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目的 优化干姜挥发油均匀设计提取工艺,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对加水量、超声时间、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TR-35MS石英毛细管柱(30.0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0 ml/min.电子轰击源,电子能量70 eV,扫描范围10~400 U,扫描速度5 s/dec.采集GC-MS图谱,并进行鉴定.结果 最优的挥发油制备条件为加17倍量水,提取8 h,平均得率为1.91%.GC-MS可鉴定出4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4%.结论 均匀设计可以简便、快速优化干姜挥发油的提取条件,GC-MS能够准确、有效鉴定干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
李翔  王敏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3):216-218
目的优化干姜挥发油均匀设计提取工艺,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对加水量、超声时间、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TR-35MS石英毛细管柱(30.0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0ml/min。电子轰击源,电子能量70eV,扫描范围10~400U,扫描速度5s/dec。采集GC-MS图谱,并进行鉴定。结果最优的挥发油制备条件为加17倍量水,提取8h,平均得率为1.91%。GC-MS可鉴定出4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4%。结论均匀设计可以简便、快速优化干姜挥发油的提取条件,GC-MS能够准确、有效鉴定干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复方桑菊口服液中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连翘苷提取量、绿原酸提取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桑叶、野菊花、连翘、甘草、桔梗、芦根、苦杏仁的水提取工艺;以浸泡时间、超声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薄荷叶的水蒸气蒸馏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水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水,浸泡2 h,提取2次,每次1.5 h;薄荷叶的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浸泡1 h,超声处理60 min,提取4 h。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复方桑菊口服液中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四物汤中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加入比例、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包合的参数。结果:提取与包合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取当归、川芎饮片粉碎成中粉,加入8倍量水,浸泡30 min,水蒸气蒸馏提取5 h,收集挥发油,收率为0.89%;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为9.80:1进行包合,包合温度40℃,包合110 min,收集挥发油包合物,其挥发油利用率为81.17%,包合物收得率为87.40%。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能较好的提取四物汤中的挥发油,并有效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9,(2):192-196
目的:建立祛寒逐风颗粒中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优化其中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包合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藁本内酯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C_(18),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以挥发油得率、藁本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挥发油提取工艺;以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包合物得油率为考察指标,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挥发油包合工艺。结果:藁本内酯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4~4μg(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n=6);加样回收率为96.75%~102.03%(RSD=2.06%,n=6)。最优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水(mL/g)、浸泡15 min、提取8 h,所得平均挥发油得率为0.310 7%,平均藁本内酯含量为0.418 0 mg/g;最优挥发油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8(mL/g)、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3 h,所得平均包合率为69.43%,平均包合物收得率为58.89%,平均包合物得油率为14.15%。结论:所建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性较好;优化所得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挥发油,优选提取工艺及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作为考察的3 个主要因素,通过 L9(34) 正交试验法优化荆芥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溶剂用量、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饮片加水12倍量,浸泡3小时,提取8小时; 最优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10,加入溶剂量为3倍量,胶体磨碾磨时间为15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和包合工艺简便、快速、稳定、可行,可作为荆芥挥发油产业化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蒙药绍沙-7胶囊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以药材粉碎目数、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细度为25目,加10倍量水,浸泡120min,蒸馏7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陈秋实  张洪  翁涛  杨明丽 《中国药房》2008,(36):2820-2822
目的:优选野菊花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为影响因素,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β-CD和野菊花挥发油投料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包合物收率和挥发油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泡1.5h,超声波处理40min,加热提取6h,加水600mL。最佳包合条件为β-CD和野菊花挥发油投料比为8∶1,包合时间为2h,包合温度为40℃。结论:本试验方法的提取率较高,可得到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9.
罗琴  李星  谭睿  李洋 《华西药学杂志》2011,26(2):147-149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益智仁挥发油提取工艺,考察其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益智仁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考察溶剂量、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滤纸片固相扩散法研究益智仁挥发油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用二倍稀释法研究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优化了益智仁挥发油提取工艺;益智仁挥发油对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0.
正交设计用于干姜中6-姜酚提取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交设计对干姜提取方法优化的作用,并建立相应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82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以6-姜酚的含量为指标,对固液比例、浸泡时间和超声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分析试验结果,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通过数据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干姜中6-姜酚的最优提取条件为:加60倍量甲醇,浸泡40 min,超声处理45 min,平均含量为0.62%。结论正交设计可以较为简便、准确地优化选择干姜中6-姜酚的提取条件,为干姜中不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参葛颗粒中炒白术、片姜黄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工艺参数如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进行优化;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对挥发油研磨法包合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挥发油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为0 h,加6倍量水,提取8 h;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为:挥发油∶β-CD为1∶8,加3倍量水,研磨40 min。结论:该工艺可用于参葛颗粒中炒白术、片姜黄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  相似文献   

12.
丁晓彦  张新军  赵渤年 《药学研究》2016,35(11):650-652
目的:优选首乌益智胶囊中益智、川芎药材挥发油的提取和β-环糊精(β-CD)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优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挥发油的包合率、包合物得率为指标,考察β-环糊精包合的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本处方中益智、川芎中挥发油的提取最佳工艺为加入8倍量的水,提取5 h;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为挥发油:β-环糊精=1:9,温度为35℃,包合2 h。结论该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得油率高,包合工艺稳定,包合率高,操作方法简便,可以作为该制剂中挥发油提取、包合的工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不同工艺下得到的川芎挥发油的比较,阐明提取工艺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 2种方法所得川芎挥发油样品中共鉴定18种共有成分,水蒸气蒸馏提取物中苯酞类成分约占61%,单萜类成分约占25%,倍半萜类成分约占10%;超临界CO2萃取物中苯酞类成分约占97%,单萜类成分约占1%,倍半萜类成分约占0.4%。结论 水蒸气蒸馏法对川芎药材中挥发性较强的单萜和倍半萜类保留相对较强,超临界CO2萃取法对苯酞类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相对较高,因此在川芎挥发油入药的中药制剂工艺中,应根据制剂的功效充分考虑提取工艺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用单因素法对药材的粉碎度、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另以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含油率为指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包合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药材以粉碎后、不浸泡、加10倍量水、煎煮6h为最佳提取工艺。包合最佳工艺为油(mL)与β-CD(g)的比例为1∶6,加30倍量的水,30℃条件下搅拌1h。结论该工艺对挥发油提取、包合效率较高,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杨相玉  邵伟 《齐鲁药事》2007,26(3):178-180
目的优选千年健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千年健油提取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率及挥发油包封率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结果及结论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千年健药材加6倍量水浸泡0h,蒸馏提取5h;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为:β-CD与千年健油投料比为9∶1,在40℃,以100rpm的转速搅拌2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生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平台筛选生姜主要活性成分,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相应靶点蛋白名称进行转化为基因名,经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网络图;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TTD数据库中检索“rheumatoid arthritis”,获取RA疾病靶点,制作韦恩图获取生姜药物成分和RA共同靶点,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有效成分与靶点的潜在结合活性。结果 获取生姜5个成分及55个潜在靶点,RA疾病4 836个相关靶点,生姜与RA共同靶点26个,PPI网络中自由度靠前的3个靶点基因为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PTGS2)、转录因子AP-1(JU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分别得到185个结果和59条信号通路。结论 生姜治疗R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效应,并涉及多条信号通路,这可能通过PTGS2、JUN、CASP3等靶点调控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作用治疗R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红足蒿挥发油的方法。方法 以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微波辅助萃取挥发油的条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红足蒿挥发油的优化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料液比1:10 g.mL-1、浸泡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微波加热萃取29 min红足蒿挥发油的收率达0.29%,明显高于水蒸气蒸馏3 h的收率(0.23%)。挥发油的GC-MS分析鉴定出61个化合物,主要有石竹烯(13.85%)、樟脑(11.51%)、桉树脑(9.84%)、石竹烯氧化物(4.80%)、大根香叶烯D(3.99%)、?-芹子烯(3.47%)、1-松油烯-4-醇(2.50%)、桉叶-7(11)-烯-4-醇(2.50%)。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微波辅助萃取挥发油的成分和其相对含量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结论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具有时间短、提取率高的优点,适合红足蒿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莪术、当归等四味药材的最佳提油工艺;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5 h;β-CD 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 投料比为1∶8(mL∶g),包合时间为60 min,包合温度60℃;应用显微成像法和薄层色谱法(TLC)检验包合物,新的物相中挥发油的成分与包合前基本一致。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李罗清  黄慧  田素英 《中国药房》2012,(23):2137-2139
目的:研究辛苍鼻舒胶囊中细辛、川芎、苍耳子、辛夷所含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考察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1h,提取8h;最佳包合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6,在40℃下包合60min。结论:所选提取、包合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