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牛蒡子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方法对牛蒡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图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牛蒡子中分离鉴定13种化合物,分别为牛蒡苷元,油酸,棕榈油酸,十四烷酸,14-二十八烯烃,β-谷甾醇,咖啡酸,咖啡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反式对羟基肉桂酸,罗汉松脂素,牛蒡酚B,络石苷元。结论化合物3,4,5,7,8,9,10为首次从牛蒡子中分离得到,为牛蒡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牛蒡子水煎液及牛蒡苷、牛蒡苷元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牛蒡子的抗茵作用。方法:取牛蒡子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考察牛蒡子水煎液、提取产物牛蒡苷、牛蒡苷元体外对8种细菌的抗茵作用。结果:牛蒡苷元、牛蒡苷、牛蒡子水煎液2:1与1:1浓度与阳性对照药双黄连相比的效果较好。结论:牛蒡子具有一定的抗茵作用,可以开发为一种新型的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与鉴定牛蒡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等手段对牛蒡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鉴别与各种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牛蒡子中分离鉴定出10个化学成分,分别为β-谷甾醇(1)、牛蒡子苷元(2)、罗汉松脂素(3)、牛蒡酚B(4)、牛蒡酚A(5)、牛蒡酚F(6)、牛蒡子苷(7)、8-hydroxypinoresino(l8)、(+)-Fraxiresino(l9)、胡萝卜苷(10)。其中,化合物8、9为首次从牛蒡子中获得。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牛蒡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牛蒡子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 Agilent-C18(4.6mm ×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二元梯度洗脱,流速0.8mL· min -1,检测波长280nm。结果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分别在0.36~2.8μg(r=0.9995),0.006~0.56μg(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牛蒡苷为100.3%,RSD为2.3%;牛蒡苷元为99.5%,RSD为2.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实验结果可为牛蒡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蒡子、炒牛蒡子及其免煎剂中主要成分牛蒡苷进行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鉴别采用TLC法,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1.1);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TLC图谱显示,斑点清晰。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56%,RSD为1.41%(n=6)。牛蒡子生品与炮制品中牛蒡苷的含量均符合药典限度要求,免煎剂中牛蒡苷含量仅为炮制品中的1/3。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牛蒡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牛蒡子免煎剂的生产提取工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牛蒡子浸膏的干燥条件。方法在不同的干燥温度和时间下,测定牛蒡子浸膏中有效成分牛蒡苷的含量。结果在80℃干燥48h后,牛蒡子浸膏有效成分牛蒡苷的损失较小,而在100℃烘48h后牛蒡苷的含量约下降了20.00%。结论牛蒡子浸膏的干燥温度应控制在80℃以下。  相似文献   

7.
牛蒡子中牛蒡苷的含量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HPLC法考察了15批牛蒡子中牛蒡苷的含量,结果牛蒡苷平均含量为8.4%,方法回收率为101.2%(n=5)。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风热感冒颗粒中牛蒡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风热感冒颗粒中牛蒡子苷含量。方法:流速0.8ml/min,采用C18柱,以甲醇-乙腈-磷酸三乙胺水溶液(20:15:65)为流动相,柱温为40℃。通过对牛蒡子苷对照品在200~400nm范围的UV扫描,选择检测波长为279nm。结果:供试品溶液中牛蒡子苷与相邻组分分离度良好,缺牛蒡子的阴性对照溶液无干扰。牛蒡子苷在0.12~0.7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2.0%。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可作为风热感冒颗粒质量控制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牛蒡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法,考察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次数的醇提工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通过HPLC法检测牛蒡子苷含量。结果牛蒡子的最佳醇提工艺为,溶剂浓度为75%,溶剂用量为6倍体积,提取次数为1次。结论牛蒡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牛蒡子粉末,加入6倍量体积75%乙醇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2h,牛蒡子苷的提取率达到95.49%,可以作为牛蒡子的实验室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复方牛蒡子含片水提工艺优选与牛蒡子苷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复方牛蒡子含片最佳水煎工艺,并考察各工艺步骤中牛蒡子苷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以牛蒡子苷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影响水煎工艺的主要因素,并对水煎浓缩液、醇沉液及干浸膏中牛蒡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优选出牛蒡子最佳水煎工艺为加水12倍,煎煮3次,每次1h,牛蒡子苷在各工艺步骤均有一定量损失。结论本实验为复方牛蒡子含片的生产提供了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杂质:2-[(5-甲氧基-1 H-苯并咪唑-2-亚磺酰基)甲基]-3,5-二甲基-4-羟基吡啶的合成方法。方法以2-氯甲基-4-甲氧基-3,5-二甲基吡啶盐酸盐(CMML)为原料,通过脱甲基、缩合、氧化三步反应制得2-[(5-甲氧基-1 H-苯并咪唑-2-亚磺酰基)甲基]-3,5]二甲基-4-羟基吡啶。结果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及质谱确证。结论该合成通过三步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约为23%。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加替沙星稀土配合物修饰的Keggin型钨硅酸衍生物。方法:利用中温水热合成法进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单晶X-射线衍射仪对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合成了荷移盐[C18H22FN3O2]2[H2SiW12O40].4H2O(简写为GF-SiW12),由[H2SiW12O40]2-阴离子、脱羧酸的加替沙星及游离的水分子组成;沿c轴方向形成菱形空穴结构,游离的水分子坐落在空穴中,与钨硅十二的端氧原子和有机配体上的羰基氧原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超分子孔道结构。结论:该化合物为新型多酸基药物的合成提供了全新的合成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系膜细胞(GMC)增殖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对血管紧张素-(1-7)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GMC,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Sar^1,Ile^8]-AngⅡ+Ang-(1-7)组、、PD123319+Ang-(1-7)组,通过[^3H]-Thymidine及[^3H]-Leucine掺入分别测定GMC的DNA、蛋白质合成;结晶紫染色检测细胞数日,观察系膜细胞增殖情况,探讨Ang-(1-7)是否通过AngⅡ受体发挥作用。结果: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GMC的DNA、蛋白质合成及细胞数日增加;[Sar^1,Ile^8]-AngⅡ和PD123319不影响Ang-(1—7)的上述作用。结论:Ang-(1—7)能抑制基础和AngⅡ诱导的GMC增殖,其作用的发挥不通过AngⅡ的AT1和AT2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4.
周艺海 《抗感染药学》2010,7(3):194-196
目的:探讨第3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头孢匹胺的合成工艺。方法:以4-羟基-6-甲基-2-吡喃酮为原料合成(2R)-2-[(4-羟基-6-甲基-3-吡啶)甲酰胺基]-2-(4-羟基苯基)乙酸,再与侧链(6R,7R)-3-[(-甲基-1H-四唑-5-基)硫基]-7-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7-ACA-MMT)反应合成得最终产品头孢匹胺。结果:反应总收率为19.42%,化合物经过核共振氢谱(1H-NMR)、红外图谱(IR)确证结构为头孢匹胺。结论:头孢匹胺的合成工艺确定增强了产率,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蒡子提取物中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elch welchrom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乙腈16%~18%0~60min梯度洗脱乙腈20%65min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为室温。结果:3,5-二咖啡酰奎宁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的进样量分别在4.28~12.84μg(r=0.9992)、4.16~12.48μg(r=0.9991)、4.20~12.60μg(r=0.9992)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0%、98.50%、98.62%,RSD为1.80%、1.90%、1.20%。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牛蒡子提取物中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以7-ACA为起始原料,在环己烷中用六甲基二硅氨烷(HMDS)和三甲基碘硅烷(TMSI)将7-ACA中的氨基和羧基硅烷化,然后与N-甲基吡咯(NMP)和TMSI的反应产物混合,生成(6R,7R)-7-氨基-3-[(1-甲基-1-吡咯烷鎓盐)甲基]头孢-3-烯-4-羧酸氢碘酸盐(中间体Ⅱ),再与活性酯反应得到盐酸头孢吡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阿托伐他汀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mm×2.1mm。1.7μm),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含0.01%甲酸的水溶液(70:30),流速为0.3mL/min,进样量10μL,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MRM扫描。检测离子为m/z 559.2[M+H]^+→440.5[M+H]^+(阿托伐他汀),m/z315.5[M+H]^+→109.3[M+H]^+(黄体酮),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50℃水浴氮气挥干,用黄体酮作为内标定量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血药浓度在0.01。50n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89)。回收率在95%-106%之间,萃取回收率在72%-79%之间(RSD〈4%,n=5),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n=5),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2ng/mL。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8.
牛蒡子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明正  张小如 《海峡药学》2009,21(12):49-50
目的探讨牛蒡子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分析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纤粘蛋白(FN)的表达,并分析NF-κB与24h尿蛋白及血肌酐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肾小球中NF-κB、MCP-1和FN表达高于对照组(P〈L0.01)。与糖尿病组相比,牛蒡子明显抑制NF-κB活化,降低MCP-1、FN表达(P〈0.05),减少24h尿蛋白排泄(P,0.01),改善肾功能指标及肾组织病理学损害。结论牛蒡子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具有明显防治作用。抑制NF-κB的活化可能是牛蒡子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HPLC-MS-MS方法定量测定人血浆中多潘立酮浓度。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采用甲醇:0.5%乙酸=80:20为流动相,以Inerstil C18(2.1mm×100mm,3.0μm)色谱柱为分析柱,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多潘立酮和地西泮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H]^+m/z426.2→m/z175.2和[M+H]^+m/z285.0→m/z193.0。结果:多潘立酮线性范围为1~80μg·L-1,定量下限为1μg·^L-1(n=6)。日内、日间的RSD均〈15%,平均回收率〉7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样品处理方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多潘立酮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