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种不同配方辅料对消炎胶囊吸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在40℃,相对温度为75%的条件下以淀粉和糊精,淀粉和PVP及以β-CD为辅料的三种不同配方的辅料与引湿性中药浸膏按不同比例制成颗粒后,以吸湿百分率,辅料用量为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的配方,经实验:确定消炎胶囊的最佳辅料为淀粉和PVP,而浸膏粉与辅料的最佳配比为2:1(其中淀粉与PVP之比为1:1),可将吸湿率降低27.3%。  相似文献   

2.
三种不同配方的辅料对消炎胶囊吸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翰  张晓冬  冯伟 《黑龙江医药》2002,15(4):279-280
本文采用在40℃,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以淀粉和糊精,淀粉和PVP及β-CP为辅料的三种不同配方的辅料与引湿性强的中药浸膏按不同比例制成颗粒后,以其吸湿百分率,辅料用量为指标进行比较,从而筛选出最佳的配方。经实验,确定消炎胶囊的最佳辅料为淀粉和PVP,而浸膏粉与辅料的最佳配比为2:1,(其中淀粉与PVP之比为1:1),可将吸湿率降低27.3%。  相似文献   

3.
不同辅料对SN-中药颗粒剂吸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辅料对中药颗粒剂吸湿性的影响。方法在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以不同辅料(淀粉、微晶纤维素等)与SN-中药浸膏制成颗粒剂后进行吸湿百分率比较;在温度为25℃、不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以不同辅料与浸膏配伍制成颗粒后进行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结果以微晶纤维素为辅料制得的颗粒最佳,其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8%。结论试验测得的最佳配方的临界相对湿度,为控制车间的生产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辅料和黄芪浸膏粒径大小等因素对其吸湿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粒径为50~65目,65~80目,80~100目,100~120目,120~150目之间的黄芪浸膏,进行吸湿动力学测试和临界相对湿度测定;向黄芪浸膏中添加不同辅料,并研究辅料种类及用量对浸膏吸湿性的影响。结果 浸膏粒径和辅料种类对黄芪浸膏吸湿性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粒径较大的黄芪浸膏临界相对湿度较大,吸湿性较差;黄芪浸膏与16种辅料混合,最佳防潮辅料为乳糖,且乳糖的添加量对浸膏吸湿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莲  张荣泉  吕方  米沙  罗威 《天津药学》2011,23(6):22-24
目的:考察不同原辅料吸湿性和制备工艺对藿精片制备半成品及成品吸湿性的影响。方法:测定原辅料吸湿性指标,比较测定结果,选择合适的辅料组方,分别采用制粒法和直压法工艺制备藿精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淫羊藿苷含量。结论:原料吸湿性较高,选择合适的辅料可以有效改善原料吸湿性,制粒法制备工艺相比于直压法,可更为有效的改善吸湿性,而二者仅对藿精片崩解性能和淫羊藿苷含量略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番泻叶提取物的吸湿性及辅料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番泻叶提取物的吸湿性,探讨辅料对番泻叶提取物吸湿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粉末吸湿法,测定样品的吸湿率;以平均吸湿速度、吸湿加速度、吸湿初速度、临界相对湿度等吸湿参数为指标,考察番泻叶提取物的吸湿性及辅料对其的影响。结果:辅料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番泻叶提取物的平均吸湿速度,其中乳糖的作用最强;但乳糖对番泻叶提取物的临界相对湿度几乎没有影响。结论:辅料的合理使用可以改善番泻叶提取物的吸湿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中药冲剂及胶囊剂不合格率较高的原因。方法:对1998-2000年中药冲剂及胶囊剂不合格项目进行汇总。结果:发现中药冲剂及胶囊剂不合格率高的原因是“水分”超标。结论:中药冲剂及胶囊剂贮存9mo以上易发生水分超标现象,且贮存时间越长,水分越高。  相似文献   

8.
保儿安冲剂的药效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儿安冲剂可明显地加大鼠胃液分泌量及其中总酸、游离酸和胃蛋白酶的含量;促进小鼠肠推进运动;能明显地对抗乙酰胆硷氯化钡、组胺引起的离体肠肌收缩;对抗大黄的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丹参冲剂最佳辅料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丹参冲剂最佳辅料,方法:将不同辅料与丹参浸膏制成丹参冲剂,测定其吸湿百分率,作图,结果人力产上看出,乳糖吸湿百分离最小,结论丹参冲剂中最佳辅料为乳糖。  相似文献   

11.
均匀设计法筛选中药巴布剂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采用均匀设计法,以粘着强度为指标,筛选中药巴布剂基质,以所得回归方程对基质组成比例进行优化,确定基质的最佳配比为明胶-西药著胶-聚乙二醇400-聚丙烯酸-甘油-氧化锌=3.0:4.0:5.0:4.0:4.0:0.3。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药种质资源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述了建设中药种质资源库意义和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以道地药材为龙头,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统为平台,以珍稀淑危中药原植物为重点,利用中药产业的力量来构建中药种质资源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阿片类依赖戒断综合征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阿片类依赖戒断综合征中医辨证规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医证候调查表》调查96例脱毒d1 -14的患者。结果··: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 ,各证发生概率均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其中尤以类表证、痰浊证和血瘀证较明显 ,有极显著性差异 (χ2=175.875,P<0.001;χ2=36.924 ,P<0.001;χ2=24.123 ,P<0.001) ;单证存在者较少 ,而以证候之间相兼者多见。结论··:阿片类戒断期证候寒、热、虚、实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质量标准中显微鉴别项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就日常的中成药检验中发现的一些显微鉴别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为中成药检验和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使中成药的质量标准更规范。方法:用光学显微镜对中成药进行显微鉴别项的检验,并对鉴别特征的合理化进行考察。结果:中成药显微鉴别项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书写格式、文字描述不规范;特征选择、特征的变化方面问题,使检验结果出现假阴性。结论:针对中成药标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并要求标准的起草和复核单位应加强对标准的审核,减少标准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氯贝丁酯以复凝聚法制成微囊颗粒剂,微囊中氯贝丁酯的含量是通过测定其含氯元素的量,回收率为90.60±2.56%(n=3)。将氯贝丁酯微囊颗粒剂与市售胶丸剂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的对比实验,以不同时间测定血药浓度,两者结果表明AUCo→12h(P<0.05)有显著性差异,Tmax和Cmax(P<0.01和P<0.01)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氯贝丁酯微囊颗粒剂具有缓释作用,有可能减少胃肠道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通过对黑腹果蝇OK品系的生存试验和性活力测定来研究中药沙棘液的抗衰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沙棘液能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其中雄果蝇延长平均寿命19%~24%,雌果蝇延长平均寿命11%~26%。沙棘液还能提高果蝇的交配率并延长果蝇交配的持续时间。因而说明沙棘液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消风散颗粒中全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以薄层层析法鉴别当归、苍术、关木通、荆芥、防风、甘草、牛蒡子、苦参、知母、黑芝麻、蝉蜕、地黄等十二味药材;以试管反应鉴别石膏;对不同批号及加速试验样品进行考察。结果:文中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结论:可为该制剂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可乐定配伍中药扶正剂抑制阿片类戒断症状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可乐定与益气养阴的中药配伍治疗阿片类戒断症状,经与单纯使用可乐定进行戒毒效能比较。结果显示:在可乐定同等剂量范围内治疗组对戒断症状的抑制效能优于单用可乐定对照组,且治疗组对可乐定所致的低血压,心率缓慢等副作用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示:可乐定与中药扶正剂配伍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药物结合治疗阿片类依赖急性戒断症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多种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CRCT,CBM,CNKI,VIP以及万方数据库)得到1990年1月至2007年11月期间发表的中西药物结合疗法与单纯西药对比治疗阿片类依赖急性戒断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系统评价员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共597例受试者,其中海洛因依赖者47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应用西药相比,中西药物结合组在治疗d9和d10的急性戒断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其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s为:-1·43[-2·60,-0·26];-0·30[-0·51,-0·09]。在疗程的其他时间点,两组急性戒断症状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另外,中西药物结合组用药剂量较单纯西药组低,副作用较少。结论:根据现有数据,中西药物结合疗法是一种有效而安全治疗阿片类依赖急性戒断综合征的方法,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感冒灵冲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57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在5-15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为0.31%(n=5)。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