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207例抗感染药物ADR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20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12类,40种药品,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报告数为27.1%(56/207),其次为青霉素类为20.8%(43/207)及喹诺酮类药物为17.4%(36/207);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63.2%(144/228)损害为最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14.0%(32/228)和局部反应7.9%(18/228)。结论应加强临床ADR与药敏试验监测工作,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心内直视下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心内直视下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AF射频消融术病例219例,术前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了解心律及心功能指标。术中射频消融路线相同,术后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口服胺碘酮半年,随访半年以上,行心电图出现窦性P波则表明转律成功。结果围手术期死亡5.48%(12/219),出院时窦性心律(Sinus rhythm,SR)79.00%(173/219),非SR 15.53%(34/219)。出院后随访6~58个月,平均(27.96±15.57)个月,随访率83.57%(173/207),失访率16.43%(34/207),随访期间死亡1.73%(3/173),维持SR 89.02%(154/173),非SR 10.98%(19/173)。单因素分析示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年龄及高血压病是影响术后转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内直视下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治疗AF安全、有效,LAD大、年龄大及高血压病可降低术后转复率。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五十例胃病患者在胃镜检查中通过活栓钳取距幽门口scm处胃窦部组织放入实验药盒观察,检出幽门弯曲菌阳性19例,总检出率38%,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并糜粒(活动性胃炎)检出率较高6/10(6O%),十二指肠溃疡次之6/12(50%),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交叉实验设计法研究了西咪替丁(Cim)对9只大鼠口服呋喃氟脲嘧啶(FT—207)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反相HPLC法测定血清FT-207浓度,其药时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单次口服Cim80mg/kg或连用Cim80 mg/kg·d~(-1)×5d,均增加血清FT—207浓度和AUC。连用时,FT-207的C_(max)和AUC分别增加21.0%(P<0.05)和34.1%(P<0.025),Te_(1/2)缩短(P<0.005);单次服Cim时,FT-207的药代学改变与连用时相似,但差异无显著性。文中讨论了二药相互作用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红细胞参数变化,以期为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红细胞参数指标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笔者单位消化内科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住院患者为研究资料,并作为研究组;选择80例同期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差异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0%(24/80),对照组感染率为51.3%(41/80),组间结果明显差异(χ2=13.227,P <0.05)。研究提示,一旦慢性胃炎患者的外周红细胞参数RBC≤3.9×1012/L、Hb≤119.0 g/L、HCT≤36.0%时,则可提示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因,同时,也会导致红细胞形态出现异常变化;同时,可将外周红细胞参数值Hb≤119.5 g/L,HCT≤36.2%,RBC≤3.9×1012/L时的指标,作为慢性胃炎发展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21年12月腹腔念珠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腹腔念珠菌病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特点,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30d死亡组和30d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腹腔念珠菌病患者207例,男134例(64.73%),女73例(35.27%),中位年龄67(53, 76)岁。207例中,47例30 d内死亡,11例失访,30d全因死亡率为23.98%。白念珠菌(118/207,57.00%)是腹腔念珠菌病患者最常见的分离菌,其次分别为光滑念珠菌(41/207,19.80%)、热带念珠菌(28/207, 13.53%)、近平滑念珠菌(9/207, 4.38%)、克柔念珠菌(9/207, 4.3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白念珠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低,而非白念珠菌则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2, P=0.027)、发热(OR=4.060, P=0.017)、CRRT...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79年10月在我县沧溪公社团结大队和狮树公社庙湾、大巷二大队对六个月以上的人群2368人进行了锡克氏试验。结果阳性399人,阳性率16.9%。男性阳性率13.9%(159/1145);女性阳性率19.6%(24/1223),女性显著高于男性(X~2=327,P<0.001),7岁以下阳性率为42.7%(157/368),8~14岁为12.7%(76/598),15~20岁为42.5%(88/207),21~25岁为16.8%(21/125),26~50岁为6.9%(49/707),50岁以上为2.2%(8/363)。锡克氏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炎宁颗粒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日照市妇幼保健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根据就诊号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6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胃炎宁颗粒,1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SF-36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9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SF-36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积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胃泌素(GA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前列腺素E2(PGE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I(PGI)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宁颗粒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PGE2、CGRP、GAS、MTL、PGI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80例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征,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收集的180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的大多数分布在中老年人群(41~80岁,66.1%,119/180)、静脉给药患者(73.3%,132/180);所涉及的18种药物中,以抗菌药物发生比例最高(24.4%,44/180),而在抗菌药物中又以头孢菌素类发生比例最高(20.5%,9/44);这些不良反应累及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共计207例次,其中以皮肤占比最高(34.3%,71/207),其次是消化系统(27.5%,57/207).结论:ADR的发生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临床用药中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严格掌握适应证,对药物进行合理选择,强化考量特殊年龄群体的个体化用药,并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以进一步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残胃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Warthin-Starry染色法对62例术后胃标本和182例残胃黏膜进行检测,Warthin-Starry染色阳性定为Hp感染.结果 手术后胃标本Hp阳性率为33.2%(21/62),胃术后4~6个月残胃黏膜Hp阳性率为53.1%(33/62),胃术后6~33年残胃黏膜Hp阳性率为71.7%(86/120),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残胃癌Hp检出率为80.0%(16/20).残胃炎活动期(88.1%)、上皮内瘤变(76.9%)、萎缩性胃炎(77.9%)及黏膜糜烂(89.3%)H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11例吻合口溃疡均检测出Hp.结论 胃术后残胃病变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但不是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1年以来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24/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33%(1/30)与对照组患者6.67%(2/30)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食管、胃疾病关系。方法:2004年4~12月因消化不良症状而行内镜检查患者分成2组,A组为HBsAg阳性患者71例,B组为HBsAg阴性患者93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总的发生率31.7%,其中A组为42.3%(30/71),B组为23.7%(22/93)(x2=6.55,P<0.05)。总HP感染率为55.5%,其中A组为64.8%(46/71),B组为48.4%(45/93)(x2=3.95,P<0.05)。糜烂性胃炎的总发生率为23.2%,A组为33.8%(24/71),B组为15.1%(14/93)(x2=8.02,P<0.01),食管癌、胃癌总发生率3.7%,其中A组7.0%(5/71),B组1.1%(1/93)(校正x2=442,P<0.05)。结论:HBV感染与消化性溃疡、HP感染、糜烂性胃炎、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须重视对HBV感染患者的胃、食管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应用四黄茱萸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另外3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文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通过中医四黄茱萸汤和常规的西医方案治疗,比较不同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31/3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1.76%(21/34),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3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8/34),P <0.05。结论临床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时选择四黄茱萸汤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整体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依卡倍特钠治疗胃溃疡及胃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依卡倍特钠治疗胃炎、胃溃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入选患者225例,其中胃溃疡90例,糜烂性胃炎135例.胃溃疡研究:试验组(n=46)口服依卡倍特钠1 g bid及雷尼替丁150 mg bid,对照组(n=44)口服雷尼替丁150 mg bid,疗程均为4周.糜烂性胃炎研究:试验组(n=69)口服依卡倍特钠1 g bid,对照组(n= 66) 口服替普瑞酮50 mg tid,疗程均为4周.内镜下观察胃溃疡和胃炎的愈合率,检测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的前列腺素(PG)含量,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胃溃疡有效率(S1 S2)为65.22%(30/46),对照组为63.64%(28/44),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痊愈率(S2)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9.13% vs 15.91%,P<0.05);治疗1周试验组疼痛缓解迅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内镜下糜烂性胃炎的糜烂灶愈合率为68.12%(47/69),对照组为65.15%(43/66),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胃黏膜PG水平治疗后显著增加[与用药前差值为(8 397±14 978)pg·mL-1,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依卡倍特钠治疗胃溃疡、胃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霉素、呋喃唑酮与谷维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队列追踪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医院住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4例为调查对象,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呋喃唑酮与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观察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等。结果红霉素、呋喃唑酮与谷维素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9%(39/42),治愈率为95.2%(40/42),标准治疗组Hp根除率为71.4%(30/42),治愈率为85.7%(36/42),两组Hp根除率、治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红霉素、呋喃唑酮与谷维素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Tbil(169.73±17.62)μmol/L(、61.26±15.11)μmol/L(、171.57±11.74)μmol/L、(60.74±15.10)μmol/L;ALT(259.49±64.23)IU/L(、84.50±16.90)IU/L、(233.99±97.19)IU/L、(74.50±16.92)等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红霉素、呋喃唑酮与谷维素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有口腔异味1例,腹泻1例,恶心2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标准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有口腔异味1例,腹泻1例,恶心2例,呕吐2例,肝功能轻微损坏1例,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呋喃唑酮与谷维素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患病率:1988~2000年为2.90%(6/207),2001~2005年为6.05%(13/215),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误诊率:1988~2000年为66.67%(4/6),2001~2005年为23.08%(3/13),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患病率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的上升而上升,其治疗多需手术,手术方式及范围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及病变部位、分期及对生育的要求而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n=3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25/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转阴率90.63%、零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75%和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77.14%(27/3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中HBV-DNA定量与乙肝标志物(HBV-M)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535例病人的血清HBV-DNA含量和HBV-M,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sAg( )、HBeAg(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88.8%(207/233),平均拷贝数1.0×108/ml。HBsAg( )、HBeAb(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31.6%(50/158),平均拷贝数6.2×106/ml。 HBsAg(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21.7%(15/69),平均拷贝数1.8×106/ml。HBeAb(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6.2%(1/16),平均拷贝数3.2×103/ml。全阴性组血清HBV-DNA检出率5%,平均拷贝数2.0×103/ml。结论 同时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和HBV-DNA ,对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量表(GIQL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GIQLI评分(102.32±9.35)分高于对照组的(91.35±9.65)分,中医证候积分(9.10±2.00)分低于对照组的(16.15±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0.05)。观察组Hp转阴率92.50%为(37/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3,P=0.005<0.05)。结论给予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