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纪英 《齐鲁药事》2013,(10):605-60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骨科术后静脉镇痛的应用方法 ASAI-Ⅱ择期骨科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3组:I,舒芬太尼150μg+生理盐水共100 mL(舒芬太尼1.5μg·mL-1);Ⅱ,舒芬太尼100μg+氟比洛芬酯100 mg+生理盐水共100 mL(舒芬太尼1μg·mL-1+氟比洛芬酯1 mg·mL-1);Ⅲ,舒芬太尼150μg+氟比洛芬酯100 mg+生理盐水共100 mL(舒芬太尼1.5μg·mL-1+氟比洛芬酯1 mg·mL-1)。观察并记录术后2、4、12、24 h的镇痛、镇静和不良反应。结果Ⅱ和Ⅲ组在术后4、12、24 h疼痛评分和24 h内的PC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I组(P<0.05)。Ⅰ和Ⅲ组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Ⅰ和Ⅲ组在2、4、12 h镇静评分明显高于II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1μg·mL-1+氟比洛芬酯1 mg·mL-1可为骨科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镇痛药液为氟比洛芬酯100 mg+芬太尼0.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Ⅲ组芬太尼0.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术毕接电子泵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记录各组疼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均获良好的镇痛效果。Ⅱ组4 h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Ⅰ、Ⅲ组明显低(P<0.05);Ⅰ、Ⅱ组的恶心及头晕患者例数明显少于Ⅲ组;Ⅰ、Ⅱ组的芬太尼用量较Ⅲ组显著减少。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广泛性根治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并能减少芬太尼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张秀果  高昆  赵艳丽 《河北医药》2007,29(7):674-675
目的 观察乳癌改良根治术术中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7~6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瑞芬太尼组(Ⅰ组)、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组(Ⅱ组)、追加给药组(Ⅲ组).术中监测各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采用模糊视觉疼痛评分(VAS)法,对术后患者清醒拔管后10 min、回病房后2、6、12及24 h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术后各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的次数及用药总量.结果 Ⅱ组和Ⅲ组同Ⅰ组相比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Ⅱ组和Ⅲ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次数和药量明显少于Ⅰ组.结论 在乳癌改良根治术术中氟比洛芬酯可能有一定的镇痛效果;氟比洛芬酯的超前镇痛作用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能够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名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例:组工术中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小剂量RF组);组Ⅱ术中瑞芬太尼0.4μg·kg-1·min-1(大剂量RF组);组Ⅲ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5mg/kg,术中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小剂量RF+F组);组Ⅳ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术中瑞芬太尼0.4μg·kg-1·min-1(大剂量RF+F组)。比较四组患者自主呼吸、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期的疼痛程度和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的次数。结果:四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瑞芬组苏醒后疼痛较剧烈,追加芬太尼的次数明显多于小剂量瑞芬组(P〈0.05)。而应用氟比洛芬酯后,相对应组别的疼痛评分下降,追加芬太尼的总次数也相应减少。结论:术中应用大剂量瑞芬太尼会诱发术后痛觉过敏,非甾体抗炎药氟比洛芬酯一定程度上能防治这种痛觉过敏,而且不影响患者的复苏。关键词氟比洛芬酯;瑞芬太尼;超前镇痛;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SA分级为Ⅰ~Ⅲ级择期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每组各30例.Ⅰ组术前10 min静注地佐辛5 mg+氟比洛芬酯50 mg,Ⅱ、Ⅲ、Ⅳ组分别在缝皮时静注地佐辛5 mg+氟比洛芬酯50 mg、地佐辛5 mg、氟比洛芬酯50 mg;4组均在术毕时连接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镇痛效果(4、8、12、24 h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24 h内追加应用氟比洛芬酯的例数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Ⅰ组4、8、12、24 h的VAS评分及24 h内追加应用氟比洛芬酯的例数明显低于或少于Ⅱ、Ⅲ、Ⅳ组(P均〈0.05),Ramsay评分镇静效果明显优于Ⅱ、Ⅲ、Ⅳ组(P值均〈0.05),4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镇痛治疗,其镇痛效果安全可靠,镇静效果良好,并可减少其他镇痛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在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效果。方法:择期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周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3组,A组:舒芬太尼200μg+生理盐水共100 mL;B组:切皮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舒芬太尼200μg+氟比洛芬酯100mg+生理盐水共100 mL;C组:切皮前静注氟必洛芬酯50 mg,舒芬太尼100μg+氟比洛芬酯100 mg+生理盐水共100 mL。镇痛泵参数设定:负荷量为2 mL,持续量为1.2 mL.h-1,PCA量为1.5 mL.h-1,锁定时间30m in。记录3组患者术后3,24,48 h的VAS评分,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24 h引流量,并于镇痛治疗前后采用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评定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结果:术后3 h,A组VAS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B,C两组VAS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C组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A组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3组均无明显呼吸抑制发生,3组镇痛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较小剂量吗啡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美国麻醉师学会(ASA)Ⅰ或Ⅱ级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静脉持续微量输注镇痛泵,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氟比洛芬酯组及术后氟比洛芬酯组,每组20例。对照组镇痛液100ml中含吗啡30mg、格拉司琼6mg,术毕静脉注射吗啡0.04mg/kg;术前氟比洛芬酯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镇痛液100ml中含吗啡20mg、氟比洛酚酯150mg;术后氟比洛芬酯组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镇痛液配方同术前氟比洛芬酯组。记录各组各时间点生命体征情况及疼痛评分,比较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4、6小时,对照组的VAS评分高于术前氟比洛芬酯组、术后氟比洛芬酯组(P〈0.05),术后氟比洛芬酯组的VAS评分高于术前氟比洛芬酯组(P〈0.05)。各组镇痛期间生命体征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恶心呕吐以及嗜睡情况明显多于术前氟比洛芬酯组、术后氟比洛芬酯组,首次排气时间长于术前氟比洛芬酯组、术后氟比洛芬酯组,术前氟比洛芬酯组、术后氟比洛芬酯组并发症、首次排气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较小剂量吗啡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具有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在开胸手术前使用是否有超前镇痛的效果,并对比其不良反应。方法我院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Ⅰ、Ⅱ、Ⅲ3组,各20例。Ⅰ组采用术前氟比洛芬酯,术后吗啡的镇痛方法;Ⅱ组采用术后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Ⅲ组采用术后吗啡镇痛。观察各组术后1、2、4、8、1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手术过程中3组患者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术后1、2、4、8hVAS评分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且术后4h内VAS评分Ⅱ组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VAS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Ⅰ组和Ⅱ组无差别,均明显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吗啡复合应用可以增强镇痛效果,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和吗啡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以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吗啡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组(C组)行术后镇痛。观察3组镇痛效果并测定麻醉前和术后24h静脉血清皮质醇、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术后视觉模糊评分法评分及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显著性;C组患者PCA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小于B组(P〈0.05);3组患者术后24h时的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明显减少术后吗啡的用药量。能有效缓解术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田国礼  汤洁  史劲飞 《安徽医药》2014,(6):1164-1166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镇痛效果及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双盲分成氟比洛芬酯1 mg·kg-1联合地塞米松10 mg组(A组);氟比洛芬酯1 mg·kg-1组(B组);对照组:生理盐水5 mL(C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同种药物静脉复合麻醉。观察术后1、3、6、12、24 h的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A组和B组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6、12、24 h VAS评分A组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反应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塞米松镇痛明显,有效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副作用小,是良好的镇痛方法,并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