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是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大量补液、大手术创伤、肠外营养、化疗等患者。其具有方便、安全、可靠、耐高渗等优点,而且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为临床长期大量补液的患者提供了较理想的静脉通  相似文献   

2.
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1].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相比,PICC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抗生素、肿瘤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等需要长期维持静脉通路的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途径,且可以保护浅表血管网和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其简化了中心静脉穿刺的过程,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导管头端到达上腔静脉的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1]。PICC置管是一条安全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对患者创伤小、定位准确等优点,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尤其对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可减少频繁穿刺和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影响,为肿瘤患者多程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临床,吉林省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干部病房用此项技术,为老年患者长期输液、静脉营养支持及化疗等治疗提供静脉通道。中心静脉置管分为通过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VC)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相似文献   

5.
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肿瘤患者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以给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安全、便捷的给药途径。方法:对52例肿瘤患者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结果:穿刺一次成功46例,两次成功4例,2例经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失败改为股静脉置管。其中有2例穿刺成功者后因肺癌上腔静脉综合征加重上腔静脉负担改为股静脉置管。结论:在肿瘤患者的长期持续治疗中,化疗药损伤血管引起静脉炎、血管硬化、反复多次浅静脉穿刺的不适等给治疗带来困难,也给患者带来痛苦,中心静脉置管建立快,管腔粗,血流速度相对快,较少发生刺激性静脉炎,尤其适合肿瘤患者长期持续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自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开展以来,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专业,为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性静脉治疗途径,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特别是对于肿瘤化疗的患者。我科自2009年6月至今,已成功为26例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术。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后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危重患者、烧伤患者、老年患者、颅脑损伤患者及婴幼儿患者等,因其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1],PICC患者日益增多。PICC为抗生素、肿瘤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等需要长期维持静脉通路的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途径,可以保护浅表血管网和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老年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如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皮肤松驰.周围循环障碍以及多次反复静脉穿刺致静脉炎,特别是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时,采用四肢浅静脉穿刺时困难较大,但静脉给药是治疗、抢救老年患者的主要途径,是护士工作的一项主要的技术操作,工作量大,也是大多数老年患者不愿接受的一种给药方法.为了改进给药方法减少老年患者的痛苦,保证治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科2002年7月以来,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独特的优点开始在临床使用,它可避免传统的插入途径置管,尤其锁骨下静脉穿刺可能出现气胸、血胸、感染、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成为老年患者长期输液、抢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玲香  岳利群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289-2290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在198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它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治疗;对于需反复多次进行静脉化疗及长期、间断静脉输液的乳腺癌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rt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因其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减少频繁穿刺的痛苦等优点,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提高患者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采用经皮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于上腔静脉的技术。中心静脉置管术现被临床广泛使用,尤其是运用于肿瘤化疗患者。肿瘤化疗患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静脉化疗给药,容易造成外周血管硬化,脆性增加,导致药液意外渗漏的发生率为0.1%~0.6%。对中心静脉置管的固定,临床上多采用缝线固定  相似文献   

12.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操作较深静脉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为肿瘤患者及长期输液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性治疗途径。所以,用于固定导管的敷料其粘固性及皮肤情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赛玉 《青岛医药卫生》2009,41(5):371-372
为了满足血液病及慢性病患者长期治疗的需要,中心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不仅减轻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而且为危重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由于血液病病人需要长期化疗,加之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毒性,中心静脉置管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2000年至2007年间所进行的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腋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中应用的比较,探讨腋静脉穿刺置管的优越性。方法:采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术共60例进行比较分析,分别比较安全性,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种不同途径穿刺成功率结果比较,腋静脉穿刺具有较高穿刺成功率(P0.05);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静脉穿刺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锁骨下静脉穿刺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目前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抢救危重患者的快速输液、中心静脉压监测、长期输液治疗、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心脏心内膜起搏术和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特别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维持有意义,可保证治疗营养,并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蒋文萍  方娅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3004-3005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输入各种抢救药物的重要通路,目前已被广泛推广,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冠心病监护室等重症监护室应用更为广泛.1临床资料2010年3~9月,我科应用中心静脉置管病例86例.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18~78岁,平均58岁.均为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或者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及营养治疗患者.其中多数采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少数上述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上肢肘部的贵要静脉、肘正静脉、头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段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  相似文献   

18.
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pheraiil Inserted Central Cat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穿刺置管至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此技术避免了肿瘤化疗患者因长期输液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组织肿胀、坏死,提供了一条便利的无痛性治疗途径,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但临床应用中因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的计划外拔管影响了PICC的正常留置和应用,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也存在护患纠纷隐患。本文对我科86例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情况及计划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从外周静脉穿刺,并将导管末端置入上腔静脉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尤其是化疗用药等。白血病的主要临床用药途经为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化疗药物除全身毒副反应外,对血管壁的刺激性也很大,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外周静脉炎,因此,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才能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PICC是一种安全、长期、有效、患者痛苦小的治疗途径,但在使用过程中须高度重视其并发症的发生,如处理不当会缩短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杨晓慧  王肇瑞  俞宏伟 《河北医药》2012,34(10):1592-1593
中心静脉置管的途径有多种,如经股静脉穿刺的下腔静脉置管、经颈外或颈内静脉穿刺的上腔静脉置管等.经股静脉穿刺法限制了患者下肢活动,且腹股沟区皮肤易受污染;经颈静脉穿刺法由于颈部导管固定较困难等原因;而经肘静脉置管影响患者上肢活动.自 1952 年Aubaniac 首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以来,此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患者治疗、化疗、静脉营养治疗、长期抗菌治疗或术前体液准备等,操作技术和并发症预防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进[1].但导管在使用及维护过程中,常出现一些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