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染性强,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抗SARS-CoV-2抗体安全性高,特异性强,中和SARS-CoV-2的能力显著,被认为是治疗COVID-19的理想药物.鉴于SARS-CoV-2突起蛋白(S蛋白)的核心地位,目前开发的抗SARS-CoV-2抗体基本以S蛋白为靶点...  相似文献   

2.
SARS-CoV-2感染是对全世界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大严重威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SARS-CoV-2感染引起的全球流行病.SARS-CoV-2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诡异性和多变性.因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是紧迫且有针对性的.然而,疫苗和目前使用的药物一般不具有上述特点.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恢复期血浆在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mRNA疫苗(简称新冠mRNA疫苗)免疫小鼠后产生的中和抗体进行检测,探索中和抗体检测法应用于mRNA疫苗体内效力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6~8周BALB/c小鼠进行后肢肌肉免疫,检测不同免疫剂量和不同免疫程序的中和抗体滴度。并对8家企业生产的新冠mRNA疫苗免疫的小鼠血清进行中和抗体和IgG抗体检测。结果 2 µg、5 µg、10 µg不同剂量mRNA疫苗按照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小鼠后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抗体阳转率均为100%,中和抗体反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针间隔14 d加强免疫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间隔7d加强免疫组及一针组(F=57.13, P<0.001)。2 µg剂量间隔7 d加强免疫和间隔14 d加强免疫产生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别为218和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 P=0.003);5 µg剂量间隔7 d加强免疫和间隔14 d加强免疫产生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499和1 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02);10 µg剂量间隔7 d加强免疫和间隔14 d加强免疫产生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608和1 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05)。国内8家企业生产的新冠mRNA疫苗免疫小鼠后均可产生高滴度的IgG抗体(104.5~107.5)和中和抗体(102.6~104.8),效力测定结果均符合企业质量标准。各企业生产的mRNA疫苗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03,P<0.001)。结论 小鼠免疫后中和抗体检测可用于mRNA疫苗的体内效力评价。  相似文献   

4.
自首次报道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迅速在全球传播。2019-nCoV感染可引起严重肺炎,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尚无特效药物。2019-nCoV刺突蛋白及其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结构已获得解析,为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基础。通过人外周血单B细胞抗体筛选技术及其他抗体筛选技术,已获得多种针对2019-nCoV的中和抗体。抗体药物的开发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此文简要综述抗2019-nCoV抗体类药物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已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成为当务之急.中和抗体在部分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既可用于SARS-CoV-2感染的短期预防,也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SARS-CoV-2中和抗体的研发...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持续发展促使人们开展针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包括治疗药物的研究。中和抗体药物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特异性抗病毒药已成功应用于部分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国际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和抗体的研发进展十分迅速,已有多个抗体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本文主要通过SARS-CoV-2中和抗体的作用靶点、药物研究进展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2种不同原理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和抗体胶体金测试卡与SARS-CoV-2假病毒中和实验的相关性,评估半定量的中和抗体胶体金测试卡用于不同人群的SARS-CoV-2中和抗体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厂家A胶体金测试卡(双抗原夹心法)、厂家B胶体金测试卡(竞争阻断法)和SARS-CoV-...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的反复感染仍威胁着全球公众健康。研究人员依然致力于从疫苗、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和中和抗体等多方面开展研究,为新型冠状病毒各类变异株的感染寻找更为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其中,中和抗体具有作用机制明确、安全性高、便于大规模生产等优势,是极具潜力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药物之一,国内外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的研发项目发展迅速,本文简要介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研究现状,重点结合审评实践,提出对于此类品种药学评价的特殊考虑,以期促进国内同类产品尽快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β属的冠状病毒,与SARS-CoV均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为侵入宿主细胞的受体。在临床上,病毒感染患者表现出呼吸道和肺部损伤。以SARS-CoV作为参照研究SARS-CoV-2是目前的常用方法。主要介绍了冠状病毒的分类、结构和生命周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SARS-CoV中的作用,并且总结了SARS-CoV-2的相关研究进展和临床治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为医药工作者充分了解SARS-CoV-2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症的疗效。方法:对2020年2月4日至2020年3月17日收住同济医院ICU护理单元并行无创呼吸机(Bipap呼吸机)治疗的COVID-19危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实际治疗方案分为IVIG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对IVIG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死亡风险进行评估。校正的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则由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探究IVIG治疗对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住院30 d和50 d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11例危重症COVID-19患者,其中IVIG治疗组45例,对照组66例。2组在年龄、性别、既往史、首发症状、肺CT征象以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差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尽管IVIG治疗组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IVIG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危重症新冠患者30 d和50 d生存曲线(Log rank P分别为0.029和0.045),且IVIG对新冠危重症的保护效应是独立于其他治疗药物以外的,30 d和50 d住院死亡校正HR及95% CI分别为0.573(0.330-0.984)和0.573(0.334-0.983)。结论:IVIG治疗可明显改善COVID-19危重症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基因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疫情防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从SARS-CoV-2基因组结构和进化机制等方面,对SARS-CoV-2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与整理。结果与结论基于基因组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病毒基因组现阶段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异和重组,但在人际传播和感染过程中病毒可能发生一定的适应性进化,这对检测和药物研发可能存在影响。未来需要对覆盖全球的患者病毒分离株和野外动物携带病毒株进行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和进化分析,监控病毒变异和解析适应性进化机制,这有助于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抗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卵黄抗体(egg yolk immunoglobulin,IgY)在体外对SARS-CoV-2及其变异株的中和抑制作用,探讨其作为鼻腔/口腔喷雾剂用于预防和阻断SARS-CoV-2感染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SARS-CoV-2 IgY原液及成品对刺突(spike,S)蛋白的抗体效价;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其对SARS-CoV-2的中和活性;用萤光素酶发光法检测其对SARS-CoV-2假病毒的中和作用。结果 抗SARS-CoV-2 IgY原液的抗S抗原效价为1:32 000~1:64 000,成品的效价为1:16 000~1:32 000;两批原液对活病毒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128和1:256,相应的抑制中浓度(media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36.22和36.50 μg/ml;成品对SARS-CoV-2假病毒的IC50均值分别为4.571 μg/ml(WT)和6.07 μg/ml(D614G);对变异株假病毒的IC50分别为15.09~29.94 μg/ml(B.1.1.7)、41.71~55.56 μg/ml(B.1.351)和16.66~32.33 μg/ml(B.1.617.2)。结论 抗SARS-CoV-2 IgY与SARS-CoV-2重组S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在体外能显著地中和SARS-CoV-2活病毒、假病毒及变异株假病毒,有望用于SARS-CoV-2感染的预防和阻断。  相似文献   

13.
高帆  李长贵  梁争论  徐苗 《中国药事》2020,34(4):375-380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继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之后又一严重危害人类的病毒。SARS-CoV-2引起的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病死率。为控制疫情蔓延,我国正应急开展多种技术路线的COVID-19疫苗研发,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DNA和mRNA)等,在加快疫苗研发进程的同时把握应急研发进度和科学性之间的平衡,并行解决相关科学问题,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和质量可控。目前我国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率先进入Ⅰ期临床试验,多家企业进入注册检验和滚动提交审评资料阶段。本文对COVID-19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现阶段对此种新疫苗研发的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新冠Spike蛋白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数据,探究表位与抗体的空间识别关系。方法 基于718对新冠Spike蛋白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数据,首先分析抗原表位分布的热点区域及抗体基因片段使用偏好性;其次对抗原抗体结合界面提取抗原空间表位和CDR结构,分别构建抗原空间表位的相似性聚类树以及对应抗体重链CDR结构的相似性聚类树,通过比较对应聚类树之间的相似性评估抗原空间表位与抗体CDR结构的整体识别关系。结果 表位位点中94.02%分布于RBD,4.44%分布于NTD,且前10位热点位置均分布于RBM;抗体VJ基因的偏好性片段为IGHV3-30/IGHJ4和IGHV1-58/IGHJ3。空间表位聚类树与对应抗体CDR结构聚类树之间的相似性显著高于随机聚类树,提示表位与CDR结构存有内在关联。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免疫原性相似的抗原表位,会被结构相似的CDR结构识别,且CDR3结构的贡献最大。结论 从目前数据来看,表位位点分布以RBD区域为主,抗体IGHV3-30/IGHJ4和IGHV1-58/IGHJ3片段突出,相似的抗原空间表位会被相似的CDR结构识别,这些发现为后续的新冠病毒抗体设计及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初筛脂浆血可能原因,实施干预对策,以保证血液质量,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自2011年1月25日至10月25日期间,对参加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初筛检验血型、ALT、HBsAg、PLT、血常规.对合格者将含抗凝剂的全血标本离心后,肉眼观察上清液是否属脂浆血.对脂浆血者,通过询问其饮食情况给予干预,并再次采抗凝全血标本离心,根据肉眼观察结果判断能否采集机采血小板.结果:共8 827人次献血者参加了机采血小板采前初筛检测,初筛脂浆血者769人,占总人次8.71%.可能原因为4~6h内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占67.36%),10 ~ 12 h内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占24.58%),脂肪代谢障碍(占8.06%).最终因脂肪血淘汰182人,初筛脂浆血者成功采集率76.33%.结论:通过对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初筛脂浆血可能原因分析,并实施干预措施,大多数初筛脂浆血者都能成功采集机采血小板,干预措施对于更好地利用血液资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合理使用与药学监护要点。方法查阅文献,整理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适应证、感染性疾病应用概况、剂量、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等特点,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与结论人免疫球蛋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中缺乏直接使用证据,不建议常规应用。免疫缺陷或疾病进展迅速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但应把握剂量,注意输注速率。使用过程中应动态监测患者血浆球蛋白水平,加强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17.
Toxic shock syndrome (TSS) results from the host’s overwhelm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cytokine storm mainly due to superantigens (SAgs). There is no effective specific therapy. Application of immunoglobulins has been shown to improve the outcome of the disease and to neutralize SAgs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However, in most experiments that have been performed, antiserum was either pre-incubated with SAg, or both were applied simultaneously. To mirror more closely the clinical situation, we applied a multiple dose (over five days) lethal challenge in a rabbit model. Treatment with 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1 (TSST-1) neutralizing antibody was fully protective, even when administered late in the course of the challenge. Kinetic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superantigen toxins are scarce. We performed in vitro kinetic studies by neutralizing the toxin with antibodies at well-defined time points. T-cell activation was determined by assessing T-cell proliferation (3H-thymidine incorporation), determination of IL-2 release in the cell supernatant (ELISA), and IL-2 gene activation (real-time PCR (RT-PCR)). Here we show that T-cell activation occurs continuously. The application of TSST-1 neutralizing antiserum reduced IL-2 and TNFα release into the cell supernatant, even if added at later time points. Interference with the prolonged stimula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s likely to be in vivo relevant, as postexposure treatment protected rabbits against the multiple dose lethal SAg challenge. Our results shed new light on the treatment of TSS by specific antibodies even at late stages of exposu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利尿剂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400 mg/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PFV)、充盈早期速率/晚期速率(E/A)、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PF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质量(L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胸比(CTR)、Ig G抗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00%、8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E/A、EPFV显著升高,APFV、LVESV、LVEDV、LV、CTR、Ig G抗体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Ig G抗体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大流行给世界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临床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最近研究显示二肽基肽酶4(DPP4)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功能受体,然而DPP4是否直接参与新型冠状病毒与靶细胞的黏附与感染,抑制或者调节DPP4的表达与活性能否阻止COVID-19的发生发展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往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因此推测DPP4抑制剂可能具有抑制COVID-19患者高炎症反应状态、改善患者肺纤维化的作用,尚需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