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治疗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32例房扑、房颤患者予以静脉注射伊布利特(1 mg1~2次,每次10 min)治疗,观察转复为窦性心律的疗效。结果伊布利特治疗房扑、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成功率分别是83.3%和50%。结论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女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的电生理特点及安全性。方法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共1518例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男性1054例,女性464例。随访成功的定义为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且无任何房性心律失常发作至少3个月以上。比较男女性别问临床特征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女性心房颤动患者年龄明显大于男性[(60±10)岁比(56±12)岁,P〈0.01],合并高血压病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52.1%(242/464)比30.7%(323/1054),P〈0.05];导管消融过程及安全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男、女性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女性患者再次消融率低于男性[11.9%(55/464)比15.5%(163/10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次总消融成功率和3次及3次以上总消融成功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前临床合并症较为复杂。尽管女性患者风险较高,但导管消融过程及术后随访结果与男性无差异。因此导管射频消融对于女性心房颤动患者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器质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永强  孟旭  李岩  韩杰  王坚刚 《中国医药》2010,5(6):522-524
目的 探讨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采用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及其早、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共有208例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了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40例,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168例.消融径线包括3种:标准Cox-Maze Ⅲ手术;改良Cox Mini-Maze手术;单纯左心房迷宫手术.结果 平均射频消融时间(7.1±3.2)min,没有与消融有关的并发症出现;9例围术期死亡;3例患者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于术后安置永久起搏器;1例发生脑中风及下肢栓塞,总体中风率0.5%.随访5~58个月,与同期施行的单极射频消融组相比,双极射频消融组在术后6个月、12及12个月以上的成功率均高于后者.以末次随访时间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非心房颤动心律为92.5%,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为72.1%;3种射频消融路径组间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末次随访中,60例患者进行了相关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示左心房收缩功能恢复率为95.0%.结论 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技术实施简便、安全,耗时短,无论是实施Cox-Maze Ⅲ手术径线,还是改良的消融术式,其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约占所有心房颤动(AF)的50%,PAF作为一种过渡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加血栓栓塞事件风险,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目前,PAF不再被视为良性病变实体,早期发现或预测PAF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电生理、分子及形态学三方面阐述PAF的生物标记物,以期对PAF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1例76a男性患者,因发作性心慌18个月,加重1d入院。入院诊断为:(1)冠心病,陈旧性前间壁、下壁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永久性心房纤颤;(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2型糖尿病。入院后给予抗凝、控制心室率、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住院期间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主要包括:抗凝强度、血压、心室率、肝功能等指标的监测,并根据监护结果提出药物剂量调整及药物的选择使用建议,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张燕  徐健 《安徽医药》2019,40(8):858-861
目的 分析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部分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体表心电图提示典型房扑、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房扑并成功给予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TIA)手术的患者68例,随访6~34个月。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发生房颤分为两组,其中发生房颤组23例,未发生房颤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P波宽度及离散度、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口服药物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P波宽度、P波离散度、LAD、LVEDD、LVEF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预测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沈宁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995-996
目的 评价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31例持续时间<90 d的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5例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进行转律,16例应用胺碘酮转律.比较两组药物转复心房颤动的成功率、转复时间和不良事件.结果 伊布利特组转复房颤的总成功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66.7与37.5%,x2=1.98,P<0.05),伊布利特组的转复房颤时间明显缩短[(31.75±7.39) min与(51.87±9.26) min,t =3.67,P<0.05],未发生有临床意义的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 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优于胺碘酮,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疾病、并发症及抗凝治疗情况。方法选取1993年1月到200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房颤患者18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与房颤相关的病因谱发生明显变化:风湿性瓣膜疾病已由第1位下降,而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成为房颤的主要相关疾病;栓塞性疾病是房颤的严重并发症;华法林使用比率很低。结论房颤的防治应引起临床关注,尤其应加强对房颤诱因的监测和治疗,以及房颤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9.
ABSTRACT

Introduction: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rare during pregnancy but its incidence is expected to rise in parallel to increasing age of women in pregnancy and fraction of pregnant women with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Areas covered: The authors provide a review of the contemporary evidence on diagnostic work-up and optimal pharmaco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AF in pregnancy. The authors have performed a systematic search for relevant articles using MEDLINE, the COCHRANE LIBRARY, and ClinicalTrials.gov.

Expert opinion: New-onset AF during pregnancy is usually an indication of underlying heart disease and should lead to hospital admission. Patients should be evaluated by an experienced cardiologist or an electrophysiologist. Direct cardioversion is highly effective and safe in pregnant women and should be prioritized over pharmacologic cardioversion with intravenous ibutilide or flecainide. Amiodarone should be avoided if possible. Digoxin and beta-blockers are the rate-control pharmaceutic agents with the widest experience of use. Catheter ablation during pregnanc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selected cases of atrial flutter refractory to medication and only performed using fluoroless techniques, preferably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Vitamin K antagonists (VKAs) can be used after the first trimester, whil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periodic evaluation of anti-Xa factor. Non-VKA oral anticoagulants should be avoided because of limited experience in pregnancy.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和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确诊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A组)45例、胺碘酮组(B组)45例。分别应用比索洛尔(5~10mg/d)和胺碘酮(200~400mg/d),治疗4周,疗效达到即可,未达到疗效者剂量加倍,再治疗4周即结束。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转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室率控制率明显大于B组(P〈0.01)。A组治疗无效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B组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比索洛尔优于胺碘酮,可作为治疗房颤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1.
曹炜  石开虎  徐盛松  沙纪名 《中国医药》2013,8(10):1370-1372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下同期行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瓣膜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心脏瓣膜病合并永久心房颤动52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瓣膜置换术加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7例,心瓣膜退行性病变5例;均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术中采用Medtronic Cardioblate 68000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系统进行消融操作。消融手术包括双侧肺静脉的环形隔离、左心耳切除、左右心房消融(改良Cox—maze Ⅲ手术路径)和Marshall韧带切除;术后常规予胺碘酮治疗。结果5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消融时间为(14±6)min,全组无心脏穿孔,无手术死亡。术后当天有42例恢复为窦性心律。全组术后均予以口服盐酸胺碘酮维持6个月,有5例分别于术后1~7d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经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后转为窦性心律。2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治疗,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1±2.3)d。术后平均随访(8±4)个月,84.6%(44/52)维持窦性心律,11.5%(6/52)为房颤心律,3.8%(2/52)为起搏心律。结论心内直视下同期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是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片与门冬氨酸钾镁片联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8例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男41例,女37例,平均年龄(57.8±11.2)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同时应用胺碘酮片和门冬氨酸钾镁片,后者仅服用胺碘酮片。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研究组治疗1年的总有效率为77.5%(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1年的总有效率52.6%(20/38),P〈0.05。结论和单纯应用胺碘酮片比较,胺碘酮片和门冬氨酸钾镁片联用能够显著提高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的效果,同时并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记录比索洛尔和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应用比索洛尔和胺碘酮来治疗房颤;按其药物的使用情况分为比索洛尔组和胺碘酮组.观察两组患者房颤转复前后心室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房颤转复的时间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房颤的转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转复时间、用药后心室率和血压降低情况的比较,两组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无论应用比索洛尔还是胺碘酮治疗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成功率、显著缩短的转复时间以及有效的心室率控制,都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房颤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4.
石进  李雅君  张维君 《中国医药》2007,2(9):528-530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栓栓塞及抗凝治疗的现状。方法选择我院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诊断为房颤的559例患者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2004年11-12月随访471例,随访率87.06%。结果血栓栓塞事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多见。在入选病例中,接受抗栓治疗者迭80.68%,华法林治疗INR多为1.5~2.0;阿司匹林剂量多为100mg/d。在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中,13.52%有发生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患者出院时未给予任何抗栓治疗;在出院后的3—4年中,有19.36%的患者因为担心出现出血事件而自行停止抗凝治疗。结论提示目前房颤抗栓治疗应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充分认识和重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43例持续时间<90d的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0例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进行转律,23例应用普罗帕酮转律。比较两组药物转复心房颤动的成功率、转复时间和不良事件。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房颤的总成功率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70%vs39.1%,P<0.01),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组的转复成功率亦分别高于普罗帕酮组(76.9%vs50%,57.1%vs27.3%,P<0.05)。伊布利特组的转复房颤时间明显缩短[(34.62±4.47)minvs(62.74±12.73)min,P<0.01],未发生有临床意义的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优于普罗帕酮,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女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618例房颤患者(男432例,女186例)进行至少6个月的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房颤有无发作、生活质量有无改善等.结果 随访发现,女性和男性房颤患者术后房颤未复发者所占比例[65.6% (122/186)比68.3% (295/432),P>0.05]、很少发作者所占比例[21.5%(40/186)比21.1% (91/43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述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者比例[71.5%(133/186)比71.3%(308/432),P>0.05]与有所改善者比例[15.1% (28/186)比15.7%(68/432),P>0.05]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房颤患者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后与男性房颤患者一样,也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改变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电图改变的性别差异。方法对12家社区2009年5月-2011年2月4600例房颤患者心电图改变按性别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占96.0%(4416/4600),男性占40.5%(1863/4600),女性占59.5%(2737/4600)(P〈0.01),男、女比为1:1.5;男性低电压5.8%(108/1863)、电轴偏移14.8%(276/1863)和束支传导阻滞25.0%(466/1863)明显多于女性的3.8%(104/2737)、6.6%(180/2737)和15.0%(410/2737)(P〈0.01);女性ST—T改变72.6%(1988/2737)、心室肥大12.5%(342/2737)和QT间期延长5.7%(155/2737)明显多于男性的51.4%(957/1836)、7.3%(136/1836)和2.7%(50/1836)(P〈0.01);心室率〉100次/分、心室率〈60次/分、起搏器、心肌梗死、三度房室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和预激综合征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社区房颤患者以老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心电图改变存在各自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 BNP)水平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复律的预测价值。方法66例心房颤动患者随访12月,根据入院时血液BNP水平为(200±23.7)ng/L,取BNP水平均数为介值,分为低BNP水平组和高BNP水平组。结果血液BNP水平与左房内径存在明显相关性。低BNP水平组心房颤动的转复率明显高于高BNP水平组(P〈0.05);低BNP水平组心房颤动的复发率明显低于高BNP水平组(P〈0.05);低BNP水平组心房颤动的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高BNP水平组(P〈0.05);低BNP水平组心房颤动的住院率明显低于高BNP水平组(P〈0.05)。结论 B型利钠肽的高低有助于预测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及复发率,并可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与心房扩大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琳  魏文娟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062-106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与左右心房大小的关系。方法采用12导联心电图、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测133例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大小。结果随着年龄增大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P〈0.01),右心房内径变化不明显。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增大占68%,其中高血压心脏病54例(40.46%)左心房增大.冠心病47例(35.33%),瓣膜病变19例(14.28%)。结论左心房增大与心房颤动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心房颤动促使左心房增大,而不是左心房增大而导致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延续护理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患者术后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62例为延续护理组,于出院前1周进行护理评估并制订出院护理计划,出院时及随访3个月时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进行评价,并比较复发率和药物治疗效果.同时以66例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延续护理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提高.延续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6.50±1.10)分和(4.36±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31,P<0.001),延续护理组服药依从性高、中等和低的比例分别为14、35和13,常规护理组分别为4、8和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66,P<0.001).随访3个月时,延续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INR分别为2.18±0.73和1.67±0.90(t=-3.501,P=0.001),达标人数分别为32例和5例(x2 =30.168,P<0.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房颤复发率和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