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代谢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等代谢紊乱相互交织,导致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莱菔硫烷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绿花椰菜中的植物化学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抑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期研究显示,莱菔硫烷对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未来可能为代谢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新靶点。本文从调节脂肪细胞分化、脂质代谢、胰岛素分泌、葡萄糖代谢和抗氧化损伤等方面对莱菔硫烷改善肥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 ,早在 10年前就被发现的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物莱菔硫烷 (sulforaphane ,SUL)是一个有效的保护酶诱导物 ,能够防护致癌化合物引起的伤害。研究人员指出 ,莱菔硫烷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生 ,并对莱菔硫烷化合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 ,莱菔硫烷是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物中抗癌活性最强的。它是通过诱导一连串的二相基因(phaseⅡgenes)增量调节来编码能够防护活性氧和亲电子物质的酶而起作用的 ,现在已经较明确 ,莱菔硫烷能够预防正常细胞的癌变 ,但最吸引人的还是莱菔硫烷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抑制癌变细胞增生作用。莱…  相似文献   

3.
代谢性疾病发病缓慢且难以治愈,包括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糖尿病、痛风等。莱菔硫烷是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的异硫氰酸盐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而且可以通过减少脂肪积累、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调节氧化平衡以及减少炎症因子表达对代谢性疾病发挥调节作用。对菜菔硫烷调节代谢性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食源性植物化学成分用于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摘     
《药品评价》2012,(1):5-5
中美科学家发现治疗糖尿病肾病新靶点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郑宏庭博士的研究团队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药学院合作.通过链脲佐菌素注射在核相关因子2基因正常与核相关因子2基因敲除鼠中诱导糖尿病.两周后给予莱菔硫烷或肉桂醛治疗.以评估干预后的糖代谢与肾结构功能改变。该实验证据表明.以饮食元素靶向核相关因子2通路激活.  相似文献   

5.
莱菔硫烷是一种富含于十字花科植物的天然活性成分,对于脂肪肝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药理研究发现莱菔硫烷通过减少脂肪积累、缓解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恢复氧化平衡缓解饮食因素引起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通过加速体内乙醛的代谢、减轻细胞内的氧化应激、修复肠道屏障功能缓解酒精性脂肪肝。莱菔硫烷缓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多,并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综述其调节脂肪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研究莱菔硫烷对SWO-38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莱菔硫烷对SWO-38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肿瘤球形成实验、蛋白印迹法等检测并比较莱菔硫烷处理前后SWO-38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肿瘤球形成能力及干性相关基因(如β-catenin、Oct4、Sox-2、c-Myc)表达水平等改变,比较莱菔硫烷和(或)miR-124抑制物处理对干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莱菔硫烷对miRNA-9、21、221、124、128、181等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 莱菔硫烷有效抑制SWO-38细胞增殖,其半数抑制浓度为(26.41±2.13)μmol/L。莱菔硫烷呈现剂量依赖性地削弱SWO-38细胞克隆和肿瘤球形成的能力。莱菔硫烷下调β-catenin、Oct4、Sox-2和c-Myc等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莱菔硫烷还影响miR-9、21、221、124、128、181等miRNA的转录水平, 其中miR-124转录水平增高约5.9倍,miR-128增高约2.6倍。miR-124抑制物组β-catenin、Oct4、Sox-2等基因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而miR-124抑制物与莱菔硫烷联合组上述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但低于miR-124抑制物组。结论 莱菔硫烷有效抑制SWO-38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miR-124/ (β-catenin/ Sox-2/Oct4)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天然药物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已被证明对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人类疾病有效,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莱菔硫烷[1-异硫氰酸基-4-(甲基亚磺酰基)丁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天然药物,在西兰花、芥蓝、花椰菜等蔬菜中含量丰富。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莱菔硫烷不仅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癌症,如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皮肤癌、膀胱癌和口腔癌等,而且在对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有很好的疗效。此外,莱菔硫烷在预防氧化应激、抗炎、抗疲劳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就莱菔硫烷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莱菔硫烷的成药特性和毒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对人子宫颈鳞癌细胞系SiHa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2.5、 5、 10、 20、 40μmol·L-1莱菔硫烷作用24 h对SiHa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hoA/Rho相关激酶(ROCK)通路抑制剂C3转移酶作为阳性对照,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莱菔硫烷对ROCK 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iHa细胞中ROC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2.5、 5、 10、 20、 40μmol·L-1莱菔硫烷对Si H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87±1.22)%、(16.64±2.47)%、(49.04±2.09)%、(70.00±2.14)%和(86.16±1.97)%,诱导SiHa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60±1.21)%、(30.67±2.09)%、(55.51±2.54)%、(62.67±3.09)%和(75.31±2.63)%,均呈浓度依赖性(F=12.097、 13.208, P <0.01)。与对照组相比,莱菔硫烷组与C3转移酶组ROCK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 CDK1及cyclin B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0.05或P <0.01)。结论莱菔硫烷可抑制SiH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FN)对槟榔碱所致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分析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DLSCs后,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其免疫表型,多能分化实验检测分化能力;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槟榔碱溶液(0,1,5,10,25μg·ml-1)和莱菔硫烷溶液(0,5,20,40,80μmo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十字花科葶苈属植物光果葶苈(Drabanemorosa L.var.1eiocarp aLindl.)中莱菔硫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此植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考察因素包括缓冲溶液pH值,超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使用HPLC检测提取物中莱菔硫烷含量:采用EclipseXDB-IIC18柱,以乙腈和水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条件:A泵为乙腈,B泵为水;30min内乙腈的浓度从20%升至50%;检测波长为254nm;室温。结果所考察的因素中,对光果葶苈中莱菔硫烷提取率影响程度为:缓冲溶液pH值〉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tris-HCl缓冲溶液的pH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HPLC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45~5.4μg(r=0.9968)。结论光果葶苈中莱菔硫烷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30min,tris-HCl缓冲溶液pH值为5.5,提取温度30℃;HPLC测定光果葶苈中莱菔硫烷含量的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