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有报道。近10多年来,研究证明PSD与卒中有直接关系,PSD对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康复产生极大影响,它不仅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可以使病死率增加。抗抑郁治疗不但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有助于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现就PSD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一种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心境,发生率占急性卒中患者的30%以上[1]。它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也严重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家庭负担,甚至会增加卒中患者的死亡率。目前PSD发病机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在卒中后伴发的一种以精神症状为主的情感障碍性疾病。由于各项研究的评价方法、诊断标准、患者选择和脑卒中后时间的不同,各研究报道的PSD发生率差异较大,目前认为PSD发生率达3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和治疗情况。方法分析符合PSD诊断的8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抗抑郁治疗前后SDS、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老年PSD的发生率为37.2%。其中以轻、中度抑鄙为主,占85.71%;老年人PSD的临床表现特点为情绪低落、易情绪失控、可伴焦虑、易疲劳、认知功能障碍、失眠或昼夜睡眠节律颠倒。老年人文化程度高、性格内向者和多次卒中的患者易发生卒中后抑鄙,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和不同卒中类型中,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SSRI或SNRI类药物治疗1个月,SDS和HAMD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老年人PSD发生率高,选择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SRI)或双重再回收抑制剂(SNRI)类药物抗抑郁治疗有效,在重视躯体康复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  相似文献   

5.
赛乐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PSD)是指卒中发生以后,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常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我院于2001年1月~2002年1月,采用赛乐特治疗PSD,并以盐酸阿米替林作对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美芹  张建志 《河北医药》2011,33(10):1589-1590
脑卒中是老年人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常见的并发症为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抑郁情绪对脑卒中的预后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抑郁不仅影响着治疗,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我们采用"三位一体"疗法即药物、心理干预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169例,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2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残疾指数评分。对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SD总发生率40.3%,其中轻度抑郁25.7%,中度11.3%,重度3.2%;PSD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焦虑、绝望、睡眠障碍等;PSD发生与性别、卒中类型无关,而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残障程度、病程、病变部位等因素有关。结论PSD发生率较高,及时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行抑郁筛查,可望早期发现PSD。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 DepressionPSD)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常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会影响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和认知功能障碍改善。识别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并及早干预,有助于卒中的康复和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现就PSD发病率、病理生理学机制、危险因素及相关部位、临床诊断及治疗等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吞咽困难(PSD)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是脑卒中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资料就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摄食方法进行综述,提出护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实现自我照护,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当规范护理操作、构建合理的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将18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采用早期康复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比较2组第2、4、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同时比较2组第4周和第8周抑郁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第4周、第8周的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第4周、第8周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康复联合心理干预能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改善PSD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的抑郁症(PSD)发病率及发病因素。方法:对脑卒中后发生PSD患者进行卒中部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家庭关系进行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如病灶在优势半球者、经济收入低者、大学以下文化者、家庭社会关系不佳者的发生率较病灶在非优势半球者、经济收入高者、大学文化者、家庭社会关系良好者PSD发生率高(P〈0.05),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卒中部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家庭关系直接影响到患者PSD发生,在治疗患者的同时,要根据患者的上述因素早期发现PSD,给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对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收住于我院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199例。对入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确诊PSD患者91例作为PSD组,其余108例作为非PSD组。对2组康复治疗前、治疗后(6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前PS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非PSD组(P〈0.01);康复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但PS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仍然明显高于非PSD组(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SD组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康复治疗前PSD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低于非PSD组(P〈0.05);康复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但PSD组评分仍然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SD组也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结论PSD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程度较非PSD患者差,PSD对康复治疗效果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发生及早期干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变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态,分析PSD的易患因素对PSD患者行早期干预治疗,治疗前后行BI和ESS评分。结果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发病率较高,是多因素原因所致。早期干预治疗能显著减少残障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浅谈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 (poststroke deptessio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 ,它能延缓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时间并使劳动能力丧失 ,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 ,在充分认识 PSD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了解与 PSD有关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 ,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 ,能有效预防 PSD的发生和发展。1 充分认识 PSD对卒中预后的影响近年来有关 PSD对预后影响的研究很多 ,除了早已熟知的延迟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损伤的恢复外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增加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有研究表明 ,PS…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除有各种躯体症状外,常合并有各种情感障碍,其中以卒中后抑郁较为多见,它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现将12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干预后的肢瘫康复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观察抗抑郁剂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将PSD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舍曲林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卒中后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和ADI评分高;口服舍曲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HDL、NFDS减分明显,抗抑郁治疗在缓解抑郁症状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为主要表现,抗抑郁剂舍曲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的抑郁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率为30%~50%。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存在不但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且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积极的心理护理和药物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而且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现将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经心理护理和赛乐特治疗后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仅能够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而且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脑卒中后抑郁国内外均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25%~79%。有报道脑卒中后1个月内抑郁发生率为24%~26%,6个月左右33.6%~50.6%,1年内可高达61%,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之一。有学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专访,发现有53%左右的患者死于PSD,其病死率比无抑郁组高4倍左右。这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 ,与中风部位、次数的关系 ,以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按CCMD 3抑郁症的标准 ,对 70例老年人脑卒中病人分为抑郁组、非抑郁组 ,观察HAMD评分以及ADL评分。结果  70例老年人脑卒中出现抑郁 2 9例 (41 43 % ) ,且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左侧半球病变PSD发生率高于右侧 (P <0 0 5)。多次卒中发病HAMD评分高于首次发病。PSD与ADL呈负相关 (P <0 0 5)。结论 PSD与脑卒中发生的部位、反复卒中有关 ,同时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有关 ,PSD明显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PSD不仅引起患者的情绪障碍,而且可延长神经缺损的恢复时间并使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影响生活质量,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1]。文拉法辛是一种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再摄取的双重抑制剂,其治疗PSD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2]。本研究观察了文拉法辛对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