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三维容积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LAVA)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HCC)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HCC患者(小肝癌26例、肝血管瘤18例、胆管细胞癌8例、肝囊肿5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3例)行MR平扫、DWI(b值分别为0和600 s/mm2)及LAVA多期动态增强序列扫描,对小肝癌、肝血管瘤、胆管细胞癌、肝囊肿及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DWI、LAVA动态增强信号特点及测量所得ADC值综合分析,对比分析DWI序列(A组)、DWI和LAVA两者方法联合应用(B组)在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的价值.结果 在病灶的检出率方面:A组检出病灶71枚,B组检出71枚,两组比较对病灶的检出率差异较小.在定性诊断方面:在临床证实或病理证实的71枚病灶中,A组诊断正确了63枚(88.5%),B组为69枚(97.2%);小肝癌、肝血管瘤、肝胆管细胞癌、肝囊肿、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ADC值分别为(1.17±0.34)×10-3mm2/s、(2.15±0.34)x 10-3mm2/s、(1.51±0.17)x 10-3mm2/s、(3.10±0.25)、(1.60±0.21)×10 -3mm2/s.结论 DWI结合LAVA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以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肝占位性病变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49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CT、磁共振动态增强以及磁共振弥散加强成像检查,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现,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结果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干细胞肝癌、肝转移瘤均为稍高信号,肝海绵状血管瘤为高信号,肝囊肿为低信号。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细胞肝癌、肝转移瘤、肝囊肿、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00%、66.67%、100.00%、90.00%,均高于CT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的60.00%、20.00%、78.95%、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占位性病变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像(DWI)信号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3—05120例185个肝占住性病灶,其中肝囊肿77个病灶,肝血管瘤75个病灶,肝细胞癌33个病灶进行DWI扫描,并测量表现扩散系数值(ADC值)。结果;肝囊肿、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细胞癌ADC值分别为(2.63±0.11)×10^-3mm^2/s、(1.72±0.12)×10^-3mm^2/s、(1.03±0.08)×10^-3mm^2/s,ADC值逐渐减小。各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析肝内病灶DWI信号及ADC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在常规肝脏检查应用扩散成像能够检测出平扫无法发现的小病变,但是定性诊断还是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磁共振(MRI)扫描序列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地采用GE Signa HDx 1.5T超导双梯度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颅脑扫描序列中SWI序列和DWI序列对2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扫描,再运用AW-44工作站对SWI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分析比较SWI序列和DWI序列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单发20例,多发5例,其中1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SWI序列检出205个病灶,DWI序列检出74个病灶,SWI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性、检出率优于DWI序列。结论 MRI是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DWI序列和SWI序列相结合,能准确、全面地提供诊断信息,对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且SWI序列对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在动态CT增强扫描中的表现特点,研究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已确诊的肝细胞癌和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6例,其中肝细胞癌30例,血管瘤26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肝脏CT平扫和多期增强影像表现.结果 56例平扫均出现肝脏低密度灶.肝细胞癌在动脉期CT增强特点为"快进快出",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在门脉期和延迟期表现为低密度;海绵状血管瘤的增强特点为"快进慢出",动脉期肿瘤边缘出现与腹主动脉密度接近的斑片状、结节状强化,强化程度接近周边动脉,结节状强化是CT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1],门脉期上述强化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延迟期扫描时整个瘤体均匀强化,密度高于或等于肝实质密度.结论 肝细胞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在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中各有典型的表现特征,鉴别两者的关键是在于动态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6.
探讨分析CT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中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6月-2013年12月的2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血管瘤组)及24例经临床证实肝细胞肝癌患者(肝癌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比较两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特征。结果:血管瘤组发病年龄(45.2±5.6)岁,肝癌组(46.8±6.7)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组女性76.92%(20/26),肝癌组男性75%(18/24),两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平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后,两组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表现均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扫描后肝海绵状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各自有典型的特征,鉴别诊断两者的主要方法是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场MRI各扫描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CA 25例,所有病例除MRI常规序列外,所有病例进行了前瞻性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25例患者中,多发病灶8例,单发病灶17例;T1WI共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病灶32个, T2WI发现病灶65个, DWI发现病灶73个,SWI发现病灶个88个。结论 SWI序列较MRI常规序列在显示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灶方面有明显优势,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均行MRI平扫,其中17例行GD-DTPA增强扫描,18例行MRA检查.结果 本组海绵状血管瘤均为单发,7例在T2WI呈高信号,5例在T2WI呈低信号,17例病灶周围呈低信号环,且病灶占位效应轻微.结论 MRI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最好方法,T2WI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优选序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将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该检查法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受检者的转移瘤、肝细胞癌、海绵状血管瘤和胆管细胞癌患者多表现为高信号,肝囊肿患者表现为低信号;肝囊肿的病灶弥散系数值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四项,P 0.05。结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给予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可很好地反映受检者的肝脏情况,有利于及早发现患者的肝脏病变,可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MRI脂肪抑制二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2DFIESTA)在肝脏血管瘤和囊肿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MRI多期动态增强证实的65例肝脏血管瘤和178例肝囊肿,2D脂肪抑制FIESTA序列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结果2D脂肪抑制FIESTA序列图像肝血管瘤不论大小,病灶信号与肝内胆管或胆囊信号相比均有衰减,但仍呈高信号,肝囊肿最大直径小于等于3cm时,96.2%的病灶信号与肝内胆管或胆囊信号相似;大于3cm的病灶信号均与肝内胆管或胆囊信号相似或略高。结论2D脂肪抑制HESTA序列可以鉴别诊断绝大多数的肝脏血管瘤和囊肿,而无需静脉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