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植物内生真菌Hansfordi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和半制备HPLC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植物内生真菌Hansfordiasp.中分离鉴定8个化合物,分别为:4,5-dimethoxycandidusin A(1)、prenylcandidusin C(2)、prenylcandidusin B(3)、ascotricin A(4)、3,6,8-trihydroxy-1-methylxanthone(5)、(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l(6)、stigmasta-4,6,8(14),22-tetraen-3-one(7)、(3β,5α,22E)ergosta-6,8(14),22-triene-3,5-diol(8)。化合物1~8为首次在该种菌株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海洋真菌Rhizopus sp.菌丝体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石瑛  田黎  裴月湖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5,15(4):221-223,233,i0002
目的对海洋真菌Rhizopus sp.菌丝体的丙酮和甲醇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利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对海洋真菌Rhizopus sp.菌丝体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与结论从该真菌菌丝体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为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1-O-9(Z)-十八碳烯酰甘油酯(2)、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麦角甾-8(9),22-二烯-3β,5α,6β,7α-四醇(4)、戊五醇(5)、尿素(6).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真菌菌丝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海洋来源真菌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重结晶、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acetyl-hydrazinobenzoic acid(1)、N-[2-cis-(4-hydroxyphenyl)ethenyl]formamide(2)、p-hydroxyphenylacetamide(3)、penipanoid A(4)、penipanoid C(5)、2-(4-hydroxybenzyl)quinazolin-4(3H)-one(6)、oxaline(7)、meleagrin(8)、(3R,4R)-3,4,8-trihydroxy-3,4-dihydro-1(2H)-naphthalenone(9)和(3R,4R)-3,4,6,8-tetrahydroxy-3,4-dihydro-1(2H)-naphthalenone(10)。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9、10为首次从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茶园土壤真菌Fusariums sp.CT01-P-5次级代谢产物,以期得到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茶园土壤真菌Fusariums sp.CT01-P-5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 (S-Phe-S-Ser)(1)、Cyclo (R-Phe-S-Ser)(2)、Cyclo (4-hydroxyl-S-Pro-S-Phe)(3)、Cyclo (4-hydroxyl-R-Pro-S-Phe)(4)、lateritin (5)、beaurericin (6)、Cyclo (R-Pro-S-Phe)(7)、Cyclo 1-[2-(cyclopentanecarbonyl-3-phenryl-propion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1-carbamoyl-propyl)-amide (8)、Cyclo (Pro-Leu)(9)、Cyclo (Leu-Arg)(10)、Cyclo (Try-Pro)(11)、4-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 (12)、phenylacetic acid (13)、N-(2-phenylethyl) acetamide (14)和Cyclo (S-Tyr-4-hydroxyl-S-Pro)(15)。结论化合物1、2、8为首次从镰刀霉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茶园土壤微生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 SCS-KFD03的发酵液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其生物活性。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各种波谱方法对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测定化合物乙酰胆碱酯酶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 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经鉴定为phomaligol A1(1)、5-(乙酰氧基甲基)呋喃-3-酸(2)、 phomapyrone C(3)、4-羟基异苯并呋喃-1(3H)-酮(4)、penicillivinacine(5)、22(E)-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6)、lucidal(7)、dankasterone A(8)、bis-(2-methylheptyl)-phthalate(9),其中化合物4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5、6、7和9具有较弱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的活性,化合物5具有强于阳性药阿卡波糖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8和9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与阳性药相当。结论 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海洋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 sp. SCS-KFD03中分离得到,部分化合物具有乙酰胆碱酯酶和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南极海绵共附生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p.HDN1820200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对菌株发酵液粗提物利用柱层析(VLC,ODS)、凝胶分子筛(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MPLC)等方法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核磁共振NMR、圆二色谱ECD、红外光谱IR等)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单体化合物:(2E,4E,6E)-4-methyldodeca-2,4,6-trienoic acid(1)、(2E,4Z,6E)-4-methyldodeca-2,4,6-trienoic acid(2)、Herbaridine B(3)、Kasanosin C(4)、Citrinolactone A(5)、Citreorosein(6)、1,5,8-trihydroxy-3-(hydroxymethyl)anthracene-9,10-dione(7)和Rugulosin B(8)。结论从南极海绵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p.HDN1820200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1~8,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属于脂肪酸类化合物,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西沙掘海绵Dysidea sp.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分离手段对西沙掘海绵Dysidea sp.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学数据等结构信息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发现:从西沙掘海绵Dysidea sp.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dictyoceratin C(1)、dactyloquinone B(2)、aminoquinone(3)、dictyoceratin A(4)、dactyloquinone D(5)、dactyloquinone E(6)、(1R*,2E,4R*,7E,10S*,11S*,12R*)-10,18-diacetoxydolabella-2,7-dien-6-one(7)和?,?-unsaturated ester(8),结论 化合物1?6和8均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酒饼簕[Atalantia buxifolia(Poir.)Oliv.]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结果与结论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lycofolinine(1)、glycosparvarine(2)、5-hydroxyarborinine(3)、1,5,6-trihydroxy-3-methoxy-10-methyl-9(10H)-acridone(4)、东风桔碱(5)、atalantoflavone(6)、对羟基苯乙醇(7)和胡萝卜苷(8)。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反向柱色谱和高效液相等手段对海绵共附生真菌Alternaria sp. F49在PDB培养基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照,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8R)-5-O-methyl-orcinotriol (1)、orcinotriol (2)、α-acetylorcinol (3)、3’-hydroxyalternariol 5-O-methyl ether (4)、altenusiol (5)、altenusin (6)和5’-methoxy-6-methyl-biphenyl-3, 4, 3’-triol (7),其中(8R)-5-O-methyl-orcinotriol (1)是一个未见报道的新苯酚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4~7具有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化合物1~7具有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一株采自中国三亚蓝藻(Lyngbya majuscula)来源的真菌Aspergill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HPLC等色谱学分离方法对真菌Aspergill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NMR,MS等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CCK8法,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评价了这6个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真菌Aspergillus sp.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methyl asterric acid (1),methyl 3-chloroasterric acid (2),methyl 3,5-dichloroasterric acid (3),dihydrogeodin (4),benzomalvin B (5) 和benzomalvin E (6)。结论 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Aspergillus属真菌中获得,化合物 1-6在40 μM浓度下没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海洋真菌No.Y19-07菌丝体次级代谢产物中得到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NMR谱、质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洋真菌No.Y19-07菌丝体的丙酮萃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灰黄霉素(griseofulvin,1)、1,6-二羟基-3-甲氧基-8-甲基夹氧杂蒽酮(1,6-dihydroxy-3-methoxy-8-meth-ylxanthone,2)、2-吡咯酮-5-甲酸甲酯(methyl2-pyrrolidone-5-carboxylate,3)、3-苯甲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3-benzyl-pyrrolopiperazine-1,4-dione,4)、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phenethyl alcohol,5)、对羟基苯甲甲醚(p-hydroxybenzyl methyl ether,6)、甘露醇(mannitol,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海洋真菌No.Y19-07代谢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首次对软珊瑚来源共附生裂褶菌属真菌Schizophyllum sp. CGF9-1-2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获得结构新颖、生理活性好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以PDA及真4培养基发酵软珊瑚共附生真菌Schizophyllum CGF9-1-2;采用硅胶、凝胶、ODS等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对其菌丝体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NMR)、(高分辨)质谱((HR)MS)和旋光(ORD)等现代波谱解析手段,并与文献数据对照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其乙酸乙酯部位共分离鉴定10个化合物,依次为7, 8-二甲基四氧嘧啶(1)、杂色曲霉素(2)、Arugosin C(3)、酒酵母甾醇(4)、(22e,24r)-3β, 5α, 9α-三乙烯基麦角甾-7, 22-二乙烯-6酮(5)、1-亚油酸甘油酯(6)、10-十七烯酸甲酯(7),2-辛烷烯酸甲酯(8)、十八烷酸(9)和十四烷酸(10)。结论 首次从裂褶菌属真菌CGF9-1-2中分离鉴定10个化合物,结构类型涉及吡嗪类、芳香酚酸类和长链脂肪酸及酯类。丰富了宿主软珊瑚中海洋微生物的种类,确定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为进一步药理活性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研究北极海洋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 HDN19-40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反相硅胶柱色 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该菌株的发酵粗提物,通过ESI-MS、NMR等波谱数据分析并与 文献对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肿瘤活性采用 MTT法测定。结果与讨论 从Aspergillus sp. HDN19-401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对比核磁数据确定为:6-O-methylaverufin (1)、6,8-di-O-methylaverufin (2)、6,8-di-O-methylnidurufin (3)、aversin (4)、oxisterigmatocystin A (5)、oxisterigmatocystin B (6)、 fellutamide C (7)、notoamides B (8)、notoamides C (9),除化合物2外,其余均为首次从极地来源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对 K562细胞系具有中等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7.78 μmol/L。  相似文献   

14.
板栗种仁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对板栗种仁的药用保健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从板栗药用保健部位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经过多次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化学成分,经理化常数测定、波谱分析、标准品比较和文献等鉴定出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尿嘧啶(uracil,1)、正丁基-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2)、壬二酸(azelaic acid,3)、异庚酸(isoenanthic acid,4)、蔗糖(su-crose,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其中化合物1-4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种内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西沙群岛软珊瑚样品Lemnalia sp.进行萜类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研究。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软珊瑚提取物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通过与报道的数据进行对比,对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 从西沙群岛软珊瑚Lemnalia sp.中分离鉴定10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4-acetoxy-2,8-neolemnadien-5-one(1)、paralemnolin E(2)、paralemnolin H(3)、paralemnolin L(4)、paralemnolin J(5)、2-deoxy-7-O-methyllemnacarnol(6)、parathyrsoidin D(7)、(1aS,4S,4aS,5S,8aR)-5-acetyl-4,4a-dimethyloctahydro-6H-naphtho[1,8a-b]oxiren-6-one(8)、paralemnolin K(9)和paralemnolin P(10)。结论 从软珊瑚Lemnalia sp.中分离得到10个已知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学结构类型分别属于neolemnane型、nardosinane型和nornardosinane型,其中,化合物2-10为首次从Lemnalia属软珊瑚中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绵Pseudoceratin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中压制备色谱(MPLC)等方法对海绵粗提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并与文献中的理化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西沙海绵Pseudoceratina sp.中分离鉴定到11个二倍半萜类化合物:sesterstatin 7(1)、crystalline 12-epi-scalarin(2)、12-epi-scalarin(3)、hyrtiolide(4)、25-dehydroxy-12-epi-scalarin(5)、scalarolide acetate(6)、sesterstatin 6(7)、(Z)-neomanoalide(8)、(+)-(6E)-neomanoalide(9)、luffariellolide(10a,b)、acantholide C(11a,b)。结论 从西沙海绵Pseudoceratina sp.中分离得到了11个已知的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属于scalarane型和manoalide-...  相似文献   

17.
Gao G  Qi S  Zhang S  Yin H  Xiao Z  Li M  Li Q 《Die Pharmazie》2008,63(7):542-544
A new dihydroisocoumarin 3-(2-hydroxypropyl)-8-hydroxyl-3,4-dihydroisocoumarin (1) and a new iridoid 3-deoxyartselaenin C (5), together with six known compounds scopoletin (2), scoparone (3), morindolide (4), pinoresinol (6), medioresinol (7), and secoisolariciresinol (8)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tem bark of Chinese mangrove associate Catunaregam spinosa Tirveng. The structures of 1 and 5 were determined by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including 1D and 2D NMR data. All compounds except 2 were obtained from C. spinosa for the first time. And it was also the first time lignans were obtained from Catunaregam sp.  相似文献   

18.
粉葛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豆科葛属植物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干燥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依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 结果 从粉葛花中分离得到9个异黄酮和2个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4’,7-二甲基鸢尾黄素(1)、鸢尾甲黄素A (2)、尼泊尔鸢尾异黄酮 (3)、染料木素 (4)、irilin D (5) 、7-甲基鸢尾黄素 (6)、鸢尾黄素(7)、鸢尾苷(8)、葛花苷(9)、木犀草素(10)、芹菜素(11)。结论 化合物2、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7~11为首次从粉葛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海洋细菌Bacillus sp.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株海洋细菌Bacillus sp.(No.DY1979)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各种光谱技术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得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2,2′-dibenzothiazolyl disulfide,1)、2(3H)-苯并噻唑酮(2(3H)-benzothiazolone,2)、环(甘-脯)二肽(cyclo(Gly-Pro),3)、环(亮-脯)二肽(cyclo(Leu-Pro),4)、环(甘-丙)二肽(cyclo(Gly-Ala),5)、色氨酸(tryptophan,6)、1,2,3,4-四氢-3-羧基-2-卡波林(1,2,3,4-tetrahydro-3-carboxy-2-carboline,7)、胸腺嘧啶(thymine,8)、尿嘧啶(uracil,9)、苯乙酸(phenylace-tic acid,10)、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isobutyl ester,1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butyl ester,12)。结论化合物1、2为含硫含氮的杂环类化合物,化合物1为细菌中首次分离,化合物2曾从另一株海洋细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9为含氮成分,其中化合物3~5为常见的细菌代谢产物环二肽,化合物6、7属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海洋细菌Bacillus sp.发酵液的正丁醇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从海洋细菌Bacillussp.发酵液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结果与结论分离得到8个已知的环二肽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苄基哌嗪-2,5-二酮(1)、3-甲基哌嗪-2,5-二酮(2)、3-异丁基哌嗪-2,5-二酮(3)、3-异丁基-6-甲基哌嗪-2,5-二酮(4)、吡咯并哌嗪-1,4-二酮(5)、(3S,8aS)-3-甲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6)、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7)、3-异丁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8)。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细菌代谢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