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连续治疗8周.运用徒手肌力量表(MMT)、简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简易平衡评定系统mini-BESTest,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MMT、FMA和mini-BESTe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定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镜像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康复病区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镜像疗法。比较2组训练前后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训练后2周、4周、6周观察组FMA-U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2周、4周、6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镜像疗法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还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常规组对患者应用常规训练,治疗组患者应用平衡功能训练。所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AM)、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结果训练后治疗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也均有改善(P<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功能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分上肢部分,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用Carrol...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运动想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增加运动想象训练,持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用Berg平衡评价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和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评定患者下肢平衡能力。结果治疗后,BBS评分和步长、步宽、步频、步速的评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运动想象疗法治疗组改善效果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能力,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远程康复信息化平台下实施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入选时间为2020年10—2021年10月,随机分组后观察组、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远程康复信息化平台下实施镜像疗法。比较两组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的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结果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在远程康复信息化平台下实施镜像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运动能力,同时还对其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价值,合理的护理方案有效改善促进了患者身体康复,推广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平衡功能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39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为DVT组(69例)和非DVT组(17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坐-立位平衡功能,logistic回归分析平衡功能对双下肢DVT发生的影响。结果 立位平衡未建立的患者DVT发生率为60.87%(42/69)。DVT组年龄大于非DVT组,且两组立位平衡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立位平衡是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双下肢DVT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立位平衡未建立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双下肢DVT发生率较高。立位平衡是双下肢DVT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应尽早进行立位平衡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镜像疗法结合音乐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结合音乐的镜像疗法,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runnstrom分级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Brunnstrom分级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结合音乐干预的镜像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肢体使用能力和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男性38例,女性26例),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FMA)、最大步行速度评定(MWS)及ADL等综合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比较治疗前后肢体的运动功能的改变。结果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FMA)、最大步行速度评定(MWS)及ADL等综合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总有效率为92%。结论 CIMT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是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伴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均予常规康复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肌肉注射(2~4mL/次,2次/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镜像疗法。治疗4周后,专人采用盲法评定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显著升高(P<0.01),股四头肌、腘绳肌手法测试(MMT)分级标准Kendall百分比法评分显著升高(P<0.01),步长、步频、步速显著升高(P<0.01),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法(FAC)步行能力分级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后比较,观察组FMA、BBS、MBI评分显著较高(P<0.01),股四头肌、腘绳肌MMT分级标准Kendall百分比法评分显著较高(P<0.01),步长、步频、步速显著较高(P<0.01),FAC步行能力分级显著较高(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镜像疗有助于脑卒中偏瘫伴下肢功能运动障碍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关于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追踪参考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0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交叉核对纳入文献质量,按照Cochrane评价手册5.1.0的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包括2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动作观察疗法可以缩短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咽期传输时间[MD=-0.39,95%CI(-0.47,-0.32),Z=10.67,P <0.000 01]、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OR=0.03,95%CI(0.00,0.32),Z=2.87,P=0.004]、提高经口进食能力[MD=1.24,95%CI(0.88,1.61),Z=6.68,P <0.000 01],尚不能认为动作观察疗法可以缩短脑卒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开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运动疗法。结果两组康复前的上肢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康复后都有明显上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前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康复后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利于上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简易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5例脑卒中患者,对其进行不同阶段的康复治疗及运动平衡功能锻炼。结果经社区康复治疗后,患者的平均值显示患者的副交感神经的机能活动明显比治疗前要增强。Fugl-Meyer评分在治疗后也明显增高,且患者的Barthel指数也明显较治疗前极大好转,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简易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麻木等不利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活动功能及平衡、日常生活能力,具可推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主要用Bobath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法,治疗组加入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有显著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CIMT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MA、ARAT以及MBI得分均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2月.应用改良Jadad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共627例患者.结果显示试验组上肢运动功能[WMD =4.50,95% CI(3.30,5.71)]、下肢运动功能[WMD=3.62,95% CI(0.87,6.38)]、步行能力[WMD=0.28,95% CI(0.15,0.42)]、平衡能力[WMD=9.97,95%CI(5.08,14.86)]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WMD=10.19,95% CI(3.64,16.7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步行和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江东农 《江西医药》2005,40(12):824-82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加入以神经促通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2组Fulg—Meyer(FMA)、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镜像神经元视觉反馈疗法结合语音矫治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康复作用.方法 80例脑卒中后伴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语音矫治,观察组在语音矫治的基础上再给予镜像神经元视觉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最长发声时间(MPT)、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量表(FDA)评分、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MPT增加(P<0.05),改良FDA评分和VHI评分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MPT、改良FDA评分和VHI评分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42.5% vs.5.0%和92.5% vs.52.5%)(P<0.05).结论 镜像神经元视觉反馈疗法结合语音矫治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口舌运动,提高其沟通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伴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5例伴糖尿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PNF组及对照组,采用Fugl-Meyer评价法(FMA)及修订的巴氏指数(MIBI)观察对伴糖尿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FMA及MBI评分治疗后都有显著提高,但PNF组的分数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NF疗法更有效地改善了伴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病程均小于6个月且病情稳定,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评定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表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最快折返速度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