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CT血管成像(CTA)和脑CT灌注成像(CTPI)检查用于诊断青年颈源性眩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青年颈源性眩晕患者(实验组)和30例同期的青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TA和CTPI的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两组的检测结果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颈部血管变异率较对照组增多,多以发育纤细及走形异常为主,少数为增生压迫所致.实验组患者颅内血液变化以CBF值减小、MTT值增高最为敏感,而CBV值正常及轻度升高较为常见.结论 颈部血管CTA及脑CT灌注成像检查能够清晰了解主动脉在颈部走形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诊断青年颈源性眩晕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广明 《安徽医药》2004,8(6):479-479
GE-9000型CT机图像环形伪影故障在维修中非常普遍,如果熟悉了CT机的工作过程,就可以分析出可能产生环形伪影的几个主要方面因素,再逐步查找,从而得以排除此类故障.……  相似文献   

3.
CT仿真结肠镜是CT仿真内窥镜成像(Virtual cndoscopy,VE)技术的一种应用,仿真内窥镜成像这-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可以重建出管腔器官如胃肠道、呼吸道、大血竹等内腔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的虚拟内镜技术。结肠CTVE对肠管显示范围可从直肠到回盲部,是一种检查结肠内启、肉和肿瘤的新影像学方法。该技术较纤维结肠镜具有安全无  相似文献   

4.
杨潮萍  芮汉臣  张红霞 《河北医药》2016,(11):1642-1645
目的 探讨320排CT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TIA)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录椎基底动脉TIA患者89例,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观察全脑灌注及后循环脑血管情况.结果 CTA检查发现存在血管病变者患者64例(71.91%),CTP检查发现存在灌注异常者50例(56.18%),CTP异常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相关,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者与责任血管轻度狭窄及无狭窄者的CTP异常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CT能有效评估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脑血管状况及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共计248例.患者平均年龄(48.5±12.6)岁,男性160例,女性88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 17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76例.结果 ①颈内动脉TIA和椎-基底动脉TIA的CT灌注成像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NIHSS评分≥4分者和NIHSS评分<4分者CT灌注成像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22例患者未见血管异常,226例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共检出病变血管312条,以大脑中动脉狭窄最多,共计112条;④颈内动脉出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犯罪血管阳性率明显高于椎-基底动脉出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犯罪血管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可提高对TIA的诊断阳性率,为TIA的治疗提高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效果。方法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51例,病情按照Hunt-Hess分级,先行CT平扫及三维CT血管成像,再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急诊手术处理动脉瘤,并清除颅内血肿。结果行头3DCTA及DSA检查,共检出动脉瘤55个,其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6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20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个,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4个。动脉瘤手术夹闭51个,包裹治疗4个。随访4~36个月,转归良好者42例,中度残疾7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结论对Hunt-Hess分级Ⅰ~Ⅳ级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吴春茂  余永强 《安徽医药》2013,17(1):140-142
肾上腺结节是在当今CT高分辨力成像下十分常见的病变。目前CT能显示许多肾上腺良性结节的特征,但仍有一部分肾上腺结节性质不能明确,例如转移瘤、肾上腺皮质癌(ACC)和嗜铬细胞瘤。在文献中,种种CT成像技术已经被提倡用来区分良恶性肾上腺病变,该文对这些区分肾上腺结节良恶性的CT成像技术做一综述,一般形态学影像特征也会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8.
1 CT成像技术进展近年来 ,CT的一个重要发展是螺旋CT的普及和多层螺旋CT的推出[1] 。目前 ,CT设备中 ,包括低档设备 ,已全部采用滑环式设计、螺旋扫描方式 ,探测器也全部改用固态的、低余辉、高检测率的材料。标志着常规CT扫描机已完成从层面扫描到螺旋扫描的换代。意味着CT的功能和基础理论已全面更新 ,也将对各级医院实施CT的更新换代产生重要影响[2 ] 。和常规CT层面采集不同的是 ,螺旋CT采用容积采集 ,从而使采信信号的速度、质量和类型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容积采集的基础上 ,得以实施高级后处理功能。另一种改进型———电子…  相似文献   

9.
38例半月板损伤的CT扫描和MRI成像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林美福,王聚贤,林孟光,陈凤英福建省立医院骨科陈文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及病变在膝关节病变中相当常见,X线平片对诊断帮助不大,关节造影、关节镜检查均具创伤性,后者且有盲区。CT扫描和MR成像能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进行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治疗的患者44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两次脑CT灌注成像,对比剂的总剂量为70 mL,接着对颈内动脉颅外段进行CT血管成像。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次脑CT灌注成像,对比剂的总剂数量为48 mL,注射流率为4.4 m/s。观察患者由CT血管成像中呈现出的螺旋横轴面的图像,从而对管壁斑块的状态及性质进行评价。同时观察脑CTP的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结果实验组总共发现28处斑块,其中硬斑14处,软斑10处,混合斑4处;对照组总共发现17处斑,其中硬斑6处,软斑8处,混合斑3处。实验组头颅CT平扫正常19例,异常3例,脑CTP检查正常7例,异常15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TTP、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TP、CBF患侧与对侧无明显差异。结论 CT血管成像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患者颈内斑块的数量,观察患者的颈内动脉是否狭窄及闭塞,脑CT灌注成像则可以清楚的了解脑血流量以及脑血容量。二者的结合可以对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治疗提供更全面的资料,对病患的早期诊断及其治疗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核磁共振在诊断脑干梗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玉芳  吴杰 《河北医药》2000,22(8):567-569
目的 探讨MR各序列在诊断脑干梗死时的作用及与CT比较MR在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 对121例MR诊断脑干梗死的病例行常规SE序列T1WI、T2WI、PDWI扫描,64例加扫FLAIR序列,3例行乐散成像,68例于MR扫描前曾行CT扫描。结果 T2WI较T1WI显示病变更清晰且范围更大;FLAIR序列除能较清楚的显示病变外,尚有助于区分梗死的时期而弥散成像则使发病在6h内的超早期梗死灶的诊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T、MR(核磁共振)在血管性颅脑急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如何利用CT、MR成像显像特点及优势,选择最佳检查手段,为这类疾病的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创造有利条件。结论:MR成像对许多血管性颅脑急症诊断价值优于CT扫描,而CT扫描这类疾病诊断仍具较高价值,并在某些疾病诊断上仍处于其它检查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黎盛强  蒲冕 《贵州医药》1998,22(3):189-190
单螺旋CT(SinglSpiralCT,SSCT),对兴趣区进行快速连续容积扫描,得到病变的三维信息。如同时由肘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在靶血管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期进行容积数据采集,使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此方法已被各大公司在CTA重建中广泛使用),可获得受检血管的完整影像。笔者使用单螺旋CT对29例各种不同部位病变、范围的患者行CYA检查,结合临床,拟对其临床应用范围及各部位的临床价值作初步的评价。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29例,男13例,女16例,平均年龄41岁。29例分成三组:(1)正常血管结构及毗邻6例:头2例,其中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低剂量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联合颅脑CT灌注(CTP)一站式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2~5月临床诊断脑缺血性病变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完成Revolution CT低剂量头颈部CTA联合颅脑CTP一站式检查,计算患者受检X线有效辐射剂量;统计分析头颈部血管狭窄情况;通过TMax伪彩图发现异常与正常灌注区,测量异常与正常灌注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数据,以确定异常灌注区梗死前期缺血程度(Ⅰ期、Ⅱ期)及急性脑梗死,以及确定TMax伪彩图提示异常区域的敏感性;同时测量低灌注及正常区域的TMax值,通过ROC曲线得出诊断Ⅰ期、Ⅱ期与急性梗死期的临界值。结果 颅脑灌注有效辐射剂量为(2.27±0.10)mSv,头颈部CTA及颅脑CTP总辐射剂量为(3.21±0.17)mSv。TMax伪彩图提示异常灌注区敏感性为95.16%(59/62)。诊断Ⅰ期、Ⅱ期、急性脑梗死的临界值分别为2.99 s、4.26 s、6.34 s。结论 Revolution CT头颈部CTA联合颅脑CTP一站式检查辐射剂量低,能够同时发现血管狭窄及灌注异常,TMax伪彩图发现灌注异常敏感性高,TMax值的测定对脑缺血低灌注程度有定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脑CT检查法(WBCTP)对于邻近大血管颅内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确诊的邻近大血管颅内肿瘤患者进行WBCTP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后得到相应的参数。结果检查的所有图形均满足相关要求;脑膜瘤的CBV和CBF高于胶质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T与TTP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有效辐射剂量(DLP)=5.77mSv。结论 WBCTP可以全面的反应邻近大血管肿瘤的基本情况,对于近大血管肿瘤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为手术方案提供了完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缺血CT灌注成像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是一种功能成像(functional imaging)的方法.它在显示形态学变化的同时反映生理功能的改变。因其可反映活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可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故为医学影像学界和临床所重视。  相似文献   

18.
王川红  魏江平  林小琪  鲍坤旺 《江西医药》2012,47(12):1054-1056
目的 探讨双源CT门静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正常者及43例门静脉病变者以小剂量预注射法行双源CT门静脉血管成像,观察分析门静脉分支情况和门静脉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正常组21例均可清楚观察到门静脉1-5级血管结构,病变组门静脉高压伴静脉曲张2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4例,门静脉栓子9例(其中1例伴肝动脉-门静脉瘘),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2例.结论 双源CT门静脉血管成像是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减影去骨成像技术与手动去骨成像技术在脑CT血管成像中的差异,寻求诊断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的最好方式。方法60位患者行脑CT血管成像,患者在平扫、增强时保持头部固定不动。通过增强图像、平扫图像同层自动减影获得血管图像;用手动方法处理增强的原始图像也获得血管图像。两位高年资医师通过盲法比较两种方法处理血管的清晰锐利度,脑血管根据大小分1~5级。结果减影去骨成像技术处理1—3级血管的效果更优(χ2=64.6,P〈0.0001),4—5级血管无差异;减影图像显示颅底血管狭窄及动脉瘤更好。结论CT减影技术显示脑血管的效果比手动去骨技术更好,更加适宜颅底血管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Excel表格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CT的方式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入院后采用核磁共振成像的方式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包括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后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梗死(LACI)诊断准确率及总诊断准确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完全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诊断准确率及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22%、98.26%、98.99%、98.51%、98.67%,均高于对照组的90.15%、88.27%、90.48%、89.31%、89.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的发生率,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