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危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某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使用抗生素的4431例患者有174例发生AAD,发病率为3.93%,AAD的发生与患者高龄、基础疾病严重情况、抗生素使用种类、联合用药数量及疗程等因素相关.所有AAD患者经停用或换用抗生素、服用微生态制剂,加强支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AAD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治疗的并发症,在重危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预防控制AAD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肿瘤术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41例发生AAD的脑肿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AAD相关因素,进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例发生AAD的患者中,其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5±6.8)岁;单用抗生素以第3代头孢菌素、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较易发生AAD,而且联合使用抗生素比单用抗生素较易发生AAD;使用抗生素时间越长,AAD的发生率也越高。治疗方案,停用抗生素是首要的治疗措施,必要时口服微生态制剂和甲硝唑,重症患者可口服万古霉素。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AAD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该院2011-2012年使用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56例,对其相关资料及发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其种类、抗生素联用、用药时间、患者年龄、预防性用药等因素有关。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针对易感患者应用微生态制剂、药学监护等对预防AA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肺炎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记录、统计患儿出院时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应用抗生素种类、应用时间、联用情况、病情转归、血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分析AAD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处理措施。结果肺炎患儿年龄越小、联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血中性粒细胞水平越高、抗生素应用时间越长,肺炎患儿AAD的发生率越高(P<0.05);其中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肺炎患儿发生AAD的几率:头孢类菌素>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P<0.05)。停用或更换抗生素并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117例于3~7d内痊愈,好转19例。结论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对有易感因素的患儿及早补充微生物制剂能有效控制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AD)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内科住院448例应用抗生素患者资料,将发生AAD患者作为AAD组,未发生AAD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患者AAD发生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各因素进一步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448例患者中,发生AAD患者39例,AAD发生率为8.71%;经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患者年龄偏大以及住院时间长四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 P<0.05)。结论: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患者年龄偏大以及住院时间长是消化内科住院患者AAD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只有提高消化内科临床医生对AAD的认识,加强对患者的预防措施,合理运用抗生素,才能有效降低AA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郭慧玲 《中国药房》2012,(18):1696-1698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150例。2组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组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口服布拉氏酵母菌,对照组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不使用任何微生态制剂。2组患儿在出现腹泻后均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剂、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儿继发腹泻的发病率、腹泻严重程度、腹泻持续时间、大便平均次数及抗腹泻疗效。结果:预防组发生AAD32例(占21.33%),均为轻型腹泻,无重型腹泻;对照组发生AAD70例(占46.67%),其中轻型腹泻48例(占32.00%),重型腹泻22例(占14.67%),2组AAD发病率及腹泻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AD腹泻持续时间及腹泻平均便次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与对照组的抗腹泻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64.29%(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降低婴幼儿肺炎继发AAD的发病率,缩短病程,减轻腹泻症状,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其预防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合众多学者观点,对AAD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预防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10%~25%的AAD和几乎所有的伪膜性肠炎(PMC)均由夹膜梭菌引起.发生AAD的高危因素有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高龄、多项医疗干预措施或伴随疾病等.对于轻中型AAD患者,停用抗生素是最有效而简单的控制措施;对于中重型AAD患者,需选用对致病菌如夹膜梭菌等敏感的抗生素,如甲硝唑或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微生态制剂、中医中药在AAD中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AAD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韩仰光  房树华 《中国药房》2009,(26):2056-205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病率、潜伏期、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68例应用抗生素的住院患者,自抗生素应用之日起进行为期30d的前瞻性追踪观察。结果:AAD发病率为8.47%(82/968),潜伏期为(8.35±5.19)d;AAD患者以单纯性腹泻最多,占84.15%(69/82);较易引起AAD的抗生素为头孢菌素(42.68%)、青霉素类(23.17%);抗生素使用时间≥7d,联合使用抗生素3种及以上,AAD发病率明显增高;82例AAD患者经停用或换用抗生素,服用微生态制剂、甲硝唑或万古霉素等处理,痊愈71例(86.59%),好转10例(12.20%),无效1例(1.21%)。结论:AAD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治疗的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发生AA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960例ACV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AAD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60例ACVD患者中应用抗生素590例,ADD发生率为8.5%(50/590)影响ADD的因素为:年龄大、病情重、禁食、抗酸剂应用、采用干预措施,而预防抗生素无差异。结论诸多因素的存在可引起ACVD患者ADD发生,通过积极治疗重症患者、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抗生素,加强对老年重症患者监测;减少侵袭性操作;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预防和减少继发性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剑 《海峡药学》2008,20(10):115-116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新生儿AAD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80例新生儿AAD和同科室、同住院期间无AAD的680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AAD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DD发生率为10.53%;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显示:重症监护、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是AD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诸多因素的存在可引起新生儿ADD发生,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补充益生菌来预防和减少ADD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发病因素,进一步探讨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本院胃肠外科6年内96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术期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重要原因。结论:严格执行卫生部公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分析研究。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选用抗生素产生相关性腹泻64例病例的病情分析。结果抗生素剂量在常规剂量的时候,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抗生素无关,在给药途径、预防抗生素差异也没有其显著性。结论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ADD的频率较高的问题,一定要改变目前临床上多用抗生素药物,用抗生素药物时间过长等现象,科学选用一些合适的抗生素,尽量减少联合用药,以防止ADD的发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的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频繁使用带来的其他侵袭性的操作。也可以在患者应用抗生素期间同时服用微生态制剂,尽最大的能力避免抗生素诱发ADD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华之卉  杨舒隽  宋洪涛 《中国药师》2010,13(12):1792-1794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某院2009年7~12月骨科手术患者信息,按照入排标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690例有抗菌药使用史骨科手术患者,其中103例患者发生抗菌药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6.09%。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抗菌药种类、抗菌药联用、用药疗程、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规范抗菌药的应用、同时服用微生态制剂是预防控制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病特点,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8年内科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488份病历,对其中42份AAD的临床表现、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AD的发病率为8.6%。应用抗生素时间超过7d、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生素、年龄大于70岁等患AAD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AAD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引起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临床中1例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的用药。结果:以临床药师的角度给出合理化建议,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结论:临床药师应在实践中协助医生,加强抗生素管理,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本院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首先按照年龄大小分为A组(1个月~1岁)140例,B组(1~3岁)160例,AB两组内再随机分成观察组150例(A组:70例,B组:80例)与对照组150例(A组:70例,B组:80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出现腹泻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出现腹泻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继续服用该药物。观察指标包括腹泻发生率、治疗总体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三项。结果①观察组腹泻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腹泻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中观察组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中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尤其对于1~3岁的小儿AAD预防效果更加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首先按照年龄大小分为A组(1个月至1岁)140例,B组(>1~3岁)160例,A、B两组内再分成观察组150例(A组:70例,B组:80例)与对照组150例(A组:70例,B组:80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出现腹泻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出现腹泻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继续服用该药物.观察指标包括腹泻发生率、治疗总体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三项.结果 A、B组中观察组与对照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0.0%、38.7%,观察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两对照组(x2 =4.883,P<0.05);A组中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7.1%与40.0%,B组中分别为3.75%与37.5%,两个不同年龄组内观察组腹泻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x2=4.924、5.736,均P <0.05);A、B两组中对照组腹泻发病率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中观察组腹泻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腹泻腹泻持续时间分别为(2.09 ±0.47)d、(5.27±1.7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7,P<0.05);A组中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腹泻持续时间分别为(2.13±0.54)d、(5.36±1.72)d,B组分别为(2.07 ±0.48)d、(5.22±1.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4、3.002,均P<0.05).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尤其对于1~3年龄的小儿AAD预防效果更加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对婴幼儿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腹泻( AAD)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1个月至3岁婴幼儿肺炎住院患者302例,均静脉应用抗菌药物且连续治疗>5 d,排除慢性胃肠道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60例)、布拉酵母菌治疗组( B组,92例)和布拉酵母菌预防组( C组,150例)。入选患儿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 C组加用布拉酵母菌,B组继发腹泻后加用布拉酵母菌,观察各组患儿AAD的发生情况,比较分析各组疗效。结果 C组患儿AAD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患儿;各组患儿继发腹泻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布拉酵母菌预防组腹泻持续时间最短,治疗组次之,对照组最长;抗腹泻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抗腹泻总有效率不如C组,尚不能认为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抗腹泻疗效有差别。结论婴幼儿肺炎继发AAD后,应用布拉酵母菌,可缩短腹泻病程;若预防性应用布拉酵母菌不仅能降低AAD的发病率,还能缩短腹泻病程,提高AAD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预防应用。  相似文献   

19.
汤明 《儿科药学》2014,(5):15-17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继发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治疗至肺炎痊愈;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口服布拉酵母菌每次125 mg,2次/天,直至肺炎痊愈;两组出现腹泻后均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腹泻发生情况及治疗疗程。结果:观察组腹泻发生率20.55%(15/73),低于对照组的46.58%(34/73);观察组出现腹泻时间为(5.78±1.52)d,晚于对照组的(3.27±1.34)d;观察组腹泻治疗72 h后腹泻次数为(5.27±1.48)次,少于对照组的(8.22±1.42)次;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3.45±1.26)d,短于对照组的(5.05±1.73)d;观察组腹泻总疗程(4.23±1.77)d,短于对照组的(6.45±1.73)d。两组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布拉酵母菌对新生儿感染肺炎继发腹泻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可明显降低腹泻发生率,减轻腹泻症状,缩短腹泻病程。布拉酵母菌可用于预防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