类型者11例,占6.2%。结论更换起搏器的主要原因是质保到期,电池耗竭为次要原因,起搏电极平均可应用180个月(15年)左右,更换前仔细评估起搏器及电极的阈值情况,可望减少更换次数。  相似文献   

19.
20.
张萍  谢贵华  崔长琮  张全发 《贵州医药》2002,26(11):975-976
目的观察不同心脏起搏电极植入后起搏阻抗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3例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 4 9条电极 ,其中分形涂复电极 2 5条 ,激素释放电极 2 4条 ,用配套体外程控仪测定术后 1、10、2 2、30、90及 180天的起搏阻抗和电压阈值。结果发现分形涂复电极的起搏阻抗逐渐降低伴随相应的电压阈值逐渐升高 ,阻抗低谷及电压峰阈值约在术后 10天左右出现 ,分别为 4 2 6±6 9Ω和 0 95± 0 2 1V ,然后又逐渐恢复 ,术后 30天以后达到其术后 1天的水平并保持至术后 180天。激素释放电极的起搏阻抗及电压阈值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整个随访期无明显波动。结论起搏阻抗和电压阈值均能很好反映起搏电极的电性能以及起搏器安置术后电极 /组织界面处的情况。将二者结合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择期进行安全的低能量输出程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