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责任制式带教管理模式的价值,为实践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方法本次研究于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选取该阶段我院招聘的50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培训期间应用责任制式带教管理模式,并选取50名为对照组,培训期间接受传统模式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护士的培训中应用责任制式带教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培训效果,有助于新护士工作综合能力的提高,满足临床需求,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10年2月进院的低年资护士88名作为对照组,其余2010年3月-2013年3月进院者88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培训,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护理培训。记录培训后3年内2组护理差错发生次数、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成绩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次数少于对照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0±2.4)分高于对照组的(89.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化培训能有效降低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其护理服务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培训手册实施儿科新护士培训的实践。方法按抽签方式将儿科新护士50名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名,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方法培训,实验组护士根据《儿科新护士培训手册》对新护士实施分阶段培训、多导师带教、多形式教学、阶段考核。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新护士的理论考核分数、操作考核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护士,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团队满意度、医师团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以及新护士自我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新护士的培训中,应用培训手册能让新护士的工作能力有效提高,转变新护士的角色,让新护士能更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朱宽敏  闫娟  于蕾 《河北医药》2016,(2):295-297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培训在重症医学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79名实习护士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79名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 =42)和对照组(n =37),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跟班式护士临床带教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带教模式基础上介入医护合作临床带教模式,观察2组实习护士考核成绩、医护合作测量量表评分、镇痛和镇静管理效果、导管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等各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 JSAPNC 量表、CPS 量表及 CSACD 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 PSA 落实率、UE 及 VAP 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医护合作带教模式能显著提高实习护士的重症监护能力,有利于重症医学科护理人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改善医护合作态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新护士培训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将116名新护士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方法进行科室轮转;观察组在科室轮转的同时采用规范化培训方法,内容包括岗前培训、专科理论、专科护理操作技能、知识讲座及护理科研能力培训等。结果为期1年的临床实习结束后,两组护士在护理理论及护理操作方面均较实习和培训前分值有较大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各项心理指标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但两组除躯体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新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改进,可在新护士科室轮转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莱阳中心医院急诊科新进及实习护理人员40名,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名,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分层带教方法进行带教,对两组带教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士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对执教教师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2,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实施分层带教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层次培训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临床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观察组进行分层次带教,观察实习结束时综合评分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实习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结束时综合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实习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层次培训的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效果良好,在护理实习教学过程中推荐积极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方法与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新进护士54名作为观察组,2010年新进护士46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方法培训,观察组采用集中封闭培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查房、工休座谈会等多种方法进行培训。比较2组的培训后考核成绩以及对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培训后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对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开展带教老师擂台选拔赛,加强带教老师规范化管理,使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进入儿科的新护士13人按照原新护士培训计划完成,为对照组;2014年1月进入儿科的新护士11人实施临床路径培训,为干预组。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新护士的工作能力、培训效果及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新护士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新护士对培训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培训可提升带教质量和学习效果,提高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卫生事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袁海霞  蔡清华  何翠兰 《安徽医药》2018,22(5):998-1000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培训的效果,以期为护理学教育及培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际依据.方法 68名急诊新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低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士认为培训内容合理占94.12%、培训方式灵活占97.06%、圆满完成任务占94.12%,而对照组分别为76.47%、79.41%、73.53%,两组培训方法在内容、方式及完成培训任务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和技能成绩提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培训优于传统培训方法,有利于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有效管理护理团队,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胸监护病房专业护士梯队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岗护士46名分为3个梯队:基础专业护士、专科专业护士及重症监护专业护士进行培养,与2005-2007年同期护士31名比较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结果 2008-2010年在岗护士的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均高于2005-2007年同期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护士的培训提高了护士对危重患者的观察力、护理能力和急救应变能力,掌握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降低了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黑龙江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338名,采用职业认同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评分低,直接影响其工作满意度;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570,P〈0.01)。结论:相关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感,增加工作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临床效果,探讨护理方法,并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病房护士40名,考核护理综合能力及其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相关信息,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于我院两个ICU工作。实验组给予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定期培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两组均定期考核护理综合能力及患者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护士各项临床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率为89%,对照组满意率为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非常有帮助,有利于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综合能力,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护合作关系,值得我院发展宣传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新上岗一年内的50名护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培训模式,研究组实施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综合能力以及学员问卷调查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经过为期一年的培训后,两组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评分、综合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研究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分别为(87.32±10.28)、(95.48±5.13),基础理论、护理操作技能、精神科专科知识、应急处理能力评分分别为(8.5±0.4)、(9.1±0.4)、(9.4±0.4)、(8.5±0.5),对教学模式、自身能力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总体收获的满意度分别为96%、80%、80%、76%、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科新上岗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其精神科专科理论水平、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短时间内适应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喻雅婷  蒋仁莲  肖峰  郑天会 《安徽医药》2018,22(8):1639-1642
目的 调查新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和规范化培训的满意度,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构建更完善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采用中文版护士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和自制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对重庆市3所三甲医院的131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满意度总分为(118.59±22.789)分,年龄、学历和规培时间均为其影响因素(P<0.05);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为(135.66±19.07)分,专业自我概念的总分与规培满意度总分相关系数为0.515,且二者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新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对规范化培训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管理者应采取措施促进新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发展,以提高其培训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院前急救护士应急能力进行培训,并观察分析。方法回顾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培训院前急救护士应急能力24人,将所有急救护士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理论培训,实验组采取急救基础理论和院前急救"应急能力"培训,两组在年龄、学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经过考核标准评定证实,实验组急救护士的专业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急救基础理论和院前急救"应急能力"培训,能够大大提高院前急救护士的专业素质及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完善手术室护士岗前培训的相关内容,建立新岗前培训模式。方法建立急救能力培训组,通过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急救专科理论知识培训,急救流程培训,急救操作技能培训。规定急救考核细则,每项每月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基础理论知识,急救理论知识,技作技能急救综合能力均有很大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岗前培训,可以增强急救意识及操作能力,提高急救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实习生实行岗前培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实习的护生进行岗前培训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实习生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后进行实习,对照组未经培训的后直接进入实习。实习结束后进行两组护生出科前的满意度调查,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比较。结果经过系统培训后的护生成绩优于未培训的护生;带教老师及护生均对培训认可程度高。结论对护生进行系统岗前培训效果优于传统带教方式,对带教工作带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院内ICU及NICU进修对提高急诊护士自我效能及病情观察能力、一岁以内小儿动静脉采血及新生儿院前急救技术的效果。方法将科室工作3年内的年轻护士8人按计划轮流安排至ICU及NICU进修10~30d,由ICU及NICU的责任护士一对一带教,出科由ICU、NICU的带教老师及急诊科护士长进行考核。结果急诊科年轻护士实施院内ICU及NICU短期进修后,护士的理论知识、病情观察能力、一岁以内小儿动静脉采血及新生儿院前急救技能较进修前明显提高。结论急诊护士院内ICU及NICU短期进修可提高年轻护士的综合能力、自我效能及门诊患者满意度,不失为无法实现大范围选送护理人员外出进修时的一种继续教育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急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患者满意度较低的原因包括: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差,缺少人文关怀;核对制度不严格,护理差错增加;排班制度欠佳,护士配备不足;输液流程复杂;等候输液时间长;急诊输液室环境嘈杂;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增强,期望值较高。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和圈员素质自评量表,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和圈员的得分差异。结果急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由对策实施前的87.8%上升至97.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圈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品管方法等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急诊输液室患者的满意度,还能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