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5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巩膜瓣下植入保存羊膜,术后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前房及滤过泡情况,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眼压由术前的(32.43±5.76)mmHg降至术后的(16.63±4.07)mmHg(P〈0.01),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9%,无排斥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可减少滤过口瘢痕的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生物羊膜移植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9只眼原发性青光眼进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并在巩膜瓣下植入羊膜,观察术后眼压、视野、视力等情况,术前术后对比,并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眼压均有降低,都形成较明显的弥散滤过泡,随访期间,眼压、视力、视野维持良好,功能性滤过泡长期存在,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组织瘢痕的形成,促进青光眼功能性滤泡的维持,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有效地控制了眼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燥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干燥羊膜移植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陛青光眼32例(39眼),术后随访6~24个月,检查记录术后视力、滤过泡、前房深度、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随访期间眼压由术前(41.3±5.1)mmHg降至术后(17.2±5.3)mmHg,比术前降低59.9%,P〈0.001。手术总成功率为93.4%,保持功能性滤过泡34眼(87.2%),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为27眼(69.2%),并发症主要包括浅前房(5眼)、低眼压(9眼)和前房积血(4眼)。结论羊膜移植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减少滤过道疤痕的形成,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羊膜移植小梁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涵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5):729-730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评价。方法 50例63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治疗组25例36眼和对照组25例27眼,治疗组行羊膜移植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对术后前房、眼压、滤过泡、手术成功率及视力进行对照分析,随访6个月。结果 浅前房发生率:治疗组为13.9%,对照组为48.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两组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期眼压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术后2周功能性滤过泡治疗组占97.2%,对照组占74.1%;术后6个月分别为91.7%和62.9%(P〈0.05)。手术成功率:术后2周治疗组为97.2%.对照组为81.5%;术后6个月分别为91.7%和62.9%(P〈0.005)。术后视力:术后6个月对照组视力下降有10眼(37.1%),而治疗组只有4眼(11.1%)(P〈0.025)。结论 羊膜移植小梁切除术减少了手术早期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结膜瓣联合羊膜移植及可调节缝线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对减少青光眼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作用。方法对收治的30例(43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改良结膜瓣联合羊膜移植及可调节缝线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术中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滤过泡形成快,切口对合好,拆线容易,异物感轻,愈合快。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43眼眼压均控制在10~20 mm Hg。结论改良结膜瓣联合羊膜移植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羊腰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4例25眼难治性青光眼进行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后对眼压、滤泡、前房、视力进行3~7个月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93.8%的眼压控制在8~20mmHg、6个月85.8%的眼压控制在8~20mmHg,5例5眼需局部加用降眼压药物。术后3个月23眼形成功能性滤泡,有效率为92%,6个月21眼形成功能性滤泡,有效率为91%,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房稳定。结论羊膜移植能有效防止滤过泡疤痕纤维化,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力生 《北方药学》2011,8(10):114-114
目的:探索眼球按摩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升高且无功能性滤过泡的患者进行眼球按摩,随访观察不同治疗后眼压变化及滤过泡情况。结果:26例患者经眼球按摩后,在随访期内24例眼压低于21mmHg,2例加用抗青光眼药物后控制眼压于正常范围;I型滤过泡7例,Ⅱ型滤过泡17例,92.3%为功能性滤过泡,眼球按摩前后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O.01o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辅以眼球按摩,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滤过泡功能,减少术后癜痕性梗阻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唐知进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9):1536-1537
目的对87例原发性青光眼实施巩膜内湖成形小梁切除术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在浅层巩膜瓣下将边长1mm的等腰三角形中层巩膜片切除,形成巩膜内湖,结膜瓣作连续缝合。术毕即出现浅前房,术后1d达术前水平。结果随访1~3年,对视力、眼压、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远期降压成功率98.1%,功能滤过泡形成91.6%,8.4%无明显滤过泡形成着仍能长期维持正常眼压。结论巩膜内湖成形小梁切除术疗效肯定,可能兼具内引流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92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隧道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等情况。随访时间为术后3~6个月。结果术后平均眼压为(14.37±5.38)mmHg,较术前降低10.82mmHg。术后矫正视力≥0.4者78眼,占84.78%。术后功能型滤过泡占89.13%,非功能型滤过泡占10.87%。结论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鲜羊膜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是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对羊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证明羊膜具有抗原性,使炎症自己调亡,而抑制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手术对其眼压滤过泡,前房、眼底、视力随访2~12个月,平均5~8个月,结果显示:除1例1眼手术后眼压不能控制,高达35mmHg外,30例,30眼均控制在8~20mmHg之内。眼压控制率达96.7%,眼压曲线平稳,滤过泡呈弥漫,扁平、无充血,细胞上皮正常的Ⅱ级功能滤过泡。术后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