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显微手术切除镰窦旁脑膜瘤回顾分析,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改进手术方法、技巧及术后辅助治疗措施。方法对显微手术治疗21例镰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肿瘤21例,按脑膜瘤切除Sinpson分级法:Ⅰ级切除者15例(71.43%),Ⅱ级切除者5例(23.81%),Ⅲ级切除者1例(4.76%)。术后随访1~2年,患者生活自理,均未复发。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术后辅助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镰窦旁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听神经鞘瘤(AN)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38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显微外科切除的AN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肿瘤切除程度:全切27例(79.45%),次全切除10例(15.07%),大部切除4例(5.48%),术后死亡2例(2.74%)。面神经解剖保留70例(95.89%),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能评定:I~Ⅱ级54例(73.9%),Ⅲ~Ⅳ级16例(21.9%),V~Ⅵ级1例(1.4%)。结论良好的显微手术技巧可以有助于切除AN,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提高AN患者面神经术中面神经保留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2例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的体会,以提高全切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结果:8例(66.7%)全切除,2例(16.7%)次全切除,2例(16.7%)部分切除.半年随访9例(75%)恢复正常工作.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经乙状窦后人路切除是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神经导航结合内窥镜经蝶显微切除18例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操作技巧及经验.方法18例大型垂体腺瘤,手术采用神经导航结合内窥镜辅助经蝶显微外科,术中应用导航或导航棒定位,指导手术操作,以内窥镜辅助处理位于显微镜盲区的病灶.结果本组全切除7例,占38.9%.结论神经导航经蝶显微手术仍是一种较为实用手术,神经导航显微外科辅助内窥镜手术定位准确,减少显微镜盲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苏杰  严畅  陈伟强  杨光  吕晨 《淮海医药》2011,29(2):107-109
目的 总结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 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内侧型15例,外侧型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通过显微手术的方法 切除,Simpson Ⅰ级切除10例,Simpson Ⅱ级切除8例,Simpson Ⅲ级切除3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熟练掌握手术区域显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切除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共32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17例,SimpsonⅡ级切除12例,SimpsonⅢ级切除3例,肿瘤位于窦前1/3者的15例,窦前1/3之后者17例,术后1~2周评估神经功能,6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的功能障碍加重,11例无明显变化,15例有改善,术后29例随访1a~4a,其中3例复发。结论窦旁脑膜瘤为颅内常见的肿瘤,由于肿瘤比邻上矢状窦,单纯追求根治性切除,可能导致或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所有病例术后均应定期复查,对于有复发迹象的患者可以考虑采取伽马刀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本院2005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3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Ⅰ级切除22例(61.1%),Ⅱ级切除12例(33.3%),Ⅲ级切除2例(5.6%),术后随访6~24个月,SimpsonⅢ级切除者1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手术,保护引流静脉,正确处理矢状窦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天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要点及其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显微手术且经病理证实为天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天幕脑膜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颅高压症状。该肿瘤依据基底附着部位和主体生长方向常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本组18例天幕脑膜瘤中SimpsonⅠ级和Ⅱ级切除的患者高达94%(17例),临床症状改善率达83%(15例);轻度周围性面瘫和低热各1例,无脑干损伤,无脑脊液漏和局部积液。结论天幕脑膜瘤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治疗首选显微手术切除,显微手术术后SimpsonI级和II级切除率高,副损伤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均予以显微手术治疗,分析切除效果、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结果23例患者肿瘤切除Ⅰ级14例(60.87%),Ⅱ级7例(30.43%),Ⅲ级2例(8.70%);患者术后出现1例(4.35%)轻微视觉障碍并发症;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2例(8.70%)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具有一定可行性、安全性,肿瘤切割效果理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型鞍结节脑膜瘤经额外侧入路显微切除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采用额外侧入路共对21例大型鞍结节脑膜瘤进行显微手术切除,随访观察比较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SimpsonⅠ、Ⅱ级切除肿瘤18例(85.7%),SimpsonⅢ级切除肿瘤3例(14.3%),术后视力障碍改善率为86%。结论额外侧入路显微切除大型鞍结节肿瘤,暴露充分、安全可靠,可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王淮  朱成 《淮海医药》2014,(1):17-18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对镰旁脑膜瘤的治疗方法,提高镰旁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利用显微手术镜直视下切除大脑镰旁脑膜瘤3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Simpson标准评价脑膜瘤切除程度,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28例,达到SimpsonⅡ级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有效随访平均2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镰旁脑膜瘤,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相邻脑组织及血管的损伤,提高全切除率,避免手术死亡,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肢体周围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 2003年5月至2010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肢体周围神经鞘瘤16例。手术采用常规神经探查切口,从两端正常组织处向肿瘤解剖,游离出神经干及肿块。之后,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肿瘤的分离及取出,不切除肿瘤包膜,确保神经干的连续性,并尽可能减少损伤神经束间的交通支。结果本组16例均在确保神经干连续性的基础上将肿瘤的完整取出,经病理检查确诊。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6~39个月,平均32个月。末次随访时,13例感觉及运动正常;2例感觉功能恢复正常,运动功能部分恢复,肌力4级;1例尺神经鞘瘤9年,感觉功能大部分恢复,肌力3级,手内肌未见恢复。全部患者Tinel征(-),均未见复发。结论肢体周围神经鞘瘤,用一般外科方法切除,易损伤正常神经纤维,带来神经功能损害。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把手术做得更为精细,减少或避神经损害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王淮  朱成 《淮海医药》2014,(5):431-433
目的总结研究矢状窦一大脑镰旁脑膜瘤运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39例矢状窦一大脑镰旁脑膜瘤病患的临床资料。本组39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切除。结果术后依据Simpson标准评价肿瘤切除的程度,本组病患肿瘤达到I级切除的32例,达到Ⅱ级切除的7例,此7例患者确诊病理诊断后,后期予以加行伽玛刀治疗。本组无因手术死亡病例。本组术后共有33例病患获得确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年,无复发病例出现。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减少手术中出血,保护重要血管避免损伤,如上矢状窦、中央沟静脉,避免脑皮层重要功能区的损伤,能够明显提高矢状窦镰一大脑镰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术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脑内小病灶微创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应用Stea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42例脑内小病灶。其中胶质瘤16例,脑脓肿4例,脑膜瘤6例,寄生虫肉芽肿9例,转移癌7例。结果该导航系统可以完成精确定位,确定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实时导航,保护重要结构,平均误差2.2mm。全部病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神经导航切除脑内小病灶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减少了术中的盲目性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点、解剖学特点,探寻鞍区脑膜瘤手术入路选择,总结手术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降低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鞍区脑膜瘤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入路和术后疗效。结果按Simpson分级:Ⅰ级为4例,Ⅱ级为10例,共占77.78%,Ⅲ级为2例,术后视力改善的10例17眼,无改变的5例8眼,3例4眼视力较术前下降。结论 (1)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熟练掌握相关显微解剖、充分的术前准备,可提高肿瘤的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2)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大小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3)把握鞍区脑膜瘤手术原则,尽可能地切除肿瘤,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经功能,对残余肿瘤,术后可行放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4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切除程度:按Simpson分级标准:Ⅰ级切除25例,Ⅱ级切除8例,Ⅲ级切除9例。术后视力和视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31例,6例视力无改变,5例视力下降。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经治疗后在7d内好转。无垂体低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鞍结节脑膜瘤位置深,血供丰富,解剖关系复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运用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操作,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巨大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2月~2005年2月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17例巨大嗅沟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SjmpsonⅠ、Ⅱ级切除)15例,占88.2%;次全切除(SjmpsonⅢ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4例,平均20个月。11例恢复了正常生活,3例生活能自理。MRI随访12例均无复发。结论 利用硅微外科技术,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肿瘤进行分块切除治疗巨大嗅沟脑膜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3月湘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3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切肿瘤30例(93.8%),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者12例(37.5%),SimpsonⅡ级切除者18例(56.3%),余2例SimpsonⅢ级切除(6.2%)。术后随访6~80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复发病例。结论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和中央沟静脉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脑内小病灶微创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应用Stea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42例脑内小病灶,其中胶质瘤16例,脑脓肿4例,脑膜瘤6例,寄生虫肉芽肿9例,转移癌7例,结果 该导航系统可以完成精确定位,确定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实时导航,保护重要结构。平均误差2.2mm,全部病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神经导航切除脑内小病灶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减少了术中的盲目性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鞍上巨大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方法 总结 17例鞍上巨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 ,共采用 4种手术入路显微技术治疗 ,其中双侧额下入路 5例 ,低位额下入路 5例 ,纵裂入路 3例 ,额颞入路 4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 13例 (76 .5 % ) ,部分切除 4例 (2 3.5 % ) ;17例患者术后头痛症状全部消失 ;15例有视力障碍者 ,视力 10例改善 ,3例无变化 ,2例恶化 ;出现轻度尿崩 2例 ,3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并熟练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