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防性输卵管切除术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因子宫良性疾病的绝经过渡期前妇女行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输卵管切除手术的患者32例为研究组,未行输卵管切除者13例为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与术后3月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指标及卵巢大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的AMH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确有影响,但在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并不会加重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且安全可行,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手术可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对术后妇女的影响,为良性疾病切除子宫时双侧输卵管是否保留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者共436例,随访至术后24个月,失访24例,完成随访412例。其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共194例(观察组),保留双侧输卵管共218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2个月及第24个月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两组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为提高围绝经期子宫良性病变妇女术后生活质量,行子宫切除术时应避免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113-115
目的探讨单纯全宫切除与全宫切除术中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对绝经前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200例全子宫切除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患者进行研究,均为绝经前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实验组行全子宫切除并双侧输卵管切除,观察两组术前、术后2个月、术后1年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个月、1年AMH水平较术前逐步均降低,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在术后2个月、术后1年AMH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输卵管病变、盆腔包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全子宫切除与全宫切除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均会对绝经前女性卵储备功能产生影响,全宫切除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并不会加重这种影响,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意愿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全子宫切除和次全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远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1~2月于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妇科病区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43例,其中全子宫切除患者20例,年龄35~42岁,平均3±72.18岁。次全子宫切除患者23例,年龄33~42岁,平均年龄3±72.84岁。在患者术后3年即2006年1~2月测定性激素FSH、LH、E2值,并选择同期在妇科门诊就诊阴道炎症患者测定其性激素FSH、LH、E2值15例作为对照。对所有手术组及对照组患者均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有无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结果全子宫切除组和次全子宫切除组患者之间相比,术后3年FSH、LH、E2值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手术组术后3年和对照组FSH、LH、E2各两两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对照组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0%、21.7%、6.67%,三组两两比较,全子宫切除患者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后3年患者卵巢功能较正常有所减退,全子宫切除与次全子宫切除两组间并无差异,但全子宫切除术术后3年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子宫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予全子宫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内分泌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改良更年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盆腔肿块及输卵管病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雌二醇(E2)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将影响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内分泌功能,造成绝经后症状加重,但可减少术后盆腔肿块及输卵管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6.
朱艳宾  张小平  王站岩 《河北医药》2012,34(15):2301-2302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卵巢移位后放疗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年龄≤45岁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卵巢移位,术后行辅助性放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放疗后3、6个月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性生活满意度、阴道黏膜变化及阴道脱落细胞受雌激素影响程度以及卵巢显像情况.将同期12例未行手术直接放疗者年轻宫颈癌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放疗后3、6个月出现围绝经期症状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满意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脱落细胞受中高雌激素影响者及阴道黏膜恢复正常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彩色超声卵巢显像者较对照组多(P<0.05).结论 年轻宫颈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术中卵巢移位方法可有效保持术后行辅助放疗者的卵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血管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因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需行子宫切除的9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全子宫切除术45例)、研究组(保留子宫血管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5例)。结果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随访两组在性生活质量、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更年期症状,研究组患者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子宫血管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不影响卵巢功能,对性功能影响小,是子宫良性病变的良好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不包括子宫肌瘤肉瘤变及子宫内膜复杂增生或非典增生者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子宫良性疾病患者36例,其中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21例为研究组和传统子宫全切术1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性生活质量、围绝经期或更年期症状以及术前和术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性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合并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或更年期症状和性生活质量下降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和术后比较雌二醇明显降低(P<0.01),黄体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P<0.01)。结论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是子宫良性疾病比较年轻患者渴望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子宫切除同时是否保留卵巢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因子宫或卵巢良性疾病而行手术的围绝经期女性分为3组。A组(40例)为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B组(20例)为子宫切除术+一侧附件切除,C组(40例)为单纯子宫切除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个月、6个月测定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并随访至术后6个月。结果:术后2个月和6个月A组与B、C组相比,体内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术后2个月激素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围绝经期症状较明显;术后6个月B、C组间围绝经期症状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行子宫切除术时同时切除卵巢会出现较明显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静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95-1596
子宫次全切除术是处理子宫良性病变的主要术式之一,以往传统的子宫切除术,破坏了盆腔的正常结构,切断了来自子宫的卵巢血供,使保留的卵巢功能发生早衰,部分受术者过早地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其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较未切除子宫者有明显增加,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提高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1998年11月至今,开展了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实施56例,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