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型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接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型患者中,抽取6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2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此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各项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等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型治疗中应用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与西药依达拉奉联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急性淋菌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3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随访1年,观察组无复发病例,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方剂治疗急性淋菌性盆腔炎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金海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19-320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古方补阳还五汤,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BI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踝关节扭伤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24 h内针灸加刺络拔罐、24 h后热敷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48 h内冷敷、48 h后热敷及关节制动处理。结果观察组24 h、48 h及2周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后采用针灸联合刺络拔罐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进行西药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补阳还五汤,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皮肤科门诊气滞血瘀型PHN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刺络拔罐配合中药口服,对照组口服甲钴胺与西咪替丁,肌内注射维生素B12,治疗30 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PHN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4):853-855
目的:评价自拟中药方剂与抗感染药物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25%高于对照组为79.31%(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自拟中药方剂与抗感染药物)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提高了肾小球滤过率,其疗效优于抗感染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围刺阿是穴联合中药烫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围刺阿是穴联合中药烫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肩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4%,优于对照组的81.36%(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肩痛程度较同组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电针围刺阿是穴联合中药烫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降低肩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方结合西医综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科8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化痰通络方结合西医综合疗法,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西医综合疗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各种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方治疗,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多种针灸手法联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某医院2012年1月至6月入院治疗中风偏瘫的60例患者,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头针、体针、梅花针叩刺等多种针灸手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一个月以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总有效率82%,两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种针灸手法联合治疗中风偏瘫具有显著疗效,与单纯的针刺方法更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中选取82例,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联合艾灸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发生水肿、疼痛、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5%和95.12%,因此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上肢疼痛、上肢水肿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上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上肢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筋骨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对颈肩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颈肩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筋骨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_1、B_(12)片以及吲哚美辛肠溶片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并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78%)(P<0.05)。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IL)-1β、前列腺素E_2、5-羟色胺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IL-10高于治疗前,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所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骨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颈肩疼痛,改善了机体慢性炎症状态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针刺联合刺络放血与单纯体针针刺治疗血瘀型崩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63例血瘀型崩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单纯体针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效果,治疗前后血红蛋白量(Hb)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均显著升高(P 0.05),且观察组Hb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未记录到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针刺联合刺络放血疗法相较于单纯体针针刺疗法,患者治疗效果、止血效果和贫血改善情况更好,安全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取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朝阳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针刺方法进行的治疗,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捻转补泻手法进行治疗,采用PULSES评定量对患者的肢体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PULSES评定量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使用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可以明显提高偏瘫患者肢体肌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推拿联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疼痛评分、乳房肿块大小、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乳房肿块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WBC、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针对患者采用推拿联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改善临床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中风为急性脑血管病,是痰瘀内阻造成脑脉痹阻所致的局限性脑功能异常。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本科对8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将以祛湿化痰,活血通络为治法,观察运用化痰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化痰活血法辨证施治,连续治疗30 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8.70%,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0.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和对血清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来探讨"熄风化痰、活血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急性脑梗死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2周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血清ET-1、SOD、IL-6、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分级差异显著,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ET-1、IL-6、MMP-9水平,提高SOD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血栓通联合川芎嗪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6例瘀血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血栓通联合川芎嗪治疗,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治疗,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6周的mRS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RS评分为0~1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联合川芎嗪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