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揭示中国南海海绵和珊瑚共附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9种不同的真菌培养基对海绵和珊瑚中的共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纯化,根据真菌18SrDNA对所分离的真菌进行鉴定,使用MEGA 5.2软件对所分离真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采用圆形滤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采自南海的6种海绵与3种珊瑚中共分离得到106株真菌菌株,通过形态分析和序列分析排重得到41株独立真菌菌株。18SrDNA序列比对结果分析显示,分别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11个目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4个目,共计26个属。其中子囊菌门所占比例最高为93.4%,剩下的6.6%为担子菌门。通过抑菌活性筛选显示部分真菌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中国南海海绵和珊瑚共附生真菌丰富的种群多样性及部分真菌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绵和珊瑚共附生真菌及生产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珊瑚共附生真菌抗菌活性。方法采用96孔板培养法结合酶标仪测定。以6种常见的致病或致食品腐败的细菌为指示菌,对其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对抗菌能力及抗菌谱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共分离丛生形盔珊瑚共附生真菌19株,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高活性菌株占52.63%,其中4-4、4-5两菌株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丛生形盔共附生真菌是潜在的抗菌资源,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综合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海洋共附生微生物,特别是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无脊椎动物来源的共附生微生物,引起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依化合物结构类型综述了21世纪以来文献所报道的珊瑚来源真菌的天然产物,并统计分析了化合物的结构与菌株来源及生物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自东海的一种海绵 Hymeniacidon corticata 共附生微生物的分离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筛选.方法 利用各种分离培养基从海绵中分离出共附生微生物,从中挑出代表性的共附生放线菌8株及真菌5株,发酵培养后提取粗提物检测其对人类痛原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茵作用以及对卤虫的毒性作用.结果 共附生真菌的发酵粗提物抑茵活性较低,而放线菌有较强的广谱抑茵作用.对植物病原真茵生长的抑制,共附生真菌具拮抗作用的菌株较多.一部分放线菌菌株代谢产物对卤虫的毒性作用和抑菌效果表现出负相关性.结论 海绵 H.corticata的部分共附生放线菌及真菌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一株软珊瑚共附生真菌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采自广西涠洲岛的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sp.中分离获得的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ZJ-2008015)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方法,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卤虫致死活性模型和抗菌活性模型评价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从该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sydonic acid(1),expansol G(2),(+)-sydowic acid(3),cyclo(L-Trp-L-Phe)(4),homodimeric WIN 64821(5)和ergosta-6α-hydroxy-4,22-dien-3-one(6)。结论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没药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1~3对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研究从花柳珊瑚共附生真菌Arthrinium sp.分离得到的1-甲基-2,3,6,8-四羟基氧杂蒽酮(1)和1-甲基-2,3,4,6,8-五羟基氧杂蒽酮(2)的化学结构及其抗细菌和抗病毒活性。方法 利用现代波谱解析方法和X-ray单晶衍射技术,对化合物1和2的化学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抗细菌和抗病毒活性模型对其生物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化合物1的结构首次通过单晶数据进一步确定;体外化合物1显示抗病毒活性,化合物1的IC50值为27.40 μM,强于阳性药利巴韦林的抗HSV活性(IC50 = 313.00 μM)。结论 化合物1的单晶数据、以及活性数据对今后系统研究氧杂蒽酮类化合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1株柳珊瑚共附生真菌具有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及抑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等手段,对采自中国南海的柳珊瑚Echinogorgia rebekka中分离获得的共附生链格孢霉属真菌Alternaria sp.(WZL003)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方法,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以海洋病原菌和污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为对象研究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从该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获得1个对V.anguillarum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macrosporin。结论初步的抑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破坏鳗弧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导致细胞通透性增加,胞内大量内容物外泄,最终导致菌体死亡,从而起到抑菌作用。本研究首次报道了macrosporin对鳗弧菌的抑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一株六放珊瑚来源真菌Exserohilum sp.中活性天然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六放珊瑚来源的真菌Exserohilum sp.中活性天然产物。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HPLC等分析和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质谱等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致病真菌、细菌和海洋污损细菌为活性模型对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从Exserohilum sp.中分离鉴定了4个天然产物 (1–4),化合物3对致病真菌Candida albicans和海洋污损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显示中等抑制活性,MIC 分别为16.33 和32.65 μg/mL。结论 从海洋来源的真菌中分离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1–4,化合物3 对致病真菌和海洋污损细菌显示中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海绵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LZDX-32-1中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利用硅胶、半制备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菌株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UV、NMR、MS等波谱学分析及文献数据比对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检测了化合物的人肿瘤细胞毒性。结果 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okaramines H(1)、okaramines J(2)、fumitremorgin B(3)、verruculogen(4)、paspaline(5)。细胞毒活性测试发现在浓度为10μM条件下,化合物5对A549、HCT-8和MCF-7三种细胞具有一定细胞毒活性(抑制率分别为70.45%、67.03%和88.54%)。结论 从海绵共附生真菌P. janthinellum LZDX-32-1中分离鉴定了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具有肿瘤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0.
卤化天然产物是一类常见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医药研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卤素的存在通常可以增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海洋是卤化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这些卤化物由海绵、海藻、珊瑚、真菌和细菌等生物产生。文章按照化合物中卤素原子的不同综述了近十年(2012年-2022年3月)181个海洋来源卤化天然产物及其抗菌、抗抗肿瘤和抗污等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海鞘作为海洋药物的重要源泉,从中分离的8%的活性化合物被认为源自其共附生微生物。近年来,海鞘微生物来源次级代谢产物因其新颖的化学结构和显著活性而逐渐受到关注,在海洋药物研发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1994~2022年初报道的150个新的海鞘微生物天然产物的来源、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结构类型主要包括聚酮类、生物碱类、萜类和肽类等,并展望了海鞘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对耐药菌敏感的化合物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海洋真菌因其能够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代谢产物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按照海洋真菌的来源进行分类,从海洋动物来源真菌、红树林来源真菌、海藻来源真菌、海水来源真菌等4个方面,综述了2014年来发表的具有抗菌活性的海洋真菌来源的新的天然产物,主要介绍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结构式曾有文献报道的未包括在内,为具有抗菌活性的海洋真菌天然产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角果木是长期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典型真红树植物,因从其中分离到一系列具有优良抗肿瘤活性的萜类成分使得角果木内生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近10年来从角果木内生真菌中分离到的72个化合物进行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评述,以期概述角果木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为角果木内生真菌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have as of now been acknowledg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bioactive substances and drug leads. Marine flora and fauna, such as algae, bacteria, sponges, fungi, seaweeds, corals, diatoms, ascidian etc. are important resources from ocean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90% of the total oceanic biomass. They are taxonomically different with huge productive and are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novel chemical signatures and bid a tremendous opportunity for discovery of new anti-cancer molecules. The water bodies a rich source of potent molecules which improve existence suitability and serve as chemical shield against microbes and little or huge creatures. These molecules have exhibited a range of biological properties antioxidant, antibacterial, antitumour etc. In spite of huge resources enriched with exciting chemicals, the marine floras and faunas are largely unexplored for their anticancer properties. In recent past, numerous marine anticancer compounds have been isolated, characterized, identified and are under trials for human use. In this write up we have tried to compile about marine-derived compounds anticancer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diverse flora and fauna and their underlying mechanisms and the generous raise in these compounds examined for malignant growth treatment in the course of the most recent quite a long while.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究井冈山地区龙脑樟来源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抗菌活性,为新型抗菌活性天然产物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方法 采用组织切块及研磨法分离植物来源真菌;依据形态学特征观察、ITS测序对菌株进行鉴定;菌株发酵产物经乙酸乙酯萃取,粗浸膏经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 从龙脑樟树的叶片、树皮、种子及树周苔藓中分离纯化出真菌197株,经ITS测序比对归属于29个属,显示出较好的真菌多样性。对真菌室温静置发酵后获得的代谢粗提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发现其中50株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活性,从菌株JDWHS-7-081发酵产物中获得1个化合物。结论 井冈山地区龙脑樟来源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筛选获得的抗菌活性菌株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源于海洋真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微生物以其生存于特殊的生物环境中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30多年来,从海洋真菌中分离鉴定近300个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许多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活性。本文对近10年来海洋真菌所产生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珊瑚共生真菌中获得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方法通过集成化学与细胞毒性的筛选方法筛选目标菌株,采用现代色谱和波谱的方法分离鉴定目标菌株的活性代谢产物,通过化学沟通鉴定化合物的绝对立体构型。结果和结论从采自广西涠洲岛的花刺柳珊瑚(Echinogorgia floraNutting)中筛选获得了1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青霉菌(Penicillium sp.)gxwz406,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S(-)-2-(2-hydroxypropanamido)benzamide(1)、R(+)-chrysogine(2)2、-pyruvylaminobenzamide(3)、nicotinamide(4)和2',3'-dihydrosorbicillin(5),并首次确定了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review describes research on novel natural cyclobutane-containing alkaloids and synthetic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terrestrial and marine species. More than 210 compounds have been confirmed to show antimicrobial, antibacterial, anticancer, and other activities. Structures, origins, biosynthesis, photodim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a selection of cyclobutane-containing alkaloids and selected synthethic analogs of natural alkaloids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9.
The components of Artemisia and Labiatae species were isolated and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These compounds were found to have tannic activit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ctivity of the compounds comes from the caffeic acid moiety in their molecules, not from structural features of usual tannins (hydrolyzable and condensed tannins). These also showed several other biological activities.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on dimerization of caffeic acid derivatives was perform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