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比较胆骨化醇与钙三醇治疗肾衰长期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胆骨化醇组31例,肌注胆骨化醇60万U,每周1次,血钙正常后改为每2周1次;钙三醇组33例,口服钙三醇 0.25 μg·d-1.两组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8 wk 采用高效液相层析仪检测患者血1,25(OH)2D3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甲状旁腺激素(iPTH)浓度,以及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P)等.结果1,25(OH)2D3浓度胆骨化醇组用药2 wk时升高,但未达正常水平,钙三醇组达正常水平(P<0.05);治疗4 wk时两组均达正常水平.血钙、磷、ALP浓度的变化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胆骨化醇组未出现高钙血症及钙磷乘积升高,以其用药次数少、价格低廉、安全有效而优于钙三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 对62例肾性骨病患者除治疗基础疾病、透析(血液或腹膜透析)、补充钙剂外,同时口服骨化三醇0.25 μg/d,根据血清钙、磷监测结果随时调整剂量,持续治疗2年.治疗前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肌酐;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清钙高于治疗前,血清磷、血尿素氮、血肌酐、碱性磷酸酶均低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肾性骨病患者中应用骨化三醇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骨病症状,对尿素氮、肌酐无不利影响,且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阿法骨化醇与活力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各128例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阿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 2 5 6例 ,分成 2组 ,阿法骨化醇组 12 8例 ,年龄 ( 5 7±s7)a ,口服阿法骨化醇片剂 0 .5 μg·d- 1;活力钙组 12 8例 ,年龄 ( 5 6± 7)a ,给予活力钙片 2 0 0mg ,po ,qid ,疗程均为 6mo。观察病人用药后疼痛改善情况 ,计算有效率 ,并测定阿法骨化醇组用药前后骨矿含量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 :阿法骨化醇组总有效率为96.1%,活力钙组总有效率为 69.2 %(P <0 .0 1)。用药 6mo后 ,阿法骨化醇组病人血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羧基肽均上升 ,尿吡啶酚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骨密度无明显改变。结论 :阿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改善症状、降低骨转换率、纠正骨量丢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效果及对骨代谢水平、骨密度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骨化三醇口服,两组均治疗9个月,比较两组的骨痛情况、治疗前后的骨代谢水平[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TRACP-5b)]及骨密度。结果:治疗组的疼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BALP、TRACP-5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骨密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能够明显改善骨痛症状,提高骨密度及骨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密盖息对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45例用密盖息50IU隔日肌注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和骨质疏松性骨痛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均显著降低,骨病症状减轻或消失,有效率100%。结论 密盖息对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双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组28例(男性1例,女性27例,年龄63±s7a),服淀粉加葡萄糖酸钙(3g/d);B组28例(男性4例,女性24例,年龄65±8a),服阿法骨化醇(0.5μg,qd)加葡萄糖酸钙(3g/d),2组疗程均为3mo。结果:B组疼痛症状改善率为71%,显著高于A组21%(P<0.01)。B组跟骨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高于A组。B组治疗后尿羟脯氨酸及吡啶并酚显著减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法骨化醇对老年性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疗效,并能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7.
周玲  华珊珊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83-2384
目的:探讨固肾益精汤治疗绝经后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骨折绝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固肾益精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使用传统的钙剂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尿羟脯氨酸与尿肌酐比值(HOP/Cr),血碱性磷酸酶,尿脱氧吡啶啉与尿肌酐比值( DPD/Cr)以及再骨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再骨折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χ2=15.047,P<0.05);观察组骨密度与血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6.993,P<0.05);观察组尿HOP/Cr比值和DPD/Cr的比值却显著低于对照组(t=7.925,P<0.01)。结论绝经后妇女发生胸腰椎骨折应用固肾益精汤治疗,效果佳,在增强骨细胞活性方面明显,能提高骨密度,可有效预防骨折再发生,值得借鉴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肾性骨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动态随机化法分为3组,A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B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组给予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3组同时接受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比3组治疗结果。结果:B组与C组治疗后的血钙、血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组与C组治疗后的血钙、血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滤过以及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同时接受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可以对肾性骨病进行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阿法骨化醇、碳酸钙联合或不联合阿仑膦酸钠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来我院就诊的32例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口服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碳酸钙)及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碳酸钙)。两组共用药治疗1年。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1年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如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空腹尿钙/尿肌酐比值(尿Ca/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治疗6个月和1年后,腰椎及髋部BMD改变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BALP、尿Ca/Cr均有下降,BGP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ALP下降、BGP升高更为明显,两组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和钙剂能更好地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转换,降低骨折风险,其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法骨化醇和钙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对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和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比。方法:28例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300pg/ml,血清钙磷乘积均〈4.04mol 2/L2,均无高钙、高磷血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方式,另一组采用口服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方案,每周15/服两次,透析后服用,治疗12w后记录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血iPTH的变化。结果: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经8W治疗后各种临床症状改善,冲击治疗组12周后才开始好转。12W后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组iPTH下降较骨化三醇冲击组明显且未出现高钙、高磷血症等不良并发症。结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对SHPT患者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药物干预治疗老年性低骨量或骨质疏松症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低骨量或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组30例,给药方案分别是,A组唑来膦酸钠(密固达)5mg静脉滴注,每年1次;B组降钙素(密钙息)100IU隔日肌注,连用7d;C组降钙素100IU隔日肌注,连用7d+维生素D200IU,连用14d;D组运动锻炼,无药物干预。干预前后采用HK-1骨密度仪镅一吸收法(SPA)检测右侧跟骨密度及骨量。结果:3种药物干预均能有效维持骨密度,效果优于运动锻炼。结论:早期采用药物干预(唑来膦酸钠、降钙素)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老年性的骨量丢失,从而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促进老年转子间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将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对照组20例,在相同的部位肌肉注射等量注射用生理盐水。自术后第1天开始,2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用药后的第1、3个月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腰椎(L4)骨密度(BMD)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浓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第1、3个月X线评估发现,治疗组比同时期对照组的骨痂生成量多。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腰椎(L4)B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钙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磷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2例出现面颈部潮红。结论:鲑鱼降钙素能显著促进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35例,随机分为A组、B组。A组20例采用DHS髋动力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B组15例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随访12至48个月,平均24个月。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统计分析比较A、B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并发症:泌尿系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1例,髋内翻3例。B组并发症:泌尿系感染1例,术后疼痛1例。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A组(P=0.049);A、B两组手术前功能进行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t=0.527,P=0.602),术后功能进行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t=0.602,P=0.551)。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患者可以早期下地,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评价骨化三醇冲击和常规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继发性SHPT患者(甲状旁腺素iPTH 500~1000 pg/ml)随机分为冲击治疗(冲击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14例.冲击组给予骨化三醇胶丸2~ 4μg/次,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胶丸0.25μg/d维持治疗.所有患者均在透析后给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iPTH、Ca2+、P3-、AKP的变化情况和骨化三醇的不良反应.结果 冲击治疗组皮肤瘙痒、骨痛、皮乏无力等症状明显好转,血iPTH治疗前(756.5±198.2)pg/ml、治疗后(415.2.± 158.8) pg/ml; p3-治疗前(2.12±0.32)mmol/L、治疗后(1.12±0.38) mmol/L; AKP治疗(141.2± 39.1)U/L、治疗后(108.5±31.6) U/L.三项指标明显下降.血Ca2+治疗前(1.88±0.15) mmol/L、治疗后(2.42±0.22)mmol/L,提示血Ca2+升高,但无高钙血症及严重的不良反应.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对照组症状改善不明显,血iPTH、P3-、AKP、Ca2+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SHPT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安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程敏 《上海医药》2014,(19):38-4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固定手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针(PFN)微创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73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采用PFNA微创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PFN微创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髋关节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微创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术后恢复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10年1月,采用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按照Evans分类ⅢA9例、ⅢB15例、Ⅳ1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80.71±9.64)min,出血(392.86±78.72)ml。结果:术后随访6~72个月,其中3例失访,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判定标准,优14例,良12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常规剂量钙三醇与较大剂量冲击疗法防治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 48例尿毒症透析患者,分常规治疗组(A组)22例,钙三醇0.25~0.5 μg/d,同时补钙,治疗时间6个月;未治疗组(B组)21例,皆因经费困难不愿意治疗;冲击治疗组(C组)21例(其中16例来自A组),钙三醇每周4μg,分2次于血液透析后口服,观察3个月.结果 A组与B组比较,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K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中,低血钙、高血磷得到部分纠正(P>0.05),骨痛、肌肉抽搐、无力、皮肤瘙痒等症状均有改善.结论 较大剂量间歇冲击治疗能有效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SHP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我院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本观察共收录8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分别44例。结果保守治疗18例患者整体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较手术治疗的患者差。行手术治疗者住院最长37 d,最短9 d,平均19 d。术后行患肢功能锻炼和骨折三期辨证治疗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减轻骨折带来的疼痛,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性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具有明显作用,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过程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可及时恢复,在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但无法完全代替内固定手术,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2002年7月-2008年6月,采用PFN治疗6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82例,其中男34例,女48例;平均年龄76.5岁。骨折分型按Ev-ans-Jensen分类分型:Ⅰ型10例,Ⅱ型17例,Ⅲ型37例,Ⅳ型14例,Ⅴ型4例,手术时间平均距受伤时间9 d,记录每例患者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4-21个月,平均12.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3个月,所有手术切口无感染,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23.3 d。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率为100%。其中患肢髋内翻6例,近端拉力螺钉退出4例。功能恢复按Harris标准:优49例,良17例,可9例,差7例,优良率80.5%。结论PFN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的优点,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