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手术,行椎管彻底减压,利用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取三面带皮质骨的髂骨行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36例。结果复位满意率为91.7%,椎体间高度恢复正常,术后平均改善率(JOA评分)为85.3%,临床疗效优良率(Asher疗效评定)为94.4%,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及断钉等。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X线影像二维导航通过模拟椎体三维影像的方式在引导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3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撑开复位手术,采用改良二维导航的方法获取手术椎节的正侧位及斜位片,虚拟成椎体的正侧位及椎弓根轴位片,引导椎弓根钉的植入术.结果 术中共植入92枚椎弓根钉,导航虚拟路径与实际椎弓根钉影响平均位置差1.4 mm,角度平均偏差1.0°,术后CT显示全部椎弓根钉均位于椎弓根内,未出现涉及或突破皮质的现象.术后CT测量椎弓根钉与椎体纵轴角度平均偏差2°.结论 改良二维导航通过术中获取病中的正侧位及左右的斜位片,模拟手术椎体的正侧位及椎弓根轴位的虚拟影像,从而可以更加引导椎弓根钉的植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的机制、操作方法、主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等。方法 自2000年以来本科室共收治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症患者103例,均予以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回顾分析其手术方法、治疗机制和术后常见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年限3个月-3年。82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21例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等感觉障碍,均在6个月-1年内恢复,103例行走功能完全恢复,1例椎间融合器向前滑脱进入椎体前方但未引起任何症状。结论 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钉棒内固定坚强,Cage融合稳定。是否正常植入椎弓根钉,合理放置Cage进行融合,有无充分减压等对手术疗效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性研究椎弓根钉辅助后路椎体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对7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椎弓根钉辅组椎间融合组40例(A组),辅助后外侧融合组32例(B组)。A组JOA评分5.8分,B组6.5分。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后路椎板减压,短节段经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固定。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218min,出血量平均750ml;B组手术时间150min出血量平均450ml。术后JOA评分:A组13.5分,B组12.8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植骨融合率A组98.5%,B组82.5%,术后A组矫正率高于B组。结论椎弓根钉辅组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手术均是治疗腰椎疾患的有效方法,前者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技术要求高,但骨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率低,滑脱矫正率丢失少。后者也具有刨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肯定等优点。术前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方法既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杨浩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82-3383
目的:探讨提高腰椎滑脱症手术复位和后路一次椎体间植骨融合率。方法:对行TSRH椎弓根螺钉系统、RF系统、SF内固定装置复位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25例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结果:25例均获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论:应用具有撑开以及提拉作用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滑脱腰椎加滑脱椎椎间植骨融合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以其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收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应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RSS钉棒系统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好,临床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明新 《临床医药实践》2009,(6Z):1773-1774
目的:通过对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病人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有关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依据病人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术式: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板间植骨融合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结果: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滑脱复位率90%。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针对不同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的不同因病人的病情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8.
腰椎滑脱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腰腿痛患者总数的5%.采用椎管减压、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是近年来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法之一.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6年7月应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结合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后路椎弓根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及后外侧融合治疗2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16例,Ⅲ度滑脱2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及后外侧融合治疗。结果 28例患者经6~24个月随访,其中27例患者植骨处发生骨性融合(融合率达96%),25例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优良率89.3%。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结合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双开窗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8日,联合采用后路双侧椎板开窗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36~78岁,平均52.3岁。滑脱性质:峡部裂(真性滑脱)15例,退行性变(假性滑脱)21例。滑脱节段:L3 1例,L4 22例,L5 13例。按照Meyerding分类:Ⅰ度滑脱23例,Ⅱ度滑脱11例,Ⅲ度滑脱2例。结果36例患者术后均获6~32个月随访。按JOA评分:优28例,良4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术后X线显示所有病例均完全复位或基本完全复位。随访椎间融合好,内固定无松动。结论采用后路双侧椎板开窗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理想,能有效地解除了神经卡压,滑脱复位后不容易丢失,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聚醚醚酮(PEEK)cage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腰椎滑脱患者实施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PEEK cage手术,以术后X线片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及Greenough临床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19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24~38个月:术后12个月时,18例融合率94.7%;24个月融合率为100%,术后12、24个月JOA评分从术前的(13.9±5.9)分增加到(24.6±3.1)分、(25.3±3.3)分(P<0.05)。Greenough临床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4.7%。结论 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PEEK 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李水胜  黄黎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93-194,197
目的 总结分析后路椎间cage置入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后路全椎板切除术联合后路椎间cage置入融合术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椎骨融合情况、骨科评分改善率(JOA RR).结果 术中情况:55例患者中,1例(1.82%)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给予处理后愈合.手术时间为(132.2±15.6)min,术中出血量为(415.2±25.8)ml,引流量为(368.2±14.1)ml.术后情况:术后随访(16.5±5.8)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25.8±3.2)分,明显高于术前的(12.2±4.1)分(P<0.05);JOA RR评价优良率为80%;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 后路椎间cage置入融合术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椎骨融合率可达100%,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不同融合方式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10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A组62例和B组46例,A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B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外侧融合术(PLF).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滑脱率、融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预后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长于或多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2组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DI及滑脱率较术前改善,且术后2年A组JOA评分较B组高,ODI及滑脱率低于B组(P<0.05).2组术后2年融合率及预后总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联合P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较PLF好,但2种方法融合率及预后效果无明显差异,应根据手术操作不同和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I度和I度腰椎滑脱症术后疗效的因素.方法:对36例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后外侧融合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随访分析;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29分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对可能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影像学融合情况和腰背肌功能锻炼与JOA改善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椎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2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椎间盘行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无一例术后感染、断钉或者断棒等情况的发生。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度分别为(17.5±2.1)°、(24.3±3.2)°,术后5个月随访为(27.7±3.1)°;术前、术后Cobb角度分别为(38.4±1.9)°、(27.1±2.9)°,术后5个月随访为(26.3±2.1)°;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患者JOA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11.3±1.1)分、(23.6±1.5)分;ODI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48.8±2.6)分、(24.5±1.8)分,术前、术后JOA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应用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融合或单侧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治疗有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本组随访21例,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滑脱椎体复位理想,8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3例Ⅱ度中有7例完全复位,6例仍有Ⅰ度滑脱。融合节段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滑脱症起到协同作用,为神经减压后的脊柱提供理想的复位和固定的力量,利于植骨融合,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后路椎体间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LIF)与侧后方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L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研究自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融合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PLIF组(n=32)和PLF组(n=28),随访6个月~2年,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所有患者的腰椎椎间隙高度、腰椎融合率,根据随访的结果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施术的60例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结果显示PLIF组与PLF组之间在椎间隙高度、融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在治疗腰椎滑脱症时在椎间隙高度、融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PLF。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Moss Miami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和侧后方植骨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4月至2004年5月对21例Ⅰ、Ⅱ度腰椎滑脱症患者在椎管彻底减压的基础上,行Moss Miami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和侧后方植骨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6月,平均 18.4个月。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无内固定件松动、断裂及椎体再滑脱现象。脊柱植骨融合率为 100%,疗效优良率85.7%。结论Moss Miami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一种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症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曹恺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26-27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结构性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0年3月,本院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结构性植骨固定术治疗的32例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总优良率达75%,无一例出现神经根和马尾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结构性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改善临床症状快捷、彻底、持久,恢复脊椎稳定性可靠,椎体融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